山东潍坊:这地是化石王国

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的过去的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等。

在广袤的潍坊大地,有两处化石地值得我们去关注,一是临朐山旺古生物化石,约形成于1800万年前;二是诸城恐龙化石,约形成于7000万年前。现介绍如下:

一、临朐山旺化石

山旺化石

山旺化石,又称山旺古生物化石,形成于1800万年前,是中国唯一、世界罕见的在中新世保存完整、门类齐全、具有不可替代和重要科学价值的地层古生物化石遗迹。

现在已发现硅藻孢粉、裸子植物、昆虫、鱼、两栖、爬行类、鸟、哺乳动物等10个门类,600余种属,几万余件,其门类之多,品种之全及体态之完美,属举世罕见。

千奇百态的哺乳动物化石中有迄今世界上唯一的保存最好的东方祖熊完整骨架;有体形庞大的食肉动物犬熊和豺熊化石;有无角犀牛化石;有三角原古鹿化石等。

山旺山东鸟是1976年在中国首次发现的第一个完整的鸟化石,它填补了中国第一纪鸟类化石的空白。硕大临朐鸟是中国发现的最大的鸟类化石。

中华河鸭是中国已知鸭科甚至雁形目保存最完整、时代最早的化石代表。

山旺化石的宝贵之处,不仅是门类众多,而且保存完整。如树叶的叶脉、蝙蝠的翼膜、蜘蛛的足毛,蜻蜓的羽翅……都印痕清晰,历历可辨,就连极难形成化石的蝌蚪、青蛙、蝾螈、蜜蜂、花朵,都保持了原态,有的还保持了原来的色彩。许多化石都已属"稀世珍宝"。

《临朐续志》载:"尧山东麓有巨涧,涧边露出矿物,其质非石非土,平整洁白,层层成片,揭视之,内有黑色花纹,虫者、鱼者、鸟者、兽者……花卉者不一其状,俗称万卷书,唯干则碎裂,不能久存"。

1980年国务院确定化石产地山旺为国家重点自然保护区。

二、诸城恐龙化石

诸城恐龙种属繁多,且范围广,埋藏丰富,是全国少有的一处恐龙化石宝库,因此有"恐龙之乡"的美誉。

自1964年8月发现该化石点以来,各单位先后在“龙骨涧”进行了10余次发掘,共采集到化石50多吨,至少包含10个鸭嘴龙个体。

恐龙化石中,有硕大的角龙、小巧的鹦鹉嘴龙、高大的鸭嘴龙、凶猛的霸王龙,还有角龙、甲龙虚骨龙、秃顶龙等,还发现众多恐龙蛋化石、恐龙脚印等。

诸城陈列的恐龙骨架,高9.1米,长16.6米,是世界上已发现的个体最大的鸭嘴龙化石,因嘴扁宽类似鸭嘴而得名,属鸟臀目鸭嘴龙科,生活在中生代白垩纪晚期,距今约有7000万年。

诸城恐龙化石,是研究整个古生物演化史,特别是对国际古生物研究、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化石资料。

明万历《诸城县志》载:“皇坂石,皇坂店南,石道有驴、骡蹄迹,前后相错,深入二、三寸,俗传张果老所遗,又云安期生往来东海所遗者”。这是目前为止诸城历史上发现恐龙痕迹最早的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