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基斯坦的毁灭性洪水中,气候变化的影子清晰可见

2022年10月11日22:48:49 科学 1512

在巴基斯坦的毁灭性洪水中,气候变化的影子清晰可见 - 天天要闻



气候变化很可能加剧了此前席卷巴基斯坦的南亚季风及其引发的洪水,持续数月的洪灾造成 1000 多人死亡,摧毁了近 200 万所房屋。


这个结论是 World Weather Attribution (WWA,世界天气归因组织)的一项最新分析得出的。WWA 由许多科学家组成,他们使用气候模型、天气观测和其他工具来确定全球变暖是否增加了近期极端天气事件的可能性和严重性。


不过在巴基斯坦的洪灾中,气候变化虽然造成了影响,但科学家们尚不清楚它究竟起到了多大作用。


通过归因研究来评估气候变暖对热浪的影响相对简单,因为较高的平均温度推高了此类酷热事件的基线。


该小组曾精确计算了多个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例如,去年气候变化对太平洋西北地区酷热的可能性有多大影响:如果没有人为造成的气候变化,这种情况“至少要减轻 150 倍”;今年的英国热浪:气候变化使它“出现的可能性提高了 10 倍”;而今年早些时候在巴基斯坦和印度的极端天气则因气候变化“提高了 30 倍的可能性”。


研究人员在一份新闻声明中指出,对于气候模型来说,确定全球变暖在放大整个季风季节中的作用是很棘手的难题。WWA 将不确定性归因于长期暴雨模式的广泛变化、模型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的自然过程,以及该地区的多变天气。印度河流域位于该地区季风区的西部边缘,极端的降雨趋势差异导致了西部的干旱和东部的潮湿,形成鲜明对比。


另一方面,天气记录清楚地表明,近几十年来,该地区降雨量最大的时期变得更加强烈,两个受灾最严重的省份雨量增加了大约 75%。一些模型发现,在这些地区的两个月季风季节里挑出 5 个雨量最大的日子,气候变化可能使这几天的降雨量增加了多达 50%。


“因此,虽然很难对气候变化的贡献给出一个精确的数字,但全球变暖的痕迹是显而易见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气候科学高级讲师、WWA 的领导者之一弗里德里克·奥托(Friederike Otto) 在一份声明中说。


在近日发布的一篇科学论文中,该研究小组指出,是多种气象力量的结合推动了极端降雨,其中包括拉尼娜现象(使上层海水变冷,同时在世界大部分地区带来比平时更多的降雨),再加上巴基斯坦异常炎热的春季和夏季,不断升高的气温加速了为印度河供水的数千个冰川的融化,尽管目前尚不清楚这在多大程度上导致了洪水泛滥。


气候科学家长期以来一直警告说,随着全球变暖,全球范围内的降雨模式将变得更加不稳定,使得非常潮湿和非常干燥的时期更加普遍。除其他因素外,较温暖的空气会保持更多水分,将水分从土壤和植物中吸走,并且改变大气压力系统。联合国气候小组预测,未来几十年内,南亚季风将变得更加多变,其强度会在整个 21 世纪不断增加。


WWA指出,随着气温升高,巴基斯坦最严重的降雨日子可能会变得更加极端。这突显出该国需要加强其河岸、房屋和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以保护民众,同时富裕国家(很可能是造成气候变化主要推动力)也应该尽其所能提供帮助。


支持:Ren


原文: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2022/09/15/1059558/fingerprints-of-climate-change-are-clear-in-pakistans-devastating-floods/


在巴基斯坦的毁灭性洪水中,气候变化的影子清晰可见 - 天天要闻


在巴基斯坦的毁灭性洪水中,气候变化的影子清晰可见 - 天天要闻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全球首例: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里程碑 - 天天要闻

全球首例:我国量子密码技术实现双重加密里程碑

IT之家 5 月 14 日消息,综合科技日报、经济参考网消息,中电信量子集团近日发布了全球首个融合量子密钥分发(QKD)和后量子加密算法(PQC)的分布式密码体系。该体系创新融合 QKD 和 PQC 技术,可提供端到端抗量子计算的密钥分发与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 天天要闻

2025年梅雨时间表来了,“入梅”要提前?提醒大家4件事早做准备

“三秋梅雨愁枫叶,一夜篷舟宿苇花”,每年6月中旬至7月上旬,我国长江中下游以及江淮流域,将迎来连绵数日的降雨,而且雨量集中且强度大,此时正值江南梅子成熟季节,因此民间把这段降雨时期称之为“梅雨”,也叫“黄梅雨”,又因高温高湿的特点,很容易导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 天天要闻

新华社权威快报丨将人工智能送上太空!我国太空计算卫星星座成功发射

记者5月14日从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了解到,随着太空计算卫星星座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介绍,“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该设施将通过在轨...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 天天要闻

@婺城人,发现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

金华山风光秀丽,岩溶地质景观丰富。近日,专家经过调查,发现金华山上还有丰富的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罗店镇鹿田村公路旁,竖立着一块“腕足类化石点”的牌子,在这附近山体上,地质专家发现了古生代海洋生物化石。腕足动物是一类古老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它们在古生代海洋中非常繁盛。“这套地层主要是二叠纪早期,距今2.8...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 天天要闻

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博览会5月13日隆重开幕:科技赋能应急,创新驱动未来

5月13日,作为“长三角地区5·12防灾减灾宣传周”重量级品牌活动之一,第四届长三角国际应急减灾和救援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拉开帷幕。上海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吴伟出席并致辞。全国政协常委、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尚勇,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原副主席、十三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委员、上海新时代城市安全与应急...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 天天要闻

应急科普丨遇到地震怎么办?这些知识get一下

编者按 地震、暴雨、洪水……灾害无情,但正确的逃生避险方法是我们的有力武器。当灾害来临时,你知道应该怎么做吗?在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到来之际,云南网推出应急科普专栏,和大家一起学习应急避险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防灾避险能力。 突如其来的地震往往使人猝不及防时间就是生命,自救至关重要发生地震如何自救?一旦...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