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沸腾”的室温超导,重复实验有多难?

2023年03月10日22:39:18 科学 6138

全球“沸腾”的室温超导,重复实验有多难? - 天天要闻

这两天,室温超导领域的一项最新进展在物理圈“炸裂”,引发全球媒体和公众广泛关注:美国罗切斯特大学助理教授迪亚斯等人合成了一种神奇材料,能在21℃室温、仅1万个大气压的条件下展现超导性能。比起过往超导材料,这项进展简直就是一步千里。

一时间,媒体惊呼:“常压室温超导有希望了!”“未来能源和电力技术革命即将到来!”比起公众的兴奋和媒体的热情,科学家们保持着清醒与理性,在“究竟是惊天乌龙,还是诺奖级发现”的猜测之间,同行首先要做的就是重复其实验结果。毕竟,无法重复的实验很难具有强大的说服力。

然而,要重复这项迪亚斯本人声称只有30%成功率的神奇实验究竟有多难?需要多久时间去验证?记者就此请教了国内相关专家。

室温超导真的来了?

3月8日,迪亚斯等人在美国物理学会三月会议上宣布发现“近常压室温超导”材料,一种由镥-氮-氢构成的三元化合物,在1万个大气压(1gpa)下可以实现最高温度为294k(即21℃)的超导电性。3月9日,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发表了该团队的论文。

“根据物理学的严格定义,室温应该指300k,即27℃;高压则比较宽泛,可以是超过1gpa甚至更高的压力。”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罗会仟说,按照这一定义,迪亚斯此次发现的材料算得上“近常温、低高压”,毕竟1万个大气压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踩在一个人的背上。

不过,比起之前科学家发现的超导材料,这一全新的超导化合物已经有了“一跃千里”的进步。此前材料的超导性能往往需要在零下百余摄氏度的低温,或200gpa左右压力条件下才能显现。与近年来不少超导科学家寻找新材料的手法类似,迪亚斯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相关材料结构进行计算与筛选,从中选定了这一化合物。

如果人类找到可以在常温常压下使用的超导材料,那么远距离电力运输将不再有能量的巨大损失,还可以制造出强大的磁铁,用于长途磁悬浮列车、磁共振成像等。因此,寻找到能在日常环境下使用的常压室温超导材料是超导研究者的终极梦想之一。

“寻找一种能在日常环境下使用的超导材料,一直是材料研究的重点。”《自然》杂志在为迪亚斯的成果配发的评论中提到,尽管作者提供的测量数据一致而全面,但仍会引起很大争议,“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这种材料是一种高温超导体……或许它是通过一种尚未发现的新机制来驱动的”。

同行重复实验是关键

就在大众议论纷纷、超导概念股大涨之际,全球物理学同行们已开始着手重复迪亚斯的实验,其中包括国内的一些实验室。在自然科学领域,“可重复性”对于验证科学发现的真伪至关重要。

然而,重复迪亚斯的实验并非易事。罗会仟认为,重复实验的最大困难在于获得镥-氮-氢三元化合物。众所周知,元素越轻,操作难度越大。迪亚斯以申请专利为由,并没有透露材料合成的细节,这就为同行重复实验带来了一定挑战。

全球“沸腾”的室温超导,重复实验有多难? - 天天要闻

可能是吸取了2020年撤稿的教训,这次迪亚斯拿出了比较多的实验证据来支持结论,除了零电阻和抗磁性的测量结果,甚至还给出了比热和拉曼光谱的实验结果。

其实,迪亚斯的实验室从事的是高压物理研究,将高压物理用于超导材料的发现,可谓是“跨界”。因为,一般从事超导材料研究的实验室,很少具备超过100 gpa的高压实验条件。

“尽管测试这种材料,只需要1gpa的压力设备,目前已有商用产品,但在合成材料中需要怎样的压力和温度条件,还有具体的原料组成就不得而知了。”罗会仟说,每个实验室都会有一些材料合成的“不传之秘”。

就在这两天,已有研究小组尝试在镥-氢化合物上观测超导性能,但这种材料并未有特别表现。然而,加入氮元素之后,真的会让材料的超导性能有颠覆性的转变吗?大家拭目以待。

无法重复就是造假?

如果同行无法获得镥-氮-氢三元化合物,或无法重复出迪亚斯的实验结果,是否意味着这位原本就争议缠身的学者又一次制造乌龙?

“实验无法重复是经常发生的,但一般只有特别重要的实验,才会让很多同行都去重复。”罗会仟说,实验无法重复的原因有很多,有的可能实验本身存在没有意识到的问题;有的可能因为测量手段有误;有的可能是用了错误的理论模型去解释实验数据……“最糟糕的一种情况,才是实验者故意造假”。

任何一种新的科学发现,都不可能在诞生之初就完美无缺,必定是在质疑中不断发展前行的。虽然室温超导离进入日常生活还相距遥远,但每一步努力都值得期待。

作者:许琦敏

图片:science网站

责任编辑:任荃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