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点右上方的“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还能及时阅读最新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近期,随着神舟19号发射任务圆满完成,有关航天航空的话题再次受到了人们的热议,其中就包括航天员在升空前的各种准备事项。
众所周知,要想成为一名航天员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女性航天员更是如此。
她们在飞行过程中不仅面临着生理极限的挑战,还需克服太空环境带来的种种不便,并且在升空前还必须要服下避孕药。
那么她们为何必须在升空前服下避孕药呢?
女航天员的诞生
1945年二战结束,人类社会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这并不意味着国际就恢复了往日的和平。
作为世界大国的美国和苏联,都有着称霸世界的雄心壮志。
于是为了能让自身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博得头筹,他们开始在太空领域展开了激烈的竞争。
1957年,自苏联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以来,人类正式开启了航天时代。
并且伴随着火箭技术和航天技术的发展,航天员这一职业也应运而生,他们主要负责完成进入太空进行探索的任务。
尤其是在冷战期间,美苏为了能展示自己的科技实力和国家竞争力,投入了大量的资源用于培养航天员身上,以此实现载人航天飞行。
而世界上诞生的第一位航天员是来自苏联的加加林,他在1961年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首次前往太空,实现了人类探索太空的全新纪元。
同时加加林的成功飞行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重大意义,不仅标志着人类在航天技术上取得了重大突破,也彰显了人类几千年的飞天梦想得以实现。
不过,如果对航天历史有所了解,就不难发现在航天行业最初的时候,其实很难发现女性航天员的身影。
直到距离加加林成功登上太空之后的第三年,才诞生了人类历史上的第一位女航天员捷列什科娃。
而这主要和当时存在的性别偏见和技术限制有着密切关系。
在20世纪初之时,社会观念还处于十分保守的状态,认为女性没有探索天空的能力,甚至颁布了禁止女性成为航天员的法令。
在他们眼中,认为女性无论是在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不如男性优秀。
并且也没有“男女平权”的意识,这就直接影响了女性在包括航天领域在内的多个行业的参与度。
但好在女性从来没有放弃争取权利的机会,在1961年加加林飞入太空后,很多苏联女孩纷纷给政府写信,表示应该让女性也有机会登上太空。
而当时的苏联政府也存在想要抢先美国一步,将女性送上太空的想法,于是便在全国征选。
最终挑出了捷列什科娃、库兹涅佐娃等人在内的5位苏联女孩,进行航空训练。
直到1963年,捷列什科娃在5人中脱颖而出,搭乘着“东方6号”成功飞往太空,顺利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位女性航天员。
同时也向世界证明了女性同样能够参与并且完成复杂的太空任务。
后来随着苏联空间站,以及美国航天飞机的出现,女性航天员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
比如在1982年苏联的萨维茨卡娅成为了第二位女性航天员,而美国也在1978年首次朝社会公开招选女航天员。
自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女性航天员也开始乘坐美国或是俄罗斯的飞船,陆续登上太空
在步入21世纪之后,女航天员在航天任务中所占比重愈发提高,。
而不可否认的是,女航天员为了能够成功实现太空梦想,在背后克服了很多困难和挑战。
艰辛的航天训练
女航天员为何在执行航天任务时,必须在升空前吃避孕药?为了航天航空这个梦想,她们相比男航天员又面临怎样的困难和压力。
纵观航天航空多年来的发展历史,航天员都不是一份简简单单就可以胜任的工作。
它不仅有着严格的选拔标准,并且还要求航天员必须具备超于常人的身体素质。
尤其是在训练过程中,更是极其的严格和艰苦,而这主要是因为太空环境和地球环境的截然不同。
所以为了保证航天员能适应升空后的状态,就得对他们的身体、心理等方面做出极高要求。
如果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航天员,就得通过以下一些主要训练。
比如说基础军事训练,很多国家的航天员都会在被选出的第一时间学习该项技能,以此来培养纪律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此外,体能训练也是必不可少的。
航天员需要进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包括有氧运动、力量训练等等,以此适应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和地面训练的要求。
同时还有理论上的学习,像一些航天学基础、宇宙物理学等知识都是航天员必须掌握的,以及专业技能训练、模拟训练也是他们在训练过程中得经历的东西。
但实际上,女性航天员除了这些基本项目之外,在训练过程中还会遇到比男航天员更多的困难和挑战。
最普遍的一点就是生理差异,根据研究表明,女性在体力上和男性存在差异,且女性的平均体力只有男性的三分之二。
所以在航天任务中,特别是在出舱活动中,需要航天员进行行走、航天器维修等体力消耗较大的活动时,对于女航天员来说是个挑战。
其次就是特殊的生理需求,由于生理构造的不同,女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考虑更多的卫生问题。
比如像是更多的用水和携带卫生用品,并且太空环境对于人体皮肤有着一定的伤害,所以女航天员需要特别的护肤品来应对这种情况。
还有像重达100多斤的舱外航天服、心理适应性训练等问题,都给女航天员的训练带来了不少压力和困难。
于是为了克服这些难题,女航天员在太空旅途中就会采取各种方式,让自己的身体适应太空中的环境。
其中就包括服用避孕药这一措施。
毕竟女航天员普遍都是比较年轻的,每个月都有固定的生理时间,因此为了能顺利度过太空的时间,所以都会提前吃药避免来月经。
除此之外,有些女航天员还会使用激素性宫内节育器,来减少月经流量或是停止月经。
并且为了帮助女航天员更好地尽快适应太空环境,专家们特意定制了适合她们体型和生理特点的航天座椅、手套等装备,来提高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同时针对女航天员制定了一系列的长期研究,通过这些项目,能更好地理解女性可能会产生的种种生理变化,并开发相应对策。
而这些年来,中国在女航天员上的发展也非常的快,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中国女航天员的发展
纵观中国航天航空发展,女性是一股不可忽视的成长力量。
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的经济基础薄弱,工业水平低下,物质条件还处于较为艰苦的状态,这就导致中国航天事业早期的发展缓慢。
直到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有了一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后,我们才立项实施了载人航天工程,同时也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正式起步。
但起步较晚,却不代表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就落后于其他国家。
在近30年的时间里,中国通过技术积累,克服了重重难题。
包括载人航天技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等,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达成了发达国家半个世纪的发展历程。
尤其是其中女航天员的发展,更是获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而这些女性的优秀和伟大也非常值得世人钦佩。
在2012年,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登上“神舟九号”飞船,作为三位航天员中的一员,圆满完成了航天航空任务。
航天固然荣耀,但梦想成功前的汗水和努力也不容忽视。
刘洋在1997年以优异成绩考入了空军飞行学院,开启了自己的飞行生涯,之后由于出色的飞行成绩,成为了中国首批女航天员之一。
在经历了两年多的艰苦训练之后,她顺利通过了专业技术综合考核,入选为“神舟九号”的飞行乘组。
可以说,刘洋的成功不仅仅是她个人职业生涯的飞跃,更象征着中国女性在航天领域的重要突破。
事实也确实如此。
自刘洋之后,女航天员的队伍不断壮大,2021年王亚平成为了中国首位出舱活动的女航天员,迈出了中国女性舱外太空行走的第一步。
紧接着就在2024年,王浩泽作为中国首位女航天员飞行工程师,加入了神舟十九号航天员,实现了从造火箭到坐火箭的转变。
在这些优秀女航天员的身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女性在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能发现中国女性力量的崛起。
并且近年来,我们国家正在逐步加大对女性航天员的培训力度,从刘洋到王亚平,再到王浩泽,可见中国航天在女性航天员培育方面作出的种种努力。
在航天员的选拔和培训中,中国主张实行平等原则,男女均可报名参加,在训练课程中女性航天员和男性航天员也是相同的操作。
此外我国的空间站的建造和太空活动各项装备设施,也有充分考虑两性的不同需求。
像在飞船和空间站设有分性别使用的独立卫生间,女用卫生间里面还涉及了专门放置卫生用品的设施。
还有一些飞船座椅以及舱内、舱外的航天服,都是根据女性航天员的身形特意定制的,以此保证她们能更灵活地进行太空作业。
同时伴随着科技的进步,航天员也不再局限于完成体能类任务,需要承担越来越多的科研太空行走等任务。
比如在中国第三批预备航天选拔在航天驾驶员基础上,就增加了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个类别,这也为女性航天员带来了新的机遇。
纵观航天航空的历年发展,女性航天员为了能够实现太空探索,付出了很多努力和牺牲。
但也正是因为她们的勇敢无畏,让世界看到了航天女性的独特风采。
参考文献:
从中国女航天员上天说起 这百年国家强了 女性崛起,浙江日报,2021-10-9
中国首位女航天员出舱 “她”力量闪耀宇宙苍穹,科技日报,2021/11/12
太空为什么需要女性——女航天员飞出地球的历史与未来,中国科学技术馆,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