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尔文在《物种起源》写道:用进废退,优秀劣汰,这是物种进化的某种原理。在人类的长期进化以来,我们一直在思索和研究大脑的学习原理及生存模式,都知道当一个信号传递过来的时候,接收信号并作出反馈和决定的就是我们的大脑这样重要利器。在原始时期,人类生活在一个四周充满无限危险的环境中,人类便学会了群居及使用火来追寻内心的安全感。长期生存在一个周遭特别危险的环境中,这使人类的大脑时刻关注那些“风吹草动”的危险信号,在长期的进化中,人类的大脑便适应于这种模式,时刻保持警戒来维持安全感。这是大脑的原理。
研究教育的规律,离不开大脑的原理。当你不了解大脑的运转原理及方式,那么我想你的学习和教育是大打折扣甚至缺斤少两的。作为理性的人来说,无论做任何事情,我们都提倡思想先行,思想引领行动。教育和学习当然更应该如此,也必然如此吧。因为了解大脑的学习模式及反馈情况,对于我们的学习和教育才能走的更远,拥有持久的耐力,获得有质量的人生。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遇事找方法,勿要寻借口,只要努力找办法,办法总比困难多。
既然了解了大概的反馈原理,我们都知道为何我们的大脑倾向于关注那些富有动态的场景,更多的注意力停留在那些风吹草动之中,为何身处安静的环境中,一个惊响便不费吹灰之力就吸引你的注意力的缘故。这给我们搞教育培训和演讲的人来说提出了更多的挑战和要求,遵循内心的职业要求和个人追求,我们要把这有价值的理念和方法向社会大众进行普及,缓解广大家长对于教育的茫然,让更多的学者有所建树,提升自我的学习质量,以更好地状态追求那些富丽堂皇的梦,梦近在咫尺,不远不近,只要找准方法。
曾国藩就曾说,家庭处处皆学问。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对于我们普通的人来说,更多是缺乏一颗善于观察和总结的心灵,而不是缺乏做事的热情和韧劲。都说闲则生智,我想是这个道理,因为宁静才能致远,静中才能练就智慧,获得顿悟,这也是为何佛家、道家提倡打坐修炼的一个原因吧。我觉得读书人的使命,就是将自己所学的东西施展出来回馈社会,以帮助更多的人。因此当你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善于把静态的文字、知识转化成动态的东西,让纸面上的死的东西充满画面感和生机,这样你便与之产生了紧密的情感联系,自然印象就很深刻。
尽信书,不如无书。书中的知识大多都是前人深入实践的总结,但未必都对,不要纸上谈兵,因此你要善于实践,在实践中提升自我,这样你的功力才能渐渐达至炉火纯青,生活遥远,慢慢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