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无视我国在抗疫过程中的重大贡献,拒绝将诺贝尔奖授予给中国

2023年10月04日11:29:02 科学 1675

近期,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于诺贝尔奖的颁发。诺贝尔奖,作为国际上极具影响力的荣誉,每次颁奖都会吸引世界的关注。然而,不少人针对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提出了质疑,觉得它在某些情况下似乎偏向于某些国家或区域的科学家,缺乏真正的公正性。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已被公布,结果是两位美国科学家因为他们在抗-19 mRNA疫苗的研发中起到了先锋作用。尽管无可否认,这两位科学家在全球抗击疫情的过程中贡献了巨大的智慧和力量,但当我们深入分析时,会发现他们的贡献与中国科学家相比,可能并没有那么突出。

直接无视我国在抗疫过程中的重大贡献,拒绝将诺贝尔奖授予给中国 - 天天要闻

那么,为什么有观点认为今年的诺贝尔奖颁发给这两位美国科学家存在不公平之嫌呢?首先,我们必须回顾新冠疫情的初爆发阶段。中国的医学科学家,特别是那些在武汉的科研人员,是最先与这一致命病毒面对面的。他们在完全未知的情况下,对抗这一新型病毒,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为全球提供了宝贵的数据和经验。新冠疫情最早在中国的武汉市被发现,那时,全球对这一新型病毒的认知几乎为零,许多国家并没有对其进行足够的重视。

但很快,这一传染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来,导致数百万人感染,夺走了无数人的生命。此外,疫情对全球经济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很多行业受到严重影响,许多国家的经济增长都遭遇了下滑。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科学家们快速地进行病毒基因测序,与全球共享信息,他们在短时间内研制出了疫苗,为全球抗击疫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一贡献,与美国两位科学家的mRNA疫苗研发,应该是同等重要,甚至在某些方面,可能更具意义。

当然,这不是要否定美国科学家的贡献,他们的mRNA疫苗技术为全球提供了一个新的免疫应答方式,对于全球疫情的控制起到了关键作用。但是,当评定一个国际性的荣誉时,公正和全面的考量都是至关重要的。不应该仅仅因为某项技术的新颖性而忽略了其他国家科学家的贡献。这也是许多人对诺贝尔奖的评选过程提出质疑的原因。

直接无视我国在抗疫过程中的重大贡献,拒绝将诺贝尔奖授予给中国 - 天天要闻

钟南山院士,享有世界级声誉的呼吸病专家,是第一个在新冠疫情爆发时冒着巨大生命风险站出来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得知情况后,充分意识到了这场疫情可能带来的灾难性后果。而当大多数人在避免风险、减少出行时,他选择了与之相反的行动。面对困难,他因买不到高铁票而选择其他交通方式,不屈不挠地乘坐普通列车赶赴武汉。令人震惊的是,在当时对这种新型病毒了解甚少的背景下,他并没有佩戴口罩或采取其他充分的防护措施。这样的决定,虽然显得有些冒进,但背后却反映了他对于职责和人民健康的高度担当。

钟南山院士抵达武汉后,很快对当地的疫情进行了实地考察。他深刻地意识到了疫情的迅速扩散和潜在的严重性。基于对病毒传播机制的理解和对国内外疫情大流行历史的研究,他果断地提出了封锁武汉的建议。这是一个在历史和公共卫生领域前所未有的建议,需要巨大的决策勇气。然而,国家领导层高度重视他的建议,最终决定封锁武汉,这一决策无疑挽救了成千上万的生命。而当我们思考这种贡献的时候,不得不思考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在疫情初期,制定正确策略的重要性是否超过了后期的技术突破?在某种程度上,没有钟南山院士和其他中国科学家和医学家在疫情初期的迅速反应,全人类可能会面临更加严重的疫情冲击。

直接无视我国在抗疫过程中的重大贡献,拒绝将诺贝尔奖授予给中国 - 天天要闻

再次,值得一提的是,中国研发的新冠疫苗在安全性和副作用方面都得到了广泛认可。与其他国家研发的疫苗相比,尤其是与某些美国疫苗相比,中国疫苗在广泛的人群接种中展现出了优异的稳定性。这种稳定性不仅减少了接种者的顾虑,更为全球的疫苗接种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而在全球合作方面,中国做出了积极努力,为全球的疫苗分发工作做出了显著贡献。特别是对于那些资源有限、无法自行研发疫苗的国家,中国为他们提供了宝贵的帮助。这并非出于商业考虑或追求利润,而是出于一种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全人类健康和安全的关切。中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全球抗击疫情、恢复正常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在抗击疫情方面的表现备受全球瞩目。当全球各地的国家纷纷面临防控压力,部分国家甚至宣布接受“群体免疫”策略时,中国始终坚持了“零容忍”政策。事实上,这一阶段,中国可称为全球继续实施严格防控措施的少数国家之一。很多西方国家在一段时间后放宽了疫情防控,例如停止要求民众佩戴口罩,而中国依然坚持这些措施。这背后反映了中国政府对民众健康的高度重视。中国明白,尽管部分人群已经获得了抗体保护,大部分人口仍然面临感染风险。因此,作为人口众多的国家,中国的严格防控不仅确保了本国人民的健康,也为全球其他国家设置了防护屏障,减少了疫情的扩散风险。

诺贝尔奖,作为全球最为崇高的科学荣誉,其评选流程和结果受到广大学术界和公众的高度关注。然而,近年来,关于奖项评选的公平性的争议不断。有观点指出,诺贝尔奖评选在某种程度上受到了政治和经济利益的影响。特别是在这样的全球性卫生危机之下,中国科学家和医疗团队的卓越贡献备受认可。全球各地的学者和公众普遍期望,今年的生理学或医学奖应归属于中国科学家。但结果令很多人大跌眼镜,评审委员会并未将该荣誉授予中国。这引发了关于评选标准是否公正,以及是否存在其他非学术因素影响评选结果的讨论。在一个全球化、相互依赖的世界中,科学共同体和公众都期望每一个国际荣誉都能真正体现公平、公正和透明。

直接无视我国在抗疫过程中的重大贡献,拒绝将诺贝尔奖授予给中国 - 天天要闻

无疑,诺贝尔奖作为全球科学领域内的最高荣誉,其评选过程及结果一直受到国际间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近些年,关于其评选公正性的质疑声音不断。特别是在这场全球性的卫生危机中,中国的突出表现和贡献显而易见,但奖项的最终归属令很多人质疑其评选机制是否受到了某些非学术因素的影响,例如国际政治背景和特定国家的经济利益。

但即使面对这样的质疑和挑战,中国的科学家和医学家不应感到气馁。事实上,过去的几十年里,中国在科技领域的迅猛发展已经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中国不仅在基础科学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还在高技术产业,如人工智能、5G通信、航天技术等领域走在了世界前列。

展望未来,中国有望继续其科技和医学领域的探索与发展,为全球的技术创新和人类福祉贡献更多力量。毋庸置疑,无论国际舞台上发生何种变化,无论某些荣誉和奖项是否得到,中国的科学家和民众都有充分的理由为国家在这场全球疫情中所展现出的决心、智慧和贡献感到骄傲。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 天天要闻

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难题的新方法

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分校的一位数学家发现了一种解决代数最古老的挑战的新方法——求解高等多项式方程。多项式是涉及一个变量的幂方程,例如二次多项式:1+ 4x -- 3x2= 0 的这些方程式是数学和科学的基础,它们在数学和科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科学家也有办公室政治,本想携手创业,没想到屡屡被骗……丨叶檀回信 - 天天要闻

科学家也有办公室政治,本想携手创业,没想到屡屡被骗……丨叶檀回信

长期征集日子很难,生活不容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有苦说不出的感觉,受苦的人最懂。和吃苦相比,有苦难言,无人问津,可能比苦本身还难受。重生之后,叶檀老师变了很多,变得能吃苦,吃自己的苦,吃别人的苦。她说,有苦我们一起分担。每周六,叶檀老师都会亲自回复,并在公众号上发出,有苦难言的朋友,如果你也想和叶...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 - 天天要闻

空气炸锅里的纸,真的劝你别乱买!

硅油纸是空气炸锅的“神仙搭子”,更是懒人的超级福音,用完直接一扔,刷碗都省了。那么,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我们买的硅油纸,真的安全吗?硅油纸到底是什么纸?硅油纸是一种由原生纸浆、淋膜层和食品级硅油层构成的食品接触用纸。
洪纬读《制造三文鱼》 | 毒素缠身的水生鸡 - 天天要闻

洪纬读《制造三文鱼》 | 毒素缠身的水生鸡

《制造三文鱼:海洋生态危机与经济不平等》,[挪]西蒙·塞特尔 、[挪]谢蒂尔·厄斯特利著,梁友平、李菁菁译,中国工人出版社2025年2月出版,420页,88.00元三文鱼因鲜嫩的红色肉质和富含优质的Omega-3脂肪酸,备受食客喜爱,被誉为高颜值的健康食材。不过,我不确信的是,读完《制造三文鱼》之后,还有多少读者能毫无顾虑...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 天天要闻

美国人抽血做成的救命药,中国现在靠大米就能生产?

继去年的空气造淀粉之后,这段时间我在网上就看见个更逆天的:武汉有一家公司实现了从稻米里生产人血......“稻米”,“生产”,“人血”,每个字都能看懂,连起来一读差评君我是真纳闷了,这还是中文吗?再一看,好好好,这居然还是人民日报发布的......由于这些关键词太过魔幻,差评君我这不得不连夜查资料调查一番,看看...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