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方直接开骂,不把泽连斯基当人看,只将其定义为“生物”

2025年01月10日14:50:37 科学 5629

据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接受美国博主莱克斯·弗里德曼的采访时,言辞激烈,鄙视了俄罗斯人,这一言论引起了俄罗斯方面的强烈反应。

这名采访泽连斯基的记者,是俄罗斯裔,最熟悉的语言就是俄语,也希望泽连斯基说俄语,因为俄语也同样是泽连斯基最熟悉的语言。

但泽连斯基偏不。

如果坚决不说俄语也就算了,但他时不时地还要说一些俄语,尤其是那些不好听的话,显然是故意用俄语说出来,一方面,让弗里德曼清晰地知道他的情绪,另一方面也是说给俄罗斯人听的。

这就像骂架一样,得用你听得懂的话来骂,用乌克兰语或者英语骂俄罗斯人,俄罗斯人未必听得懂,所以说,这是泽连斯基有意为之。

俄方直接开骂,不把泽连斯基当人看,只将其定义为“生物” - 天天要闻

梅德韦杰夫

梅德韦杰夫骂了回去

对于泽连斯基的做法,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德米特里·梅德韦杰夫直接怼了回去。

梅德韦杰夫说得有理有据,但是对泽连斯基的称呼却充满了羞辱的味道。

他将泽连斯基称为“这个没有权威的生物”,指责其违反了交战国家之间的标准政治正确规则。

梅德韦杰夫指出,你可以咒骂军队、统治者、政党、商界精英,但不能咒骂所有人民。

他还提到了关于德国纳粹的格言:纳粹是罪犯,但不能仇恨全体人民。

梅德韦杰夫也算是以身作则,说泽连斯基是“没有权威的生物”,以削弱泽连斯基的国际形象,甚至是剥夺泽连斯基作为一个国家领导人的基本尊严,但也只是针对泽连斯基,并未波及所有乌克兰人。

俄方直接开骂,不把泽连斯基当人看,只将其定义为“生物” - 天天要闻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

问题的根源在哪?

泽连斯基和俄罗斯的争端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言辞上,它背后反映的是乌克兰与俄罗斯之间深刻的政治、历史与文化裂痕。

曾经,俄语是乌克兰的官方语言之一,是受法律保护的。

但乌克兰一直在推动“去俄罗斯化”进程,将乌克兰语置于官方地位,强制要求各类公共服务、教育以及媒体使用乌克兰语。

去俄罗斯化还体现在历史叙事的调整上。乌克兰开始对苏联时期的历史进行重新评价,以强调乌克兰的独立性和与俄罗斯的对立。

此外,乌方还实施了一系列去除与俄罗斯有关的街道名称和地标、改名历史建筑等举措,甚至在某些情况下撤销与俄罗斯相关的纪念物和历史遗址。

俄方直接开骂,不把泽连斯基当人看,只将其定义为“生物” - 天天要闻

俄罗斯国旗和乌克兰国旗

俄族人遭到仇视

乌方的去俄罗斯化进程,对乌克兰的俄族人群体带来了深刻的社会和心理影响。

乌克兰的官方语言政策严重影响了俄族人日常生活和社会参与。在文化和情感上对俄族人形成了巨大冲击。

许多俄族人不仅在职场中面临着语言障碍,还可能在教育和公共服务领域遇到困难,进一步加剧了他们的社会边缘化。

此外,俄族人在文化上也遭遇到越来越多的排斥,俄罗斯的文化产物(如电影、音乐、文学等)受到限制或禁止。

随着俄乌冲突的爆发,这一情况愈演愈烈,俄族人经常成为排斥和暴力的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俄罗斯将特别军事行动定义为“解放”。

所谓的“解放”,就是要“解放”乌克兰的俄族人。

而且俄方在开出的和平条件中,也加入了涉及俄语、俄族人利益相关的内容。

相较于其他的硬性条件,这类条件,反而更加难以实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 天天要闻

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

(外代二线)危地马拉城奥罗拉动物园的动物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大食蚁兽。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海岛狐蝠。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城的奥罗拉动物园拍摄的棉冠狨。新华社/法新这是5月15日在危地马拉首都危地马拉...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 天天要闻

在鸟儿的世界里,春天似乎更长一些

北京的春天很短。这或许是在北京生活的人的共识。北京所在的地理位置相对靠北,立春时节,天气还异常寒冷,可以说丝毫感觉不到春天的气息。判定入春,在气温上倒是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依据《气候季节划分》,北京的入春时间通常在每年3月中下旬。此时,北京城内已是春暖花开,公园里的山桃、樱花、玉兰等争相开放,其他的植...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 - 天天要闻

集成创新与原始创新

重读报告文学《赫赫而无名的人生》,心中的一个困惑得到解答。老一辈科学家靠什么方法,用不到一代人的时间就实现了“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的誓言?文中记载,黄旭华有一个观点近乎口头禅:“在现代,尖端通常不过是常规的组合……综合就是创造。
天文学家警告:地球或遭“鸟翼”状太阳喷发冲击 - 天天要闻

天文学家警告:地球或遭“鸟翼”状太阳喷发冲击

周二,天文学家观测到太阳北半球出现巨大的“鸟翅膀”状喷发,过热等离子体波汹涌翻腾。 这股太阳物质细丝长度超过100万公里,是地球到月球距离的两倍还多。如今,科学家预测,此次细丝喷发的一部分....
潮声丨从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万年前灭绝的恐狼“复活” - 天天要闻

潮声丨从化石到生命的“逆向”探索 1万年前灭绝的恐狼“复活”

潮新闻客户端 执笔 谢丹颖 张苗恐狼是啥?如果你看过前些年大热的美剧《权力的游戏》,应该对冰原狼有印象吧?冰原狼的原型,正是恐狼,已在地球上消失万年之久。如今,它们“复活”了?恐狼曾在热门美剧《权力的游戏》中以斯塔克家族的伴侣而闻名,但它实
新毒株来袭了?专家提醒:囤药不如保护自己 - 天天要闻

新毒株来袭了?专家提醒:囤药不如保护自己

新冠病毒又来了?我们要做什么准备?近期,随着气温变化和人群流动增加,全球多地出现新冠病毒感染人数上升的趋势。根据最新数据显示,新冠新毒株正在突袭美国。自2023年10月以来,多国报告了新型变异株的传播,其中XBB.1.5和BA.2.86等亚
五亿年前三眼海怪现世:26节身躯改写进化认知 - 天天要闻

五亿年前三眼海怪现世:26节身躯改写进化认知

近日,加拿大考古团队在寒武纪岩层中发现了一具保存完好的古生物化石,这种被命名为”莫斯拉·芬托尼”的海洋生物不仅长有三只眼睛,其多达26节的躯体结构更颠覆了科学界对生物体节演化时间的认知。这项发现为研究现代节肢动物起源提供了关键线索,也重新定义了人类对五亿年前海洋生态系统的理解。2025年5月,由让-伯纳德·...
百万公里“鸟翼”太阳爆发,24小时内或冲击地球,地磁暴与极光预警 - 天天要闻

百万公里“鸟翼”太阳爆发,24小时内或冲击地球,地磁暴与极光预警

5月15日,天文学家观测到一场罕见的巨型太阳活动——一片跨度超96万公里的炽热等离子体带从太阳北半球喷发,形成壮观的“鸟翼”状结构。这场爆发可能在未来24小时内对地球产生轻微冲击,或引发地磁扰动及极光现象。根据美国宇航局(NASA)卫星记录,此次喷发的等离子体带长度达96万公里,是地月平均距离(约38.4万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