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2025年01月11日22:02:14 科学 1649

编辑|小吴聊天下

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 天天要闻

今天是2025年1月12日 星期日,我们特别为您精心筛选并整理了以下的新闻精华。

一、在全国第四次文物普查中,南京五佰村东吴丁奉家族墓被发现。2019年下半年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其发掘,出土16件骑马鼓吹俑,其中一只不到20厘米高的骑马俑上发现马镫形象,时间为公元271年,刷新世界纪录,将此前湖南长沙金盆岭西晋墓陶俑保持的纪录提前了31年。

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 天天要闻

二、福建首个大型集中式共享储能电站——平潭综合实验区共享储能电站项目(一期)全站送电。总规模240兆瓦/480兆瓦时,一期为120兆瓦/240兆瓦时,采用磷酸铁锂电池。预计存储电量超20万千瓦时,助新型电力系统及“零碳岛”建设。

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 天天要闻

三、我国科学家在深圳发布全球全学科顶级期刊列表,含129本期刊,其评价体系采用多维指标及新模型、新方法,基于约1亿条元数据。今年还将发布物理、化学、材料学子学科期刊列表,《全球科技论文分析报告》显示,中美在不同学科各有优势。

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 天天要闻

四、国产大飞机C919搭载112名旅客顺利降落在三亚凤凰国际机场,完成三亚首航。南航C919飞机采用三舱布局,共164个座位。当天南航C919在广州-三亚航线上执行2个航班,三亚成为南航C919执飞的第6个航点。目前,C919通航城市包括上海成都北京等12座城市,长沙有望成为下一座通航城市。

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 天天要闻

五、琼州海峡“绿源二号”顺利首航。它将与“绿源一号”列入专班运输序列,在春运期间为新能源汽车过海提供更大运能和安全保障,标志着琼州海峡新能源汽车过海运输方式完成第三次升级迭代,进入专船运输新阶段。

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 天天要闻

六、我国首套海上风电自主探测平台在江苏如东海上环港风电场正式投运。该平台由国家能源集团龙源电力研发,采用无人船与机器人组合的方式实现远程操控无人化作业,每日最大探测范围达100公里,可提升海缆检测效率和精度,故障定位时间缩短90%,探测精度提升10倍,标志着我国海上风电设备运维能力取得重大突破。

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 天天要闻

七、西藏日喀则定日县发生6.8级地震,中国移动西藏公司首次启用北斗短信应急服务和无人机基站抢险救援。为19.2万用户免费开通北斗短信服务,用户可在无信号时发送短信并定位,精度达10米。2台系留式低空无人机基站于7日晚抵达曲洛乡,打通方圆5平方公里通信信号,其最大飞行高度200米,可接入200余个4G用户。

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 天天要闻

八、北京极光星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光传01/02试验星”激光通信终端完成在轨双向10Gbps稳定建链通信,成为国内首家连续三次任务在轨成功建链的商业公司。该星于2024年11月27日发射入轨,升轨后进行测试,其中LT-I型终端符合国家大型卫星星座标准规范,在15时36分至15时48分成功实现首次双向稳定建链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 天天要闻

九、我国首台干-调一体化重载电力机车试验成功,由中车大连公司与国能新朔铁路公司联合研制。该机车时速120公里每小时,采用混合动力技术,减排效果显著,实现零排放、低噪音。其牵引功率大,可不解编完成运输任务,且供电及牵引模式可智能转换自由选择,还配备多种安全系统,提升清洁度并减少接地隐患。

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 天天要闻

十、2025年1月7日,中国在西昌成功发射实践二十五号卫星,用于“太空加油”技术验证。该技术可延长卫星寿命、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并降低卫星更换成本。西方媒体高度重视,认为其有商业潜力和军事用途,反映出地缘政治焦虑。中国主张和平开发太空,反对军事化,积极参与国际合作推动规范化太空治理体系建设。

1月12日凌晨0点前 我国传来10条好消息 一起来看国内最新要闻 - 天天要闻

本次的热点新闻就为您播报到这里啦,感谢您的收看。

期望大家积极在评论区留下珍贵建议!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应以“质疑、讨论公众关切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 - 天天要闻

蒲慕明院士:好的科普应以“质疑、讨论公众关切的科学问题”为切入点

·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标。科普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针对没有科学基础的中小学生和成年人,另一类是针对有科学基础、多学科的科研人员的“高端科普”,这类科普有助于学科交叉的发展,我们现在缺乏高端科普。公民的科学素养是现代社会发展的指标,科普工作是科学家回报社会最直接的方式。5月17日,在上海科技...
张朝阳谈人工智能发展: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 天天要闻

张朝阳谈人工智能发展:人类要时刻保持清醒

【CNMO科技消息】5月17日“世界电信日”当天,2025搜狐科技年度论坛在北京举办,多位院士、科学家与产业界人士出席。 搜狐创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物理学博士张朝阳在致辞中表示,进入2024年、2025年,人类关于AI方面的进展进入快车道,具身智能百花齐放。但是,科技进步带来惊喜,同样也带来挑战。同时他强调,A...
新疆出现不明飞行物 - 天天要闻

新疆出现不明飞行物

嘿,宝子们,来听个超逗的事儿!5 月 16 日晚上呀,新疆乌鲁木齐的夜空就像个大舞台,突然闯进个不明飞行物这个 “怪咖”,一下子就成了大家唠嗑的热门话题,这到底是啥呀?那晚,乌鲁木齐的夜空里这个神秘家伙一现身,市民们就像小侦探发现宝藏一样兴
发射后失联 印度地球观测卫星发射任务宣告失败 - 天天要闻

发射后失联 印度地球观测卫星发射任务宣告失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当地时间18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使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地球观测卫星“EOS-09”。该卫星原计划被送入太阳同步轨道,但发射后不久,发射基地与卫星失联。随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卫星未能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失败。(记者 薛璟)...
印度宣布:失联!卫星发射失败 - 天天要闻

印度宣布:失联!卫星发射失败

当地时间18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使用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发射地球观测卫星“EOS-09”。该卫星原计划被送入太阳同步轨道,但发射后不久,发射基地与卫星失联。随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宣布卫星未能成功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失败。来源丨央视新闻排版丨聂倩玉编辑丨刘莹审校丨曾子瑾监制丨王云霞更多精彩内容 搜索微博“直新闻...
99.999%的深海海底仍未被人类探索 - 天天要闻

99.999%的深海海底仍未被人类探索

深海潜水器已经潜水几十年了,但美国科研人员对深海潜水的第一次全面分析显示,人类只直接观察到全球深海海底的一小部分,不到0.001%。5月7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于《科学进展》。探测器在阿拉斯加附近深海拍摄的图像。图片来源:美国国家海洋与大气管理局海洋占地球总表面积的71%,其中约93%是深海海底,被归类为深度在200...
新疆多地现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 天天要闻

新疆多地现不明飞行物,气象部门回应

5月16日晚,新疆乌鲁木齐夜空中出现不明飞行物,引发网友热议。多位目击者表示,该飞行物分为上下两个扇形,中间有一条很明显的分隔线,在夜空的衬托下特别明亮,当时有很多市民都掏出手机拍下了这一画面。乌鲁木齐网友xerman称,当天22时56分,他和朋友正在从昌吉回乌鲁木齐市的路上。突然,天空中出现一个非常亮的物体,...
情侣入住酒店遭无人机怼窗拍摄!当事人发声 - 天天要闻

情侣入住酒店遭无人机怼窗拍摄!当事人发声

情侣入住酒店遭无人机怼窗拍摄!当事人发声昨天,话题#情侣住丽思卡尔顿遭无人机怼窗拍摄#引发关注并冲上微博热搜第一5月16日晚,陈先生(化名)入住南京新街口丽思卡尔顿酒店55层的套房,晚上9点左右,他惊讶地发现房间窗外有无人机绕圈拍摄。陈先生说,“我女朋友指向窗外问,那是飞机吗?起初我不以为然,直到第二次,该...
新质生产力的壮美图景 - 天天要闻

新质生产力的壮美图景

【新时代记录】作者:韩 丹(浙江省摄影家协会航拍专委会副主任、杭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近几年,“新质生产力”是绝对的社会热词。它是指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
科技助残,需以人文关怀为尺度 - 天天要闻

科技助残,需以人文关怀为尺度

人工智能蓬勃发展的当下,很多人对智能机器人早已不陌生。但或许不太为人所熟悉的是,这类机器人还有一个非常具体的应用场景:为残疾人群提供出行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