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2020年12月11日22:50:13 科学 1461

1975年,中国首次测得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13米

2005年,中国再测珠峰,高度8844.43米

2020年是人类首次从北坡成功登顶60周年,是中国人首登珠峰60周年,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测得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电影《攀登者》


为什么每隔一段时间我们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呢?

珠峰还在不停地长个

珠穆朗玛峰的形成及不断长高和地球板块之间的相互运动有关。

大约在2.5亿年前,非洲、印度、南美洲和澳大利亚并没有分开,他们在同一块大陆上,叫潘吉亚。在接下来的几百万年里,这块巨大的大陆破碎了,非常缓慢地形成了和今天一样的大陆。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大约在7000万年前,印澳板块开始在地球表面移动,它移动速度非常快,每年向北漂移15厘米。

促使板块运动的动力来自于地球深处的内部热量,这些热量只有通过对流才能有效地逸出。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大约在5500万年左右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在它们之间曾经有一个叫Tethys的海洋。由于印度板块的快速移动,到了2500万年前,它几乎完全封闭了中间的海洋,挤压了洋底的沉积物。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由于沉积物很轻,它们没有随着板块一起下沉,而是皱成了山脉--喜马拉雅山。


珠穆朗玛峰是全球最高的山峰,但是它地面的岩石大部分都是灰岩,而这些岩石都是在海底形成的。今天,人们还能在喜马拉雅沉积岩及其边缘的火山上发现的海底古老动物的化石。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 珠峰长个的原因

在大陆洗牌、造山力学等自然力的共同作用下,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才得以形成。

直到今天,印度板块和亚洲板块每年还在以5.08厘米的速度互相挤压,这就使得整个喜马拉雅山脉仍在不断上升中,珠峰每年也增高约1.27厘米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最高的山脉,因此吸引了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想要攀登挑战。

它有多危险?

珠穆朗玛峰首次登顶是在1953年,因为珠峰的天气变幻莫测,气候恶劣,到1987年,也只有约200人登顶了珠穆朗玛峰。

1990年开始,攀登珠峰逐渐形成商业化运作。截至2018年,喜马拉雅数据库报告称,已知有295人在攀登珠峰时死亡,而有5294人成功登顶9159次。

攀登珠峰的死亡率大约为1.2%,也就是说,每100名攀登者其中就会有一人死在途中

据一位攀登过珠峰九次的攀登者说,她在2018年爬山的最后一段路程中看到了7具尸体。其中一具尸体非常的令人害怕。"他看起来还活着,因为风吹动了他的头发,"仔细观察后,她发现他的脸被冻住了,而且被毁容了。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1996年死于珠峰东北岭的登山者 "绿靴 "

即使珠峰危险重重,但是它依旧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挑战。现在几乎人满为患,而且每年人还越来越多,在攀登旺季还造成了严重的交通堵塞。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就像在滑雪胜地忙碌的周末排队一样。”尼泊尔登山者在社交网站上发布了这张试图到达山顶的人群照片。它迅速传播开来,并引发了网友们关于山上人满为患问题的讨论。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山顶是什么样子的?

珠峰的山顶是一个雪地小圆顶,大小和餐桌差不多,可供六七个登山者站在这里欣赏美景。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中国测量登山队登顶

不过,在珠峰最繁忙的日子里,登山者必须轮流站在这里,才能真正站在世界之巅,而且他们最多也只能在那里停留20分钟。


总结

为了减少对珠峰环境的破坏,我国已经极大可能的减少登山许可证的发放,但是在山的另一侧尼泊尔,攀登珠峰成了一笔大买卖。据当地旅游部报告在2018年他们收取了520万美元的许可费。

不过令人担忧的是,当地提供的向导服务并不专业。2019年死在8000米山峰上的21名登山者中,有15人是尼泊尔组织的探险队的客户。

为什么隔一段时间,就要测量珠峰的高度?珠峰顶上到底是啥样? - 天天要闻

总之,珠穆朗玛峰还有很多值得我们去考察和研究的地方,希望它不要仅仅只成为有钱人炫耀的网红打卡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