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2020年12月11日22:50:13 科学 1461

1975年,中国首次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13米

2005年,中国再测珠峰,高度8844.43米

2020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60周年,是中国人首登珠峰60周年,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得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电影《攀登者》


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呢?

珠峰还在不停地长个

珠穆朗玛峰的形成及不断长高和地球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有关。

大约在2.5亿年前,非洲、印度、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并没有分开,他们在同一块大陆上,叫潘吉亚。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里,这块巨大的大陆破碎了,非常缓慢地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大陆。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大约在7000万年前,印澳板块开始在地球表面移动,它移动速度非常快,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

促使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于地球深处的内部热量,这些热量只有通过对流才能有效地逸出。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大约在5500万年左右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在它们之间曾经有一个叫Tethys的海洋。由于印度板块的快速移动,到了2500万年前,它几乎完全封闭了中间的海洋,挤压了洋底的沉积物。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由于沉积物很轻,它们没有随着板块一起下沉,而是皱成了山脉--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是全球最高的山峰,但是它地面的岩石大部分都是灰岩,而这些岩石都是在海底形成的。今天,人们还能在喜马拉雅沉积岩及其边缘的火山上发现的海底古老动物的化石。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 珠峰长个的原因

在大陆洗牌、造山力学等自然力的共同作用下,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才得以形成。

直到今天,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每年还在以5.08厘米的速度互相挤压,这就使得整个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珠峰每年也增高约1.27厘米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想要攀登挑战。

它有多危险?

珠穆朗玛峰首次登顶是在1953年,因为珠峰的天气变幻莫测,气候恶劣,到1987年,也只有约200人登顶了珠穆朗玛峰。

1990年开始,攀登珠峰逐渐形成商业化运作。截至2018年,喜马拉雅数据库报告称,已知有295人在攀登珠峰时死亡,而有5294人成功登顶9159次。

攀登珠峰的死亡率大约为1.2%,也就是说,每100名攀登者其中就会有一人死在途中

据一位攀登过珠峰九次的攀登者说,她在2018年爬山的最后一段路程中看到了7具尸体。其中一具尸体非常的令人害怕。"他看起来还活着,因为风吹动了他的头发,"仔细观察后,她发现他的脸被冻住了,而且被毁容了。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1996年死于珠峰东北岭的登山者 "绿靴 "

即使珠峰危险重重,但是它依旧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挑战。现在几乎人满为患,而且每年人还越来越多,在攀登旺季还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就像在滑雪胜地忙碌的周末排队一样。”尼泊尔登山者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这张试图到达山顶的人群照片。它迅速传播开来,并引发了网友们关于山上人满为患问题的讨论。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山顶是什么样子的?

珠峰的山顶是一个雪地小圆顶,大小和餐桌差不多,可供六七个登山者站在这里欣赏美景。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中国测量登山队登顶

不过,在珠峰最繁忙的日子里,登山者必须轮流站在这里,才能真正站在世界之巅,而且他们最多也只能在那里停留20分钟。


总结

为了减少对珠峰环境的破坏,我国已经极大可能的减少登山许可证的发放,但是在山的另一侧尼泊尔,攀登珠峰成了一笔大买卖。据当地旅游部报告在2018年他们收取了520万美元的许可费。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当地提供的向导服务并不专业。2019年死在8000米山峰上的21名登山者中,有15人是尼泊尔组织的探险队的客户。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总之,珠穆朗玛峰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考察和研究的地方,希望它不要仅仅只成为有钱人炫耀的网红打卡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 天天要闻

【职引未来】青春无悔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

【职引未来】 当前,不少高校毕业生选择到基层去、到西部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到这些地方就业,青年学子将面临哪些机遇和挑战?又将收获怎样的人生体验? 日前,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张新颖在接受光明网记者专访时表示,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奋斗,青年学子收获的不仅是...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 天天要闻

我坐在100米高空上吊起美好生活

我叫于野,今年24岁,陕西宝鸡人。 父母望子成龙,希望我考上大学,可我却贪玩无心读书,16岁就下工地干起了塔吊司机,如今已是一个8年塔吊经验的老司机了。 开塔吊被称为高危中的高危....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 天天要闻

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理想充电桩突破15000根

【太平洋汽车 行业频道】近日,理想汽车宣布,截止至2025年6月30日,理想超充桩数量突破15000根,且均为高功率超充桩。 在此前,李想本人也曾发社交媒体表示,之所以近两年加速建设充电站,主要是先为理想的纯电用户们持续打造没有里程焦虑的用车环境。未来,理想还将持续在高速和城市中建设更多更好的理想超充站。 值得一...
小河边常见 野草图鉴 - 天天要闻

小河边常见 野草图鉴

“从前在我家的门前有一条小河,小河里面住着几只我从小养的鹅”大家听过这首歌吗[呲牙]我家门前真的有条景观河,不仅有景区养的小鸭小鹅,河边还有很多常见的植物!你们还记得那些常见的植物吗?芦苇芦苇应该是河边最常见的标志性植物吧。
山榄科胶木属基因组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创新 - 天天要闻

山榄科胶木属基因组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创新

文章信息摘要:胶木属(Palaquium)目前是山榄科(Sapotaceae)中最大的属。先前关于胶木属及其所在的异胶木族(Isonandreae)内部类群关系的研究,基于有限的样本和基因座开展,未能明确界定分类边界,进而阻碍了对这一以马来
美!地球月球“证件照”更新 - 天天要闻

美!地球月球“证件照”更新

视频截图59万千米外!天问二号拍摄的地月影像图发布7月1日,国家航天局发布行星探测工程天问二号探测器在轨获取的地月影像图。目前,天问二号探测器已在轨运行超过33天,与地球距离超1200万千米,工况良好。近期,天问二号探测器配置的窄视场导航敏感器,分别对地球和月球成像,显示了良好的功能性能。此次发布的影像图包括...
地理冷知识——荔枝 - 天天要闻

地理冷知识——荔枝

荔枝是无患子科荔枝属的一种果树,全球栽培品种超过200种。无患子科有100多个属,大多植物都是喜欢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乔木和灌木。例如龙眼、红毛丹这些长在大树上,需要剥皮吃的水果,都是荔枝的无患子科家族亲戚。因为龙眼成熟期比荔枝更晚,中国古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 天天要闻

自拍不是臭美!研究证明:经常自拍,可解锁这3大硬核好处→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会经常在朋友圈或社交平台上随手晒自拍照吗?说到自拍,在如今的时代,这已经是极为日常的一件事情了。作为一种记录的手段,任何事情都能成为我们自拍的理由,旅游留念、健身房打卡甚至只是平常出门散步,我们也可以自拍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