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初,美国NASA发布了新一代舱外航天服的竞标结果,公理航天公司和柯林斯公司入围。这个决定,在马斯克的拥趸当中引发了一阵怒火。因为马斯克的载人龙飞船,采用了自行研制的新一代舱内航天服,并且正在以此为基础,研发新一代舱外航天服。
为什么NASA这次没选马斯克?
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对于这个叫做“探索舱外活动服务”的项目,马斯克根本就没去投标。
其实,“探索舱外活动服务”宇航服项目并不是一笔小生意,它从属于NASA当前的载人航天总体规划。
NASA现在有两个领域涉及到载人飞行。第一个当然是月球探索,第二个依然是近地轨道航天飞行。其实NASA对这两个领域都有很深的技术积累。但是距离上次美国人离开月球表面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年,月球宇航服的功力都荒废得差不多了。
在月球轨道附近和月球表面,早已经脱离了地球大气层的保护,宇宙射线和高能粒子,将会毫无阻挡地轰击在航天服表面。所以,月球探索用的舱外航天服,需要更强的防护能力,同时又要保证宇航员的正常操作,无论是在月球表面,还是在所谓的月球门户空间站外面。当然在月球表面还有更复杂的要求,宇航员们虽然有高大上的身份,但是一旦降落,他们就是新时代的搬砖工,需要在月球表面亲手从事土方工程。航天服需要陪着他们摸爬滚打,还不能漏气。难度是可想而知的。
特朗普时期的航天服哪儿去了?
新一代航天服的研制,其实早在2007年就开始了。到目前为止已经花了4亿多美元。要想研制成功,至少还得花6亿2500万美元。考虑到舱外航天服相当于一艘单人宇宙飞船,这笔钱也不算太过分。这项研制工作一直在取得进展,特朗普政府期间,NASA就推出了“探索舱外活动服务”航天服的样品,并且由一名女性工程师上台演示。
但是到了拜登政府期间,事情发生了变化。因为各种各样的官僚主义问题,加上拨款不足,“舱外活动服务”航天服已经不可能赶上2024年节点了,也就是特朗普政府确定的载人重返月球时间。当然,“舱外活动服务”并不是唯一拖后腿的项目,从火箭、飞船到着陆器,基本都要推迟。
既然美国人的“举国体制”不管用,那么,就换一种适合美国社会的办法吧。2021年,NASA正式放弃自己开发“舱外活动服务”,再次走上“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道路。把航天服的有关技术转让给商业企业,由企业自己制造和维护,NASA需要的时候,就向他们租用,如同今天租用马斯克的飞船进入国际空间站一样。
当然,NASA并不是唯一的租客。中标的公司还可以把舱外航天服租给其他用户,这些人穿着航天服进入宇宙,是去看风景,还是去做实验,都没有啥不可以。
中标的公理公司是一个皮包公司吗?
中标的两家企业当中,柯林斯公司是美国的传统航空航天大型承包商,技术娴熟经验丰富。但公理公司几乎就是个皮包公司,它从NASA拿到了国际空间站商业化的合同之后,一方面向太空探索技术公司购买了商业飞行服务,另一方面向欧洲泰雷斯公司订购空间站的新舱段。自己就打算专心做运营了。但NASA在中标文件中指出,公理公司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商业化计划,详细的私人投资战略”。或许这才是今天的NASA最看重的事情吧。公理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迈克尔·萨弗雷迪尼则公开表示:“我们有许多客户已经想进行太空行走。”
“许多客户”当中,NASA肯定是最大的一个。根据计划推算,到2034年前,NASA的航天服租金可能累计达到34亿美元之多。
至于马斯克为啥没去投标,目前并没有公开的报道。我们合理推测,这笔钱对今天的马斯克来说,可能是太少了。如果仅仅讨论载人航天领域,马斯克最优先的事情,应该是把“星舰”迅速完善起来,让它能够载人飞行,能够从地球飞到月球,能够降落在月球表面,然后重新起飞和月球门户空间站对接。这其中涉及到的研制经费和运营经费,要比宇航服多太多了。要知道,仅仅是星船改造成月球着陆飞船这一项,马斯克就拿到了29亿美元的研制合同款,后续的运营费用还没算在内。
“舱外活动服务”到底多少钱一件,或者说多少钱才能穿一次,目前还没有数据公布。但到6月底,NASA还没有向两家中标企业提供哪怕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