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第二批“全省科普教育基地(2022-2026年度)”名单,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入选。
长期以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高度重视科学普及教育工作,利用生物医学工程、生物学两个A类一级学科的师资力量、科研平台和教学资源优势,与广大社会和基础教育系统密切联系,广泛开展科学普及工作,取得了突出成效。
打造高端科学普及平台,营造良好科普环境
学院下属生命科学与技术实验教学中心是华中科技大学第一个获批的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实验教学中心室内面积约1479平方米,包括22个实验室和3个办公室,拥有设备1825台,固定资产约2266.4万元。自2020年起,学院还启动建设了室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700平方米,开展珍贵中草药种植、园艺科技劳动、健康食品制作等多种教育教学工作。
抓好校内科普教育工作,培养大学生科学素养
学院积极利用教学楼间隙空间建设生命科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生命小农园,并响应国家对广泛开展劳动教育的号召,结合生命学科专业特色率先开设《科技劳动素养与实践》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对本科生开展劳动教育。课程授课过程中,课堂的理论教育与基地的特色劳动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加深了对“劳动创造价值”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理解。
做好科普基地对外开放,服务大众科学普及
多年来,学院坚持将优质的科普平台向大众开放,安排专人负责科普及公益活动,推动科教资源向科普教学资源转化。学院每年接待重点中学、中小学、幼儿园的研学访学学生和家长2000余名,通过组织实地参观、科普讲座、竞赛培训等多种方式,多元化开展科普工作。
下一步,华中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将认真对照《湖北省科普教育基地认定与管理办法》相关要求,不断完善科普软硬件条件,加大科普活动组织力度,充分发挥科普基础设施的功能和作用,全面提升科普服务能力,为提升公民科学素质作出积极贡献。
湖北之声记者 王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