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专家唐小平:复阳病例的传染性非常低

2022年12月03日22:30:08 科学 1396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康复后有一定复阳比例,但其传染性非常低。”12月2日晚,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新冠肺炎感染者住院后,两次核酸阴性达到出院标准,出院后再次检测阳性称为“复阳”。

新冠病毒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染性强,但毒力显著降低,感染后绝大部分人无症状,最终造成重症和死亡的主要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在唐小平看来,2020年发生疫情以来,新冠病毒出现过各种各样的变异株,阿尔法、贝塔、德尔塔、伽马、奥密克戎等,可以说奥密克戎毒株已经基本适应了环境,趋于稳定。

传染病专家唐小平:复阳病例的传染性非常低 - 天天要闻

广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唐小平。 广州市新闻办供图

日前,唐小平团队和钟南山院士的团队在国际权威医学期刊《国家科学评述》(《National Science Review》)上,发表了一篇对新冠患者不同毒株复阳情况的研究文章,引起了较大的关注。

该研究发现,从在疫情初期发现的原始毒株,到去年广州“5·21”疫情中的德尔塔变异株,再到现在的奥密克戎株,感染者确实存在一定的复阳率:原始毒株为7%多,德尔塔在20%以上,奥密克戎也差不多。

同时,该研究发现,复阳者的传染性非常低。一是复阳者绝大部分核酸CT值在35以上,CT值在30以下的占5%以下。即使对这5%以下的复阳者病毒进行培养,都没有培养出新冠病毒。二是没有检测出完整的病毒基因,只是基因片段。三是对所有复阳患者的密切接触者由社区三人小组进行随访,没有发现密切接触者被感染。

“这说明复阳者总体上是安全的,传染性是非常非常低的。”唐小平强调,不管病毒怎么变,新冠病毒疫苗对奥密克戎还是有显著降低重症率和死亡率的作用。

唐小平表示,一老一小预防接种非常重要。老年人基础疾病多,感染后可能使得原有基础疾病加重;学生接触人群多也容易感染。他说:“(应)加强这些重点人群,特别是80岁以上老年人的疫苗接种。不仅仅是要打第一针,最好还要打第二针、第三针。只有这样,才能够减少新冠肺炎重症和死亡的发生。”

有人担心,广州优化完善防控措施后,是否会出现医疗挤兑?唐小平认为,当老年人,尤其是8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疫苗接种比例提升后,不太会发生这种情况。另外,这几天,广州市委市政府考虑加强定点医院、亚定点医院ICU的建设,重症病例治疗的能力要进一步提升。

连日来,广州贯彻国家优化防控工作二十条措施,引起公众关注。唐小平表示,“防控措施的优化调整不等于‘躺平’,而是要做更精准的防控。”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 天天要闻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极目新闻记者 荣枚“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5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进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创之树”。“劳动者”人形机器人、高产高蛋白宜...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沉痛悼念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陆树良教授专注于烧伤诊疗、创面修复及组织再生等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 天天要闻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在兰花种植领域,一种看似“跨界”的养护方法正逐渐被兰友们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促进兰花生长、增强抗性。这一方法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植物生理学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成分解析、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阿司匹林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