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为什么长这样?

2024年02月23日20:05:29 科学 1515

闪电为什么长这样? - 天天要闻

封面图:2020年上海的一次闪电(拍摄:风羽酱-sdk)

闪电,作为自然界中常见的天气现象,伴随着发声与发光,是人们日常所熟知的。据统计,全球每年有近14亿次闪电发生。目前,具有高时空分辨率且可以描绘三维闪电通道形态的测量技术能使我们更加深入的认知闪电。一次闪电往往延续几百毫秒,水平延伸数十千米,垂直延伸几千米。闪电像树的生长一样延伸通道,会出现很多分支。那么,闪电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形态呢?

闪电为什么长这样? - 天天要闻

图1 雷暴云电荷结构与闪电通道形态的概念模型。红色和蓝色“+”分别代表正电荷区和负电荷区;密集程度代表电荷密度的大小;黑色圆点表示辐射源。(来自Li et al. 2022图4)

雷暴云是闪电的主要产生源,闪电一般在强电场区域始发,当云中局部电场超过约400 kV/m时,就能发生闪电。典型的雷暴云为三层电荷结构,主要包括顶部正电荷区,中部负电荷区和底部小正电荷区。闪电一般在上部正电荷区和中部负电荷区之间的强电场区域始发,然后分别在上下电荷层中传输。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张义军教授团队于2022年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论文,首次基于实测数据证明了雷暴云内电荷结构并不是层状均匀分布的(图1)。正是雷暴云电荷层中电荷密度的不均匀性才导致了闪电的不同形态。文中采用分形维数定量的描述了闪电通道的直接延伸,分叉和转向这些不同的形态。分形维数被誉为大自然的几何学分形理论,不同于我们平时描述的整数维,他可以以分数的形式描述形体的复杂程度以及对空间的占有程度。闪电通道在发展过程中,会在电荷密度较大的区域分支和转向,进而形成我们所看到的闪电的形状

闪电为什么长这样? - 天天要闻

图2 不同闪电的形态和通道区域的湍流耗散率。(来自Li et al. 2024图1)

雷暴云中不均匀的电荷结构导致了闪电的不同形状,那是什么样的动力结构才形成了这样的电荷结构呢?张义军教授团队于2024年在《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发表论文,揭示了闪电通道不同形态区域的湍流特征。形态复杂的闪电其通道整体的分形维数较大,并具备较大的湍流耗散率(EDR)(图2);而单次闪电中,在一定高度范围内直接延伸且无明显分叉和转向的通道,倾向于向EDR减小的方向发展(图3),而传输过程中通道传播方向的改变和分叉通常发生在径向速度梯度大、EDR较大的区域(图4)。该研究揭示了形成闪电通道形态的雷暴动力结构,形成闪电通道形态的雷暴微物理结构将在以后的研究中进行分析

闪电为什么长这样? - 天天要闻

图3 闪电直接延伸通道以及通道区域的湍流耗散率。(来自Li et al. 2024图2)

闪电为什么长这样? - 天天要闻

图4 闪电分叉和转向以及该通道区域的湍流耗散率。(来自Li et al. 2024图3)

论文信息:

Li, Y., Zhang, Y., Zhang, Y., & Krehbiel, P. R. (2022). Analysis of the configura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hannels and the charge structure based on the localization of VHF radiation sourc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49, e2022GL099586. https://doi. org/10.1029/2022GL099586

Li, Y., Zhang, Y., Zhang, Y., & Krehbiel, P. R. (2024). Analysis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lightning channels and turbulent dynamics based on the localization of VHF radiation sources. 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 51, e2023GL106024. https://doi.org/10.1029/2023GL106024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叶光富:在太空拍到了!这是我的家乡 - 天天要闻

叶光富:在太空拍到了!这是我的家乡

“大家能认出这是哪里吗?”5月24日,在“科学大讲堂·我们的答案”全民科普互动宣传活动现场,身着蓝色航天制服的叶光富手指大屏幕,向台下观众抛出悬念。
成都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 - 天天要闻

成都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

5月24日,本报从成都市住屋和城乡建设局获悉,该局近日通报全市住建领域安全生产问题隐患排查情况(三十四)。本报注意到,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道路三期)被通报。通报信息显示——检查时间:2025.5.20;检查点位:锦江区生物智慧科技产业园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市政道路三期);建设...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吗? - 天天要闻

全世界的河流正在死亡吗?

本书的核心理念是,河流有生与死,甚至也有权利。它请读者从这些方面思考河流,看看有什么能从对河流的重新想象中涌现。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 天天要闻

近4000场奇趣活动!“全国科技活动周”活动引爆科学热潮

龙虎网讯 (通讯员 徐阳 记者 丁玉珏)5月24日,2025年江苏省暨南京市“全国科技活动周”和“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主场活动,在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南京师范大学顺利举办。中国工程院院士贲德、中国科学院院士郭子建等国家科技尖兵,来自中科院南京分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学者、科技科普工作者代表齐...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 天天要闻

“十万个为什么”科普IP发布,百位少年体验科幻盛宴

5月24日,奉贤新城在水一方科幻馆迎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青少年科普盛宴——“未来学院·科幻奇旅”十万个为什么探索实践活动。活动以“科幻+科普”为核心,通过沉浸式漫行、互动打卡、科技体验等形式,带领100名青少年在1公里的环线旅程中,感受科学魅力,点燃探索热情。活动中,在水一方科幻馆与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共同发布...
徐汇区去年新增三家科普基地,科技节喊你来打卡 - 天天要闻

徐汇区去年新增三家科普基地,科技节喊你来打卡

伴随着稀宇科技和阶跃星辰自主研发的AI大模型合作生成的开场视频,2025年上海市粮食和物资储备科技活动周暨徐汇区科技节启动仪式昨天在漕河泾会议中心举行。2024年徐汇区新增1家市级科普基地(上海核工院核能科技馆)和2家区级科普基地(复旦大学“病原生物科学馆”、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轻·博物馆”)。三家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