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亮相“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

2024年11月18日21:13:06 科学 1450

中新网北京11月18日电 (余婧雯 陈杭)18日,“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在“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正式揭幕,分为序厅、从这里出发、“两弹一星”精神、筑梦新征程四个展区,涵盖展板、视频和300余张珍贵图片、108件展品。

“‘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亮相“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 - 天天要闻

11月18日,“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在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正式揭幕。记者 陈杭 摄

据悉,北京海淀与“两弹一星”渊源深厚,中国原子弹、氢弹研制在这里起步、中国导弹事业在这里发源、中国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在这里诞生、“两弹一星”23位功勋中有22位曾在这里工作生活……海淀见证和参与了“两弹一星”事业,并不断继承和发扬“两弹一星”精神,为服务支撑世界科技强国和北京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本次展览位于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5号厂房,面积近1400平方米,展示了“两弹一星”与海淀的深厚渊源,讲述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和众多参与“两弹一星”伟大事业人物的奋斗历程。

其中,“从这里出发”部分通过坐落于海淀境内的“两弹一星”地标,讲述“两弹一星”事业在海淀发祥、策源、集结和出发的故事,深入挖掘“两弹一星”与海淀的渊源,追溯中关村创新精神的根脉。

“‘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亮相“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 - 天天要闻

11月18日,“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在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正式揭幕。记者 陈杭 摄

“‘两弹一星’精神”部分以较大的篇幅,按照“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自力更生 艰苦奋斗;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的顺序,用功勋的故事和重大的事迹生动诠释“两弹一星”精神的丰富内涵,让观众在故事中认识功勋,在感动中传承精神。

“筑梦新征程”部分重点介绍“两弹一星”事业的发展和精神的传承,并且着重讲述“两弹一星”精神在海淀这片热土上的传承和发扬。同时,注重融入科普互动元素,设置多个科普互动教室,让观众特别是青少年在互动中了解掌握科学知识,提升科技素养。

“‘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亮相“东方红一号”卫星诞生地 - 天天要闻

11月18日,“两弹一星”在海淀主题展在北京卫星制造厂科技园正式揭幕。记者 陈杭 摄

活动现场还为“‘两弹一星’在海淀宣讲团”成员单位授牌并颁发证书。宣讲团由“两弹一星”功勋后代、有关专家和北京市八一学校等学校学生组成,将走进学校、街镇、社区(村)等,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讲好科学家故事,激发青少年爱国情怀,提升市民科学素养。(完)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苹果AI新模型问世:怀孕检测准确率92% - 天天要闻

苹果AI新模型问世:怀孕检测准确率92%

近日,一项由苹果支持的研究在健康预测领域引发关注。7月11日消息,据外媒报道,苹果与美国心脏协会以及哈佛医学院附属布莱根妇女医院合作开发出名为“WBM”的可穿戴行为模型,为健康监测带来了新突破。传统健康监测多依赖心率、血氧等生物特征数据,而
时速 600公里、贴地飞行,我国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 天天要闻

时速 600公里、贴地飞行,我国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首次亮相!

每经编辑:杜宇据央视新闻,第十二届世界高速铁路大会正在北京举行,时速达600公里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也在本次大会首次亮相。图片来源:央视新闻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介绍:超导电动高速磁浮是通过车载超导磁体与轨道上的线圈相互作用,实现列车与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 天天要闻

认识2种丁酸衍生物

丁酸钠与三丁酸甘油酯作为丁酸的衍生物,在动物消化道中被分解成丁酸和其他物质。他们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来源于丁酸。肠道上皮细胞优先选用丁酸作为能量源。作为一种短链脂肪酸,丁酸在进入小肠后部分以非离子形式被肠道黏膜细胞吸走,直接为肠黏膜细胞生长和增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 天天要闻

米东区:这一电化学储能电站项目推进中

(米东区融媒体中心记者:黄鹏报道)7月9日,记者在位于米东区北部沙漠东北部的新疆华电乌鲁木齐光伏基地100万千瓦/400万千瓦时独立新型储能示范项目现场看到,工作人员正在对设备进行吊装调试。该项目总投资约30亿元,是全国单体容量最大的电化学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 天天要闻

脑图谱大科学计划时机已来!中国科学家十项成果给大脑绘高清地图

人类大脑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组织,要理解大脑的工作原理首先要了解其中的细胞种类和神经联接规律,近日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系列成果给大脑绘制“高清地图”。 7月10日深夜,中国科学家联合发布介观脑图谱系列成果,实现从啮齿类到灵长类大脑的跨越。10项成果以专题论文集的形式集中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细胞》《神经元》《发育...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 天天要闻

国际突破!中大培育光子“双胞胎”,辐射强度达单光子水平

7月9日,《自然》杂志(Nature)在线发表中山大学物理学院王雪华、刘进教授团队主导的最新研究成果。该团队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腔诱导自发双光子辐射方案,在国际上率先实现与单光子辐射强度相当的自发双光子辐射,研发出保真度高达99.4%的按需触发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 天天要闻

微型肝脏,是未来希望,还是科技乌托邦

文︱陆弃随着全球器官移植需求持续攀升,传统器官捐献严重不足的问题愈发凸显。美国初创企业LyGenesis推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创新方案:通过将供体肝细胞注射至患者体内淋巴结中培育“微型肝脏”,尝试在患者自身体内制造可替代肝脏功能的器官。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 天天要闻

“软黄金”冬虫夏草,你真的了解吗?

冬虫夏草千年传承的滋补良药采药人的寻觅自公元780年起冬虫夏草便以其独特的药用价值被载入史册从《藏本草》到《中国药典》均有记载李时珍更将其誉为“人身不老药”赞其兼具虫之阳刚与草之阴柔成为中药中独一无二的“阴阳同补”圣品享有“东方圣草”“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