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2022年07月02日16:05:10 科学 1564

日前,

河南农业大学

迎来120周年校庆

该校王泽霖教授

又将个人的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300万元奖金

全部捐给学校

用于支持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工作

而在此前

王泽霖教授

已将毕生科研成果转化费

8208万元捐给学校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 天天要闻

2020年年初

王泽霖教授

将毕生科研成果转化费8208万元捐给学校

用来建设高水平的

生物安全防护三级实验室P3实验室

也是在2020年

王泽霖教授

被授予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

获得奖金300万元

此后数次要将款项捐给学校

他说:

“我已经老了

但是科研事业一定得后继有人

这些钱只有用到更需要的地方去

才有价值”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 天天要闻

公开资料显示

王泽霖教授

曾任河南农业大学禽病研究所所长

他在国内率先开展

禽用高效浓缩多联疫苗的研制

建立了多联高效浓缩疫苗研发技术平台

筛选和培育了一系列

适用于禽用联苗研发的优良毒株

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养禽业

疫苗免疫效力低下的难题

所创制的12个新兽药产品

在国内16家著名生物制品企业规模化生产

成果转化率100%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 天天要闻

近亿身家挥手全捐

但王泽霖教授平生节俭质朴

至今仍住在几十年的旧楼中

骑着电动车往返于新老校区

网友:致敬!

希望自己能有机会碰到教授一次,他真的好伟大

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 天天要闻捐款80000000元!八旬老教授捐出近亿身家,却住几十年老房子骑电动车上班,网友:为人师表的典范 - 天天要闻

编辑:张鹏

转载:新华网、河南农业大学网站、中原网、河南日报等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名单来了!成都15个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名单来了!成都15个科技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一大批贡献卓越的科学家和标志性成果获得国家科技奖励2023年度授予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0人国家科学技术奖三大奖250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49项国家技术发明奖授奖项目6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授奖项目139项在国家公布的获奖名单中由在蓉科研团队、科学家牵...
浙江30项成果获奖!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布 - 天天要闻

浙江30项成果获奖!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颁布

6月24日上午,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在北京举行。会上,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正式揭晓,浙江共有30项科技成果获奖。  其中,浙江主持完成的获奖项目5项,参与完成的获奖项目25项。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

嫦娥六号探测器即将返回到地球。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背面,实现月背采样返回,即将回到地球。这是我国月球科研的一大突破,快来看看这次探索的成果。在北京时间6月2日早晨,嫦娥六号探测器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稳稳着陆,它携带着月球的秘密礼物准
谱写新篇章 勇当先行者③丨苏州吴江:千亿新材料产业积厚成势 - 天天要闻

谱写新篇章 勇当先行者③丨苏州吴江:千亿新材料产业积厚成势

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一期投产国内单体最大的异质结光伏项目启动全国第一家由民营企业牵头组建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落户吴江……近几年吴江新材料领域传来的好消息接连不断太浦河北,三白荡旁是恒力(长三角)国际新材料产业基地该基地是江苏省重
祝贺!李德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祝贺!李德仁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月24日上午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李德仁院士获得中国科技界崇高荣誉1939年12月,李德仁出生在江苏泰县溱潼镇(现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11岁时,李德仁考入泰州中学。他办公室的书柜里,至今保存着一张当年的成绩单,除了体育,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 天天要闻

致敬!李德仁、薛其坤获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今天上午揭晓。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人:分别授予武汉大学李德仁院士、清华大学薛其坤院士。李德仁是著名的摄影测量与遥感学家,一直致力于提升我国测绘遥感对地观测水平。他攻克卫星遥感全球高精度定位及测图核心技术,解决了遥感卫星影像高精度处理的系列难题,带领团队研发全自动高精度航空与...
世界周刊丨最长热浪 - 天天要闻

世界周刊丨最长热浪

6月21日,我们中国人迎来24节气中的夏至。在北半球更多地方,盛夏酷暑的感觉则早已到来。从南亚次大陆到阿拉伯半岛,从美国西部到墨西哥湾,“超级热”已经成为人们的共同感受。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下属国家环境信息中心预测,2024年有50%的几率成为有记录以来最热的年份,跻身史上5个最热年份的几率则高达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