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2022年12月07日23:56:15 科学 1648

时代背景——统一帝国对造物设计的影响

秦统一六国后,吸收了其他五国的优秀文化,综合而形成为我国古代文化的一个主要源流。秦汉时期的能工巧匠,创造了许多精巧的生产和生活工具,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


科学仪器

汉代,铜除了用来制造各种生活器皿外,也用于制造各种科学仪器。如天文仪器漏壶圭表浑天仪以及地动仪、指南车等。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候风地动仪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浑天仪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浑天仪操作复原图

东汉张衡设计制作的青铜浑天仪能演示天象,并制造了世界上第一架候风地动仪。张衡利用机械原理,尤其是在齿轮技术的应用方面,已经达到了很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不仅有精巧的合乎科学的结构,而且如中间的“都柱”和“八上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西汉 铜漏壶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圭表的结构

圭表是中国古代科学家发明度量日影长度的一种天文仪器,圭表有两个部分组成,即“圭”和“表”。所谓“表”就是直立在地面上的标杆,用于测量地面的日影;而“圭”就是指刻板,用于测量表所投影出来的日影的长度。


农业工具

秦朝是铁农具承上启下的年代,秦的墓葬中出土了大量的铁制农具、手工工具和生活用具。秦的铁铧犁比战国的“V”字形犁夹角小而犁面隆起,省时省力。

汉初,冶铁业的迅速发展,取代了铜、石、木器。西汉中期冶铁业进入第二次大发展,钢铁生产的量和质都有很大的提高。铁器种类急剧增加,有耒、耜、犁、铧、耰、镢、锸等整地农具8种;耨、镩、锄、钱(铲)、铫等耕草农具5种:、镰、枷、杷等收割脱粒农具4种:杵、臼、碓、砻、石靡(硙)等谷物加工农具5种;还有灌溉农具桔槔等,另外,还有相关文献中提到翻车、辘轳(定滑轮式辘轳)、扬扇、碾、耱、壁、耧等近30种。出土文物及相关资料已经证明,汉代的铁制农具,不仅在中原一带普遍推广,而且许多边远地区也得到广泛应用。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汉代铁农具 1974年河南三门峡市出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汉代铁制农具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耨)[nòu]秦代。(锄草的农具)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翻车 东汉 刮板式连续提水机械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龙骨水车 始于东汉,三国改进 排水灌溉的机械设施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锸[chā]汉 掘土的工具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播种耧车

战国时期就有了耧车。汉武帝时,在一脚耧和二脚耧的基础上,设计发明了三脚耧,大大提高了播种效率。它是现代播种机的雏形。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耒耜[lěi sì]

我国很早就发明了耒耜,当人们设法利用畜力助耕时,耒耜就向犁转化。战国时期出现了铁制的耕犁。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木犁 用于农田或旱地的耕作

汉代,二牛抬杠式的耕犁已经普遍使用,犁上还专门装置了用于翻土碎土的犁壁。这一重要发明设计欧洲直到11世纪才出现,而我国在汉代就有了犁壁的装置,比欧洲早了近1000年。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东汉陶井栏 西昌经久出土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新莽铜卡尺 国家博物馆藏

世界上最早的游标卡尺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西汉青铜鎏金骑士牛虎贮贝器 纽约大都 会博物馆


车马

车马在数千年来曾在华夏生活中占据过举足轻重的地位,无论是劳动生产还是战争,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与装备,其数量的多寡与质量的优劣,经常成为衡量某一时期的社会发达与落后、国势强盛与衰弱的重要标准。自先秦起独辀车与双辕车就是主要运输工具,秦汉时期的独辀车与双辕车又有车制革新,用途增加。东汉以后,双辕车基本取代了独辀车。双辕车的结构,除辕变为两根外,其他各部位与独辅车基本相同。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立车和安车复原图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立车

1980年12月陕西临潼秦始皇陵西侧陪葬坑出土的两辆铜车,较为真实地反映了秦朝车辆的设计和制造情况。其中一辆车为“立车”也称为小车、轺车,是周秦时期最主要的车型。立车为双轮单辕,立车上的武器用焊、卡、缚等各种方法约束起来。此车可能是一种用于仪仗的战车,立车上的伞盖设计为活动的,可以根据需要取下或安上。立车的伞盖有22根盖弓。由于不同用途的需要,车盖并不是完全固定在车上。立车车盖之柄是插在一高柄铜座上,便于装卸。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安车

秦汉时期是交通工具设计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考古工作者在秦始皇陵西侧发掘出两部秦代铜车马。这两部铜车一部为立车,即立乘之车;另一部为安车,是坐乘之车。安车车轮为多辐条的双轮,由四马驱动,可承受较大重量。安车的设计特色主要在于车箱,是秦朝王公贵族及老人乘坐的车辆。车箱分前、后两室,前室是御手所用,后室为车主所居,车箱有窗有门,开窗则凉,闭窗则温,可以根据不同天气,不同环境需要随时开关。故俗名“輼辌车”。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指南车(复原模型)

车上有木人立于正中,启动之前先将木人右手拨指南方,由于齿轮系统的作用,不论车向及车速如何转换,木人所指方向均不变。按功能来讲,指南车实际上应称为定向车,预先将木人手臂指向无论哪一个方位,它都将恒定地指向原先设立的方向。由指南车内部结构图可以看出,指南车的内部利用了滑轮、藤线和两组差动齿轮。指南车不同于指南针等利用地磁效应而定向,它是依靠机械的精密传动将左右两车轮的旋转输入运动传递到输出的杆件——木人之上来达到定向的目的。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指南车工作原理图

指南车是中国古代用来指示方向的一种机械装置。与利用地磁效应而闻名天下的指南针不同,指南车利用了差速齿轮原理,根据车轮的转动,由车上木人指示方向。不论车子转向何方,木人的手始终指向南方。世界著名科技史学家、汉学家李约瑟赞它为“世界上第一个自适应系统”。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汉代壁画中的记里鼓车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记里鼓车工作图解

记里鼓车的记程功能是由齿轮系完成的。车中有一套减速齿轮系,始终与车轮同时转动,其最末一只齿轮轴在车行一里时正好回转一周,车子上层的木人受凸轮牵动,由绳索拉起木人右臂击鼓一次,以示里程。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记里鼓车(复原品)

记里鼓车,又称记里车大章车,中国古代用来记录车辆行过距离的马车,构造与指南车相似,车有上下两层,每层各有木制机械人,手执木槌,下层木人打鼓,车每行一路,敲鼓一下,上层机械人敲打铃铛,车每行十里,敲打铃铛一次。


舟船

秦汉时期的造船业,是我国古代造船业三大发展时期之一,这与当时的经济和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有关。秦始皇曾以50万大军进攻“百越”,历时3年。汉代水陆运输十分发达,内河漕运十分忙碌,海上航运的范围更大,北起日本海,南到马六甲海峡,西至孟加拉湾,都有中国的船队。当时已有较完备的水军体制,可见造船业非同一般。汉武帝乘坐的船,号称“可载万人,上起宫室”,堪称造船设计与技术初步成熟的标志。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汉代楼船模型

汉代兴起的楼船,主要特征是具有多层上层建筑。据古书记载,一层叫舱,二层叫庐,三层叫飞庐,最高层为爵室,就是现在的指挥台。它高大巍峨,是水师作战的指挥舰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汉代陶船 1954年广州郊区出土

在墓出土的明器陶船。通高 16厘米,长 54厘米。这是一艘内河航船。艏艉狭,中宽,底平。上层分前、中、后三舱,均有篷盖。两舷铺有撑篙的走道。艏悬碇。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东汉时期制楼舱式陶船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楼船 盛于汉代,高的可达几十米。第一层称为庐(住屋);第二层因高居于上,称为飞庐;最上层称为雀室,是船上的瞭望台,可派士兵在里面观察、警戒。楼船身高体大,具有威慑力,一般用作指挥船,但因其行动不够灵活,在水战中,必须有其他战船互相配合。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走舸 是汉末一种轻便、航速快的战船。其船舷上有矮墙,作战时有助于防御。两边船桨较多,故船速快。

跨越文明:秦汉时期的机械传奇 - 天天要闻

舫 汉代时出现的一种用于游玩宴饮,观赏水景的船只,有的是两船合并,称为舫舟,也称“方舟”。后代中国建筑中出现仿照船的造型,建在园林水面上的建筑物舫,处身其中宛如乘船荡漾于水泽之中。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 天天要闻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 天天要闻

张振丰调研温州学研究联合会 构建中国学视野下的温州学研究体系

4月13日,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在温州学研究联合会调研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足温州、研究温州、服务温州”,深化时间维度、放大空间维度,贯通历史研究温州、跳出温州研究温州,努力打造温州建设高水平文化强市的重要窗口、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地方学术研究的...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 天天要闻

土拨鼠等动植物不得携带入境!关于国门生物安全,你要知道这些

极目新闻记者 张秀娟通讯员 赵梦洁 黄晓彧 林敏“小朋友们,外来入侵物种包括哪些呢?”“在咱们出国旅游前,需注意哪些问题呢?”4月12日,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来临之际,武汉海关在武汉天河国际机场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海关开放日”活动。15名小学生化身“国门小卫士”,零距离体验、参与海关全民国家安全教育...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 天天要闻

月球上跳一跳,轻松打破跳高世界纪录!这个展会,解密引力奥秘

顶端新闻记者 杨逍 文 时硕 图如果你向往星辰宇宙,那你是否幻想过在其他星球上跳跃?在本次国防展的“星球重力”互动体验机前,你每次的纵身一跃,都会化身成屏幕中身穿宇航员服的小人,来到月球、金星、火星、火卫二、土卫一等星体上,屏幕的上方记录着你的跳跃高度。在月球,你轻轻一跃就能达到3米高度,轻松打破2.45米...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 天天要闻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

4月13日石家庄强风显著增强的原因,是多重气象条件和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气象监测和专家分析,此次强风具有以下关键成因:一、极端天气系统的叠加效应1.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太空出差”倒计时: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稳步推进

IT之家 4 月 13 日消息,据央视网报道,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的“太空出差”之旅即将进入倒计时。上周,神十九乘组稳步推进各项空间科学实(试)验,在开展站内环境监测、设备检查维护等工作同时,积极开展健康维护。神十九乘组利用脑电设备开展了多项实验的测试工作,地面科研人员将利用获取的数据探究重力对视觉运动信息...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 天天要闻

感受活力丨机器人正在进化中……这样的“生活搭子”,你喜欢吗?

模仿人类奔跑、跳跃、空翻,像人一样说话、思考甚至察言观色。这不是科幻电影对未来的虚构,而是2025中国机器人产业阔步向前的现实。小时候的你,是不是也曾畅想过:家里有一个机器人,能买菜、做饭、铺床、扫地,帮你干农活,还可以照顾家里老人……时至今日,这些“天马行空”的想象,正在变成现实。“12点了,您该吃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