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天才曹原一天两登《Nature》期刊,中科大教授点评:水平一般

2020年07月14日22:30:21 科学 1301

石墨烯天才曹原一天两登《Nature》期刊,中科大教授点评:水平一般 - 天天要闻

梁启超曾在《少年中国说》中讲到:少年明智国家就明智,少年富国家就富,少年强盛国家就强盛,少年独立则国家就独立,也有俗语说道"自古英雄出少年"。

古往今来,国家一代一代的传承和兴盛都离不开少年的奋斗,而在我国也有着这样的一位天才少年,年仅22岁,就成为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之一,他就是"魔角石墨烯王者"曹原。

一、天才少年--曹原

曹原1996年出生于四川成都的一个农村家庭,三岁时举家搬迁到深圳,与其他人一样曹原也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孩子,直到后来父母将他转入耀华实验学校,这是一所专门培养天才的学校,这也彻底地改变了曹原的命运。

在耀华实验学校,曹原得到的最好的教育资源,校长及副校长都非常重视他,就这样曹原用了短短3年便读完初高中,年仅14岁便参加了高考,并且以669分的高分成绩被中科院无条件录取,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

石墨烯天才曹原一天两登《Nature》期刊,中科大教授点评:水平一般 - 天天要闻

中科大少年班的录取可谓是非常高难度的,而年仅14岁的曹原能被录取,便足以证明他异于常人的天赋和能力。

二、深入研究--"石墨烯天才"

对于曹原这种如此难得的天才,中科大毫无疑问地让他进入了"严济慈物理英才班",无数少年天才都在这里成为顶尖的国家精英。在大二时,曹原便对石墨超导技术十分感兴趣并且主动进行了学习,这在后来他的教授对此都赞誉有加,赞赏他将来必有大成。

当然,曹原也着实做到了没有让人失望,在中科大的学习过程中,他也表现出超凡的学习和研究天赋,令其他学生以及导师教授都对他刮目相看,赞赏有加。

石墨烯天才曹原一天两登《Nature》期刊,中科大教授点评:水平一般 - 天天要闻

在大学期间,曹原便拿到中科大的奖学金,并且前往世界顶级大学牛津大学和美国密歇根大学进行交流学习,随后曹原也顺利在中科大毕业并且获得中科大最高的荣誉奖:郭沫若奖学金。

19岁时,曹原被导师推荐到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深造攻读博士学位,麻省理工作为全球第一顶级理工科大学,不仅是无数学子的研究圣地,更是培养了无数顶级的科学家。

对于曹原来说,这也是他人生的另一个转折点,因为在攻读博士期间,他完成了一件震惊科学界的事情—接连突破石墨烯研究,一天两登《Nature》期刊的论文,确立石墨烯传导的全方位理论!

石墨烯导电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和科研届的一大难题,无数科学家为此日以继夜地研究都没有成功,但是年仅21岁的曹原成功了。

石墨烯天才曹原一天两登《Nature》期刊,中科大教授点评:水平一般 - 天天要闻

曹原和他的团队发现了让石墨烯实现超导的方法,曹原发现当两层石墨烯旋转到特定的角度进行叠加时,就会发生神奇的超导现象。这一发现震惊了整个学术界,这项成果,可以说对于未来的物理和能源科技都会开辟出一个新的领域。

随后,曹原在《Nature》杂志上发表了他的两篇论文,至此改变了石墨烯的历史。《Nature》作为世界顶级的科学学术期刊,对于全世界的科研和学术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此刊登发表论文的难度可想而知。

而曹原才22岁便在《Nature》上发表了两篇文章,这也是在《Nature》上发表论文最年轻的中国人,这也足以证明曹原是当之无愧的"神童"和"魔角石墨烯王者"。

石墨烯天才曹原一天两登《Nature》期刊,中科大教授点评:水平一般 - 天天要闻

三、坚忍不拔—长江后浪推前浪

在"魔角石墨烯王者"曹原接连突破,在《Nature》上连续刊登了两篇论文后,但也遭到了母校中科大一位教授的质疑和点评,认为其学术水平一般。

中科大的吴教授指出曹原在中科大做报告时回答不上他提出的问题,而且在他的课堂上,他对曹原也没有任何印象,曹原也没有通过他的课程,这也侧面说明了曹原的物理水平一般,此外还谴责媒体对曹原的捧杀。

其实基于学术的角度并不能说吴教授的点评是有问题的,首先,吴教授是物理届的顶级学者教授,其次吴教授的父亲是院士,吴教授所认识到的能人自然要多得多。

对于年仅24岁的曹原来说,自然是无法跟这么资深的吴教授去比较的,所以对于吴教授觉得曹原的物理水平一般这个观点来说似乎也无不可。

石墨烯天才曹原一天两登《Nature》期刊,中科大教授点评:水平一般 - 天天要闻

而另一方面对于吴教授所说的媒体对曹原的捧杀也并非不无道理,特别是在当今的网络时代,网络过多的造势宣传究竟是好还是坏,这也无法盖棺定论

但是科研的进步永无止境,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盖过一浪,这是历史必然的传承,也是一代一代更进一步的见证。不管如何,以曹原如今的成就绝对可以说的是个中豪杰,青年学子中的顶级存在了。

年仅24岁便以共同第一作者和第一作者兼共同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上连续发表两篇论文,这份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也是当之无愧的影响世界的十大科学人物。

石墨烯天才曹原一天两登《Nature》期刊,中科大教授点评:水平一般 - 天天要闻

四、吾辈当自强

对于像曹原这样的天才来说,放在任何一个国家都是被需要的人才,一位哥伦比亚的教授曾说到:"曹原结束了电力物理界的黑暗时代,并为我们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就连美国也向曹原抛出了橄榄枝,以美国国籍和优厚的待遇吸引曹原。

然而曹原并没有答应,并且曹原对此也很坚定地表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自己学有所成后一定会返回中国,为祖国做贡献。对于曹原来说,他一位值得让所有人骄傲的人,他不仅仅是一个少年天才,更是一个中国人,正如曹原自己所说的科技无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籍。

他是一个中国人,他学成后要回归中国,为祖国做贡献,为人类的进步而持续奋进,不能辜负祖国的培养。少年强则国强,山河虽无恙,但吾辈当自强。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 天天要闻

天赐材料起诉永太科技 液体锂盐“商业秘密连环案”揭秘

财联社7月2日讯(记者 曾楚楚 王平安)【引子】今日盘后,天赐材料(002709.SZ)公告,就“商业秘密侵权案件”民事起诉永太科技(002326.SZ)等。这是自今年2月初,天赐材料首次公告披露,对浙江研一、永太科技“将另案处理”后,天赐方面就液体锂盐“商业秘密”系列案件的再次公开曝光。在两家百亿级上市公司,以及作为锂业“...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 天天要闻

晶圆键合工艺及键合设备市场情况

一、晶圆键合发展背景在摩尔定律的引导下,集成电路行业一直高速发展,晶体管特征尺寸己经从90nm向7nm迈进。然而,由于随着晶体管特征尺寸已日益接近物理极限,量子效应和短沟道效应越来越严重,内部电子自发地通过源极和漏极,导致漏电流增加,进而限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 天天要闻

“地下动脉”托举繁华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亮相

在近日举行的上海真如城市副中心重点板块宣介会上,“真如翠谷”与“真如之心”两大优质地块首次亮相。“真如之心”地块即铜川路水产市场原址,被誉为真如副中心“最后一块拼图”,目前已完成城市设计国际方案征集。随着这一核心地块即将入市,真如副中心H型地下公共车行通道(以下简称“H型地下通道”)的全面贯通也将提上...
多面性的双氧水 - 天天要闻

多面性的双氧水

‌‎‎‌‎‎‌‎双氧水,学名过氧化氢(H₂O₂),是一种常见且独特的化学物质。它在日常生活、工业生产以及科学研究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然而,正如许多化学物质一样,双氧水具有着复杂的性质和多面的特性,这些特性既可能带来巨大的益处,也可能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 天天要闻

迈威生物跃过“J曲线”转折点

迈威生物为爆发中的创新药BD浪潮,又添了一把火。日前,其宣布两项BD合作,与齐鲁制药就长效G-CSF产品8MW0511达成的合作(3.8亿元首付款+1.2亿元里程碑款),是本土商业化的经典双赢;而与谷歌系抗衰老巨头Calico围绕IL-11单抗9MW3811的联手(2500万美元首付款+5.71亿美元里程碑款),则彰显全球视野下的价值挖掘能力。两项...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 天天要闻

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决战百日推动竞赛任务落地见效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2025年上半年,中国石油长庆油田采油十厂紧扣全年任务目标,以“大干100天 决胜上半年”劳动竞赛为载体,全面掀起夺油上产热潮。广大干部员工迎难而上、奋勇拼搏,用汗水书写担当,用实绩回应挑战,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安全环保平稳受控,经营业绩稳健向好,为完成全年任务目标奠定坚实基础。中国石...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 天天要闻

武汉一救援队把无人机“开发到极致”,实现“套圈”式救人,台湾同胞:技术毋庸置疑

2025年7月2日上午,在第十九届湖北·武汉台湾周期间,第四届“汉江湾”汉台水上救援交流活动在硚口区汉江湾上演。武汉云豹救援队联合台湾苗栗县水上救生救难协会、苗栗县救难协会、桃园市水上救难协会,首次以完整建制展开跨海峡救援协作综合演练。 联合救援协作综合演练现场。图/九派新闻 上午9时,随着信号弹升空,云豹救...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 天天要闻

麻省理工学院新算法可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复杂机器人系统

Nature期刊最新发表的一项突破性研究展示了机器人控制领域的重大变革。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等机构的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视觉运动雅可比场"技术,能够仅凭单个摄像头控制各种复杂机器人系统,彻底摆脱了传统建模方法的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