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2022年12月04日23:15:18 科学 1688

木星的卫星,木卫二。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这张照片是由木星探测器朱诺号于2022年9月29日近距离拍摄,当时它距木卫二的表面,只有大约1500公里,所以展示了很多木卫二表面的细节。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木卫二表面细节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木卫二表面细节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木卫二表面的条纹以及形似脚印的斑点

木卫二由来

木卫二又称欧罗巴,听名字好像它是木星的第二颗卫星,其实不然,木卫二的称呼是因为伽利略当时的发现。

伽利略在1610年1月8日是首次发现木星存在4颗卫星。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伽利略绘制的木星四颗卫星

其实我们用天文望远镜也可以看到,木星周围有四个亮点。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这四个亮点便是当时伽利略的发现,所以我们把这四颗卫星也称为:伽利略卫星

那么在那个时候,人们还没有发现其他卫星,觉得它距木星第二近,所以就把它称为了木卫二。

但之后,在1892年9月,美国的天文学家巴纳德发现了一颗比木卫二更靠近木星的卫星,阿玛尔忒亚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巴纳德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1979年伽利略号探测器拍摄的阿玛尔忒亚

1979年,旅行者号近距离飞掠木星时,又发现了另外三颗比欧罗巴更靠近木星的卫星。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木星最内四颗卫星,左起第三为阿玛尔忒亚

所以至此,欧罗巴便成为了木星的第六颗卫星

所以木卫二的叫法,是我们延续了伽利略当时的发现。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这是旅行者号于1979年拍摄的阿玛尔忒亚


木卫二基本信息

木星目前已经发现了八十颗卫星(其中57颗已经命名,还有23颗没有命名),这八十颗卫星中,前四大卫星,分别是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以及木卫四这四颗卫星,也就是伽利略卫星。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伽利略卫星


其中木卫三是最大。木卫三,其实也是太阳最大的一颗卫星,它的直径是达到了5268公里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月球,木卫三(左下)和地球的对比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2021年朱诺号拍摄的木卫三

木卫二,是木星伽利略卫星中最小的一颗,它绕木星旋转一周大概需要三天半的时间。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月球,木卫二(左下)和地球的对比


和月球一样,欧罗巴也已被潮汐锁定,也就是它始终都是以一面面向木星,欧罗巴的密度与地球类似,这表明,它的成份主要也是硅酸盐的岩石结构,不过它的表面是被一层厚厚的冰层所覆盖。

欧罗巴的表面温度平均在零下170℃,在这样的环境下,这里的冰层非常的坚硬,不过在坚硬的冰层之下可能存在着液态的水。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木卫二内部结构


木卫二探测

人类对欧罗巴最深入的探测是从1979年旅行者的探测开始,之后便是伽利略号朱诺号的探测。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1979年旅行者2号拍摄的木卫二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1998年伽利略拍摄的木卫二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1997年伽利略号拍摄的木卫二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1998年伽利略号拍摄的表面特写

旅行者的探测让我们首次看到木卫二的表面有很多纵横交错的条纹,而伽利略号的探测则是让我们看到了这些条纹的细节,以及表面碎裂的冰壳。

欧罗巴表面的条纹看着好像裂纹一样,它们形成原因,可能是木卫二表面冰层的开裂和再融合。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伽利略探测器


伽利略号探测器是于1989年10月18日发射,发射后飞行了7年的时间,它是于1996年来到木星轨道,于2003年坠入木星,所以对木星的探测,大概维持了8年时间。

朱诺号是于2011年发射,2016年到达木星附近,目前仍在探测。

通过伽利略号的探测,我们还发现:除过条纹的特征,木卫二的表面相对其他卫星是要光滑许多,也就是它的表面缺乏山脉,沟壑和陨石坑这样的大尺度特征。

不过2018年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欧罗巴的部分地区,可能存在着锯齿状的冰刺,这些冰刺的高度估计可达15米,但目前没还有直接的视觉证据。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地球表面的冰刺


伽利略号对木卫二的另一项发现是,探测到其存在羽状喷流,不过这是在2018年为了确定2016年哈勃拍摄的疑似羽流,而复查的。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伽利略探测到的羽状喷流艺术图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2016年哈勃曾拍到欧罗巴疑似有羽状喷射的现象,就是这个七点钟方向。

这样的羽状喷射和2015年卡西尼号探测的土卫二的羽流很相似。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卡西尼号拍摄的土卫二羽流


所以,木卫二也存在这样的羽流的话,那么在它的冰层之下,应该也存在液态海洋。

这是目前天文学家对木卫二的共识。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所以海洋,加上潮汐力创造的热源,有的研究人员则认为,木卫二的冰层之下是有条件可以孕育生命,就像地球海底深处那样。

但因伽利略号和朱诺号,都不是专门探测木卫二的探测器,它们只是简单的飞掠。所以,关于木卫二的液态海洋以及表面冰刺这些现象,我们仍有许多的问题。

不过在未来,预计2024年10月,NASA可能会发射一个名叫欧罗巴快船的探测器,这个探测器将会对木卫二做出针对性的探索,同时,它还会探寻表面,为以后着陆器的着陆,寻找合适的地点,从而探测冰层之下的世界。

那个时候,或许我们会对木卫二有不得了的发现。

天文:这是木卫二的真实拍摄,近距离感受木卫二真实表面 - 天天要闻


好了,这个就是有关木卫二的一些研究

我是腾宝,一个热爱天文的科普创作者,还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与支持

【点击主页,查看更多宇宙探索视频】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 天天要闻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极目新闻记者 荣枚“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5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进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创之树”。“劳动者”人形机器人、高产高蛋白宜...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沉痛悼念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陆树良教授专注于烧伤诊疗、创面修复及组织再生等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 天天要闻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在兰花种植领域,一种看似“跨界”的养护方法正逐渐被兰友们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促进兰花生长、增强抗性。这一方法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植物生理学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成分解析、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阿司匹林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