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科普空间站大型对日定向装置

2022年10月31日17:57:09 科学 1906
硬核科普空间站大型对日定向装置 - 天天要闻

今天,我国空间站的第二个实验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抓总研制的梦天实验舱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入轨。后续,梦天实验舱将通过大惯量平面转位完成与核心舱侧向对接与永久停泊,空间站将组成“T”字基本构型,问天和梦天实验舱将各自通过对日定向装置和驱动机构“两兄弟”的双自由度组合运动,驱动两个实验舱最外侧的四副大型柔性太阳翼同步转动,正式开启各自的对日定向旅程,实现空间站的“比翼双飞”。

问题一:什么是“双自由度对日定向”?

我国空间站一天绕地球飞行16圈左右,为了让太阳翼可以像向日葵一样实现稳定对准太阳,确保每一缕阳光都垂直照射在太阳翼上,我国空间站问天和梦天两个实验舱太阳翼均设置了α与β两个对日定向自由度,通过进行两个相互垂直方向的运动,实现太阳翼最大的发电效率。

形象地说,空间站在太空中像是一艘遨游在海面上的船,太阳翼就像是一面巨大的“帆”,需要实时调整这个“帆”的角度,以实现太阳光最大范围地照在太阳翼上,保证发电效率。为此,设计师们在太阳翼与舱体连接的端点上,安装了两种驱动机构。驱动机构的功能是通过自身运动驱动太阳翼随太阳光角度转动。实验舱上安装的两种驱动机构,将通过不同的工作模式,驱动太阳翼进行翻转和旋转运动。比如其中一种机构,可以根据空间站在轨运动及其与太阳的角度,让太阳翼绕着实验舱轴向进行360°旋转,确保翼面时刻向着太阳;另一种机构,可以让太阳翼翼面根据太阳入射角进行横向调整,确保翼面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照射,提升发电能力。以我们的手部运动为例,一种机构实现手心手背前后翻转、另一种机构实现手腕360°旋转。这就是太阳翼双自由度对日定向的简单原理。

问题二:什么是“对日定向装置”?

在问天与梦天实验舱上,均配置了对日定向装置,也就是负责太阳翼进行360°旋转的机构。简单来说,对日定向装置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负责驱动问天和梦天实验舱两翼太阳翼的整体转动,二是负责将太阳翼产生的能源向舱内传递。

是“卫士”,更是“猛士”。为了保障空间站的用电需求,实验舱上配置的柔性太阳翼双侧总面积276平方米、总质量达到1.2吨,由于头顶着这么一对“大翅膀”,大型对日定向装置必须做到劲头足、转得动。如果想象我们单手握起两把均为27米长且转动惯量超大的“芭蕉扇”,并以手腕为圆心做360°旋转,这就需要我们的手腕具有很强的承重能力和转动力量。而实验舱上的对日定向装置就相当于我们的手腕,它需要带动太阳翼持续旋转、稳定对日。

干的是“体力活”,更是“精细活”。对日定向装置内部安装有精密的角度信息检测传感器。在太阳翼转动的同时,一边实时采集转动角度信息,并上传给姿态控制系统,同时姿态控制系统根据空间站运行轨道的转动角度,发出运动控制指令,对日定向装置随即开展自主运动规划,时刻精准调整自身状态。

除了对得准,更难的是如何将这么大、这么软的太阳翼控制平稳。单个实验舱的太阳翼双侧展开后的总面积为276平方米,但却只有打印纸这么软,任何的轻微振动都能让它晃晃悠悠摆动。如果太阳翼转动不平稳,将导致空间站姿态控制出现困难。因此,“大柔性高稳定伺服控制系统”应运而生,这套为对日定向装置量身打造的控制方案,让太阳翼能够“长袖善舞”,实现对太阳的稳定跟踪控制。

更厉害的是,当太阳翼受到外界干扰而导致抖动时,对日定向装置的控制系统能非常灵敏地察觉,并进行“快速安抚”,就像“太极推手”一样化有形于无形,在不到30秒的时间内,就能将太阳翼弹性振动能量及时耗散,给空间站“稳稳的幸福”。

蓄势待发,先要打通“能源脉络”。对于空间站来说,太阳就是一个天然的“大型发电厂”。但如何将大型柔性翼产生的数万瓦级电能传输到空间站内,搭建起一条稳定高效的“能源生命线”,让空间站真正实现“用电无忧”?

通常来说,大部分航天器都采用传统的滑环导电传输方式,简单来说,滑环就是用于连通、传输能源的“旋转关节”,然而这种方式由于存在滑动磨损,一般仅适用于千瓦级传输功率的航天器。而空间站的功率传输需求是普通航天器的20多倍,设计寿命要求高,如果再选择滑环导电传输方式,其滑动摩擦产生的损耗对空间站来说可谓是一笔不小的能源浪费。为此,八院805所对日定向装置研制团队首创了超大功率和超长寿命的滚环电传输机构,实现了国内首次以滚动替代滑动接触方式的大功率传输。滚环的样子就像一个圆滚滚的轮胎,总体呈圆环状。它采用类似滚动轴承的运动原理,包括“内环体”和“外环体”,内外环体之间嵌入多个“柔性环”。运行时,外环固定不动,内环转动,内、外环体分别通过电缆与舱外和舱内各设备实现电气连接。为了验证滚环的高可靠、高效率、长寿命,研制团队在地面进行了20万圈的加速寿命试验考核,相当于在轨工作34 年,以高可靠性确保空间站能源通路的高效畅通。

浩瀚的太空之中,橙色的太阳翼伸展着翅膀,翅膀之下,大型对日定向装置和驱动机构柔和平稳地转动着,带着“天宫”逐日前行。此时此刻,属于对日定向装置和驱动机构的表演才刚刚开启,它们将全力保障好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比翼双飞、行稳致远。

作者:史博臻 李同 钱志源

图: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八院

编辑:唐玮婕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西安建大新型高压辊式立磨技术落地包头 将打造百万吨级工业固废资源化示范工程 - 天天要闻

西安建大新型高压辊式立磨技术落地包头 将打造百万吨级工业固废资源化示范工程

7月2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与内蒙古波普和丰环保有限公司在西安签署EPC总承包合同,标志着国内首条采用“新型高压辊式立磨及其智能化技术与装备”的工业固废资源化生产线正式落地内蒙古包头。该项目合同额达1.0898亿元,建成后年消纳工业废渣120万吨,年产低碳胶凝材料120万吨,将成为我国大宗固废综合利用领域的重要示范工...
Nature重磅:首次从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 天天要闻

Nature重磅:首次从木乃伊中提取完整人类基因组序列

撰文丨王聪编辑丨王多鱼排版丨水成文古埃及文明曾繁荣了数千年,在其鼎盛时期,古埃及建造了众多叹为观止的金字塔,此外,他们还曾流行制作木乃伊,其中,许多数千年前的木乃伊保存至今,科学家们一直希望从中提取古 DNA。然而,木乃伊的制作过程以及炎热的气候条件加速了 DNA 分解,导致其中的 DNA 保存状况不佳。直到 19...
一个月内两次被掩,这颗恒星为啥频繁“躲猫猫”? - 天天要闻

一个月内两次被掩,这颗恒星为啥频繁“躲猫猫”?

7月4日、31日,夜空将上演两次月球遮掩室女座最亮恒星——角宿一的奇妙天象。南半球部分区域的公众将有机会看见这一天象,其他地区的公众可以看到月亮与角宿一近距离相伴的景象。月掩角宿一指的是什么?为啥一个月内会两次发生月掩角宿一?天文科普专家为
新国标落地 女性健康被阳光照见丨中听 - 天天要闻

新国标落地 女性健康被阳光照见丨中听

评论员 王晓娜7月1日,一项关乎所有女性(和部分男性)日常生活的强制性国标正式落地!《一次性使用卫生用品卫生要求》不仅把卫生巾、护垫、成人纸尿裤等产品划进“重点监管区”,还新增了pH值、荧光剂检测等硬核指标。简单来说,以后厂家再想用“毒卫生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 天天要闻

生态头条 |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发现物种新记录

记者7月2日从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获悉,该局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联合组织的贡嘎山植物多样性综合科学考察活动顺利收官。科考团队在此次野外调查中,发现大量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及珍稀濒危植物,也收获了多项物种新记录,为保护区生态保护与科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 天天要闻

用TEM您能看到什么?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 TEM)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分析工具,利用高能电子束穿透超薄样品,通过收集透射电子和相互作用产生的信号,能获得极其丰富的信息,分辨率可达原子级别(亚埃级)。
低烟无卤光缆 - 天天要闻

低烟无卤光缆

低烟无卤光缆(Low Smoke Zero Halogen, LSZH Optical Fiber Cable)是一种采用环保材料制造的光缆,其核心优势在于燃烧时释放的烟雾极少且不含卤素(如氯、溴等),从而显著降低火灾风险,保护人员安全和设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 天天要闻

从治疗神经疾病到增强人类智能 马斯克脑机接口科幻式蓝图,现实吗?

Neuralink脑机接口的目标是实现全脑接口,打造生物大脑与外部机器之间的“高带宽连接”,甚至让人类与AI集成。图片来源:美国纽约城市大学官网埃隆·马斯克的Neuralink公司在最新一次发布会上展示了其脑机接口(BCI)研究成果和发展愿景。此次令人瞩目的不仅是他们的现阶段成就,还包括其未来3年的科幻式蓝图。人们惊呼B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