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的旋转问题:为何我们观测不到整个宇宙的旋转?

2023年10月31日18:08:10 科学 1574

当我们抬头望天,繁星点点,星系纷纷,每一个天体仿佛都在为我们讲述着宇宙的故事。从远古时代的石器时代,到今天的科技时代,人类对于宇宙的探索从未停歇。我们通过望远镜观测到了恒星行星星云黑洞和整个星系。这些天体有一个共同的特性,那就是它们都在旋转。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围绕太阳旋转,太阳则与其他的恒星一同在银河系中旋转,而银河系和其他星系也围绕某个中心在旋转。

宇宙的旋转问题:为何我们观测不到整个宇宙的旋转? - 天天要闻


不仅仅是我们所知的宏大天体,甚至到了微观世界,电子围绕原子核旋转,原子间的分子键也带有旋转的特性。旋转,这个看似普通的动作,在宇宙的每一个角落都在发生,它仿佛是宇宙的一个基础规律,如同时间和空间一样不可或缺。

然而,一个大胆的假设在科学界产生了广泛的关注与争议:宇宙,这个包含了所有已知天体和物质的巨大空间,它是否也在旋转?

这个问题听起来有点难以置信,毕竟我们总是认为宇宙是静止的,它是一个均匀的、无边界的空间。但这样的假设,确实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我们对于宇宙的认知。如果宇宙真的在旋转,那么这样的旋转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又或者,这样的旋转是否会给我们提供一个新的理论,来解释那些我们还未解决的宇宙之谜?

宇宙的旋转问题:为何我们观测不到整个宇宙的旋转? - 天天要闻


从宇宙学的基础开始: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想象一下,在无尽的黑暗中,突然产生了一个细小的闪烁点,随后这个点迅速扩张,释放出无与伦比的能量,温度和压强,产生了今天的宇宙。这就是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当前最为广泛接受的宇宙起源理论。但这个理论又是如何来的呢?

大约在20世纪初,物理学家开始观察到远离我们的星系都在迅速地远离地球,这种现象好像每一个点都在从一个中心点远离,这使得科学家们开始思考,也许在很久以前,这些星系都在一起,而随后发生了某种强烈的爆炸,使得星系飞速扩散开来。据计算,这场大爆炸发生在大约138亿年前。

这个理论还获得了背景辐射的支持。当科学家们使用射电望远镜探测宇宙时,他们发现了一种均匀的微波背景辐射,这种辐射无处不在,且几乎在所有方向上都是一样的。这被解释为大爆炸后留下的余温,它是大爆炸理论的重要证据。

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还发现了许多其他的证据支持大爆炸理论。例如,观测到的氦和氢在宇宙中的比例与从大爆炸产生的预测相符。还有宇宙中的星系结构和分布,也与这个理论预测的相吻合。

那么,回到我们之前的话题,如果宇宙是从一个点爆炸而来,那么这个点是否也在旋转?这个爆炸过程是否产生了旋转的动力?这与宇宙整体是否在旋转有什么关系?旋转是否是宇宙中的一个普遍规律,又或者只是某些特定条件下的现象?

宇宙的旋转问题:为何我们观测不到整个宇宙的旋转? - 天天要闻


旋转的观测与影响

每当我们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抬头仰望星空,我们都会被那片浩渺无垠的宇宙所吸引。但你有没有想过,当我们观察这些遥远的天体时,它们正在进行怎样的旋转活动?

让我们首先想想地球自身。地球每天围绕自己的轴心旋转一次,这就是我们经历的昼夜交替。同样,月亮围绕地球旋转,地球和其他行星围绕太阳旋转,这是为什么我们有季节变化的原因。而更远的,整个太阳系,包括我们的太阳,也在围绕银河系的中心旋转。这样的旋转行为几乎无处不在,从最小的行星到巨大的星系,旋转似乎是天体的共同特征。

但是,观测这些旋转并不总是那么简单。例如,对于很远的星系,由于其距离遥远和角度小,直接观测其旋转是非常困难的。此时,科学家们需要依赖其他方法。其中一种常用的方法是红移和蓝移的测量。当一个物体向我们移动时,由于多普勒效应,其发出的光的波长会发生变化,从而导致颜色的变化。利用这一特点,我们可以确定星系的旋转方向和速度。

这种旋转对于我们的观测也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一个迅速旋转的恒星会产生强烈的磁场,这会影响其发出的光的性质。同样,一个旋转的黑洞会使其周围的物质以非常高的速度移动,这导致了X射线的产生。

值得注意的是,旋转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物理现象。它与天体的形成、演化,甚至是生命的起源都有关系。例如,一个行星的旋转速度可能会影响其气候和天气,从而影响生命的存在条件。

宇宙的旋转问题:为何我们观测不到整个宇宙的旋转? - 天天要闻


旋转的理论基础:何为角动量守恒?

进一步深入旋转的奥秘,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角动量守恒。有些读者可能会觉得这个词语有些陌生,但其实它就像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惯性一样,只不过是在旋转时的表现。举个简单的例子,当你在旋转椅上旋转时,如果你收缩双腿,会发现自己的转速增加了。这就是角动量守恒的直观体现。

为了更加直观地理解,让我们想象一下溜冰场中的花样滑冰运动员。当她们在空中进行跳跃并缩小自己的身体,我们总是能看到她们的旋转速度会迅速增加。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她们的总角动量是守恒的。在空中,没有外力作用在她们身上,所以她们的角动量不会改变。当她们缩小自己的身体,她们的转动惯量减小,为了保持角动量守恒,旋转速度必须增加。

角动量守恒不仅仅是在地球上才存在。实际上,在整个宇宙中,这个法则都是成立的。据统计,近99%的恒星都在旋转,这背后都与角动量守恒有关。考虑到宇宙中存在数以亿计的星体,这个数字显得尤为惊人。

但这又引出了一个新的问题:天体是如何获得其初始的角动量的?它们为什么要旋转?而且,为什么有些天体的旋转速度如此之快,而有些却如此之慢?这些疑问,会在接下来的章节中为大家揭晓。

宇宙的旋转问题:为何我们观测不到整个宇宙的旋转? - 天天要闻


天体的旋转来源:天体是如何开始旋转的?

如果说宇宙是一个巨大的舞台,那么舞动的天体便是这台戏的主角。当我们看向夜空,星星在天空中的璀璨闪烁如同跳动的音符,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节奏,有的缓慢旋转,有的却高速自转。你是否曾好奇,这些天体为何会有旋转?它们的旋转从何而来?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的是,大多数的天体,不论是恒星、行星还是星系,在其形成的初期都伴随着一定的旋转。早在几十亿年前,当宇宙中的气体和尘埃在引力作用下逐渐凝聚成更大的物体时,这些初生的物体就已经开始了它们的旋转之旅。

想象一下,当两团云气在空间中相遇并因引力相互吸引,它们可能会从不同的方向相互碰撞。由于碰撞的不对称性,这两团气体在结合的过程中可能会形成一个初步的旋转方向。随着更多的气体和物质加入,这个旋转的动力就会更加强烈。

有趣的是,根据一些天文学家的观测,早在恒星形成的最初阶段,即所谓的分子云阶段,这些云气就已经开始有轻微的旋转。正是这种微小的旋转,为未来星体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当然,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微观层面。让我们放眼更大的范围——星系。据估计,目前已知的星系中,有超过90%的星系都在旋转。其中,螺旋星系更是因其明显的旋转臂而成为人们眼中的旋转代表。它们是如何获得如此强烈的旋转动力呢?

这还要追溯到星系形成的早期。当数以亿计的恒星和大量的气体云在巨大的引力作用下汇聚在一起,它们之间的互动与碰撞使得整个星系开始展现出一种旋转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旋转趋势越发明显,直到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螺旋星系。

宇宙的旋转问题:为何我们观测不到整个宇宙的旋转? - 天天要闻


宇宙的均匀性与各向同性:观测的基石

如果把宇宙比作一张浩渺的画布,那么上面的每一笔每一划都是天文学家们苦苦追求的谜团。为了解开这些谜团,科学家们首先要确认的是这张“画布”的特性——它是否真的如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均匀,并且在各个方向上都是一样的呢?

事实上,这两个特性——均匀性和各向同性,是现代宇宙学的两大基石。让我们先来解释一下这两个术语的含义。均匀性意味着不同位置的宇宙具有相同的物理性质和结构;各向同性则意味着不论我们从哪个方向观测,宇宙的性质和结构都是相同的。

为什么这两个特性如此重要呢?

想象一下,如果宇宙在不同的位置有着完全不同的性质,那么我们的任何观测都将是无意义的。我们无法确定观测到的特定性质是否是普遍的,还是只存在于某个特定位置。同样,如果宇宙在不同的方向上展现出不同的特性,那么我们观测的数据就会受到严重的扭曲。

幸运的是,宇宙的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实验证据。其中最为直接的证据来自于宇宙微波背景辐射(CMB)。这是大爆炸后留下的辐射,几乎在整个宇宙空间中都可以被检测到。科学家们发现,CMB在整个天空中的分布都是十分均匀的,其温度的波动仅仅是千分之一。这为宇宙的均匀性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同时,多年的观测也显示,不同方向上的星系的分布、红移以及其他性质都是相似的。这为宇宙的各向同性提供了证据。

不过,有趣的是,虽然宇宙在大尺度上展现出均匀性和各向同性,但在较小的尺度上,比如星系或星系团的尺度上,我们却能够观测到明显的不均匀性。这种不均匀性是由于物质在宇宙中的聚集形成的。

宇宙的旋转问题:为何我们观测不到整个宇宙的旋转? - 天天要闻


搜寻宇宙的旋转:实验与观测结果

我们已经探讨了宇宙的均匀性和各向同性对观测的基础性意义。现在,让我们走进科学家们激动人心的实验室,一同探讨宇宙是否真的在旋转。

与大多数天文问题一样,宇宙旋转的答案也需要依赖于精准的观测结果。这使得科学家们投入大量的精力和资源,从地球上的望远镜到远在太空的探测器,都被用于寻找关于宇宙旋转的线索。

那么,目前的观测结果是什么呢?

早在上世纪,科学家们就开始尝试寻找宇宙旋转的迹象。其中最为直接的方法是通过观测天体的红移。红移是由于宇宙膨胀而导致的天体光谱向红色端偏移,而如果宇宙真的在旋转,那么不同方向上的红移应该会出现差异。然而,多年的观测并没有发现明显的差异,这使得宇宙旋转的可能性被大大削弱。

但科学从不轻易放弃。随着技术的进步,我们有了更加先进的观测设备。例如,近年来的某项研究通过观测极化背景辐射(Polarized Background Radiations)的微小变化,试图找到宇宙旋转的线索。这种极化辐射是由宇宙中的电磁波产生的,而其变化可能与宇宙旋转有关。

值得欣慰的是,这种新的观测方法确实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某些数据显示,在某些特定的方向上,极化背景辐射的变化似乎与其他方向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宇宙旋转的一个迹象。

然而,这些发现仍然是非常微弱的,并且需要进一步的验证。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些变化可能是由其他因素导致的,而与宇宙旋转无关。

所以,至今为止,尽管我们已经进行了大量的观测和实验,但宇宙是否真的在旋转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宇宙的旋转问题:为何我们观测不到整个宇宙的旋转? - 天天要闻


遇到的困惑与挑战:为什么我们看不到宇宙的旋转?

沿着探索的脚步,我们无数次地挖掘数据、优化观测设备、并尝试理解那些可能与宇宙旋转相关的微妙信号。但直到现在,我们依然无法明确地说:“是的,宇宙在旋转!”那么,为什么这个问题如此困难,以至于我们至今还无法确定宇宙的旋转状态呢?

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观测整个宇宙的旋转与观测一个星球或星系的旋转是截然不同的。当我们说地球在旋转时,我们有一个明确的参照物——太阳。但对于宇宙,我们真的有一个合适的参照物吗?这正是第一个挑战。宇宙的无边无际,使得定义一个“静止”的参照系变得异常困难。

其次,宇宙中的各种现象和信号往往会相互干扰。例如,由于宇宙膨胀,天体之间的距离在不断增加,这导致了红移的出现。红移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信号,再加上可能存在的宇宙旋转导致的微小效应,使得区分这两种效应变得极为困难。

再者,即使我们真的观测到了某些与宇宙旋转相关的信号,这些信号往往是非常微弱的,并且容易被其他因素所干扰。这使得我们需要极其精确的观测设备和方法,才能确信我们所观测到的信号真的与宇宙旋转有关。

最后,我们必须面对的是现有理论的局限性。目前的物理理论,尽管已经非常先进,但仍然可能存在一些未知的领域和概念。也许宇宙的旋转与我们现有的理论是不兼容的,或者需要一些新的理论来解释。

宇宙的旋转问题:为何我们观测不到整个宇宙的旋转? - 天天要闻


总结:宇宙的旋转之谜

深邃的宇宙藏着无尽的奥秘,而宇宙是否旋转这个问题更是其中之一,充满了吸引力和神秘感。穿越这段探索之旅,我们已经涉足了不少知识领域,走访了从微观到宏观的各种尺度。现在,让我们回首这次的探索,看看我们都学到了什么,以及未来可能会走向哪里。

当我们谈论宇宙的旋转时,首先要理解的是宇宙的起源和演化。大爆炸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宇宙起源的一个窗口,帮助我们理解了宇宙如何从一个无比热和密的状态开始,逐渐膨胀成为现今的形态。据数据显示,宇宙在大爆炸后的138亿年里,已经膨胀了数百亿倍。

而在这个膨胀的宇宙中,各种天体都表现出了旋转的现象。从行星到星系,这种旋转几乎无处不在。为什么会有这种旋转呢?答案或许隐藏在物理学的一大原则中:角动量守恒。这个原则告诉我们,在一个封闭系统中,总的角动量是不变的,这就为天体的旋转提供了一个非常自然的解释。

但是,当我们将目光从单个的天体扩展到整个宇宙时,事情就变得复杂了。根据天文学的基础原则,宇宙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这意味着在大的尺度上,我们不应该看到任何的旋转。然而,一些勇敢的科学家并没有放弃,他们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检测这种可能的旋转。目前的数据显示,我们还没有确凿的证据表明整个宇宙在旋转,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在未来不会发现新的线索。

事实上,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可能会有更高精度的观测和新的技术出现,帮助我们更好地探索这个问题。例如,新一代的太空望远镜、量子技术和人工智能等都有望为我们提供更多的信息和启示。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