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空观察”卫星绘制阿富汗地震影响图

2022年07月02日15:32:03 科学 1909

“太空观察”卫星绘制阿富汗地震影响图 - 天天要闻

2022年6月30日

2022年6月22日清晨5.9级地震袭击了阿富汗东部,摧毁了霍斯特和帕克提卡省的部分地区。

上面的地图,基于新加坡地球观测站遥感实验室(EOS-RS)描述了可能受损的区域。颜色从黄色到红色的渐变表明表面变化越来越明显。深红色像素表示最严重的损坏,而橙色和黄色区域则是中度或部分损坏。每个彩色像素代表30米×30米的区域(大约相当于棒球场的大小)。

其中一个遭受严重破坏的地区是帕克提卡的加扬区。据一份报告称,该地区大约有1000所房屋被毁报告来自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

据报道,阿富汗全国有1000多人死亡,数千人受伤报告来自人道主义援助组织。这场地震之所以如此致命,是因为它起源于一个很浅的深度,并在一个人口稠密的地区产生了强烈的震动。它还发生在半夜,当时很多人都在家里。

地图是从合成孔径雷达(SAR)由哥白尼哨兵1号卫星活动前(3月2日至6月18日)和之后(6月30日)由欧洲航天局(ESA)运营。它包含修改后的哥白尼哨兵数据,由欧空局处理并由EOS-RS分析,使用先进的快速成像和分析(ARIA)系统最初由美国宇航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开发,并在EOS-RS进行了改进。ARIA团队得到了美国宇航局的支持地球科学灾害计划.

新加坡地球观测站(EOS)说:“这张地图可以作为识别受损区域的指南,在植被覆盖的地区可能不太可靠。”注意. 在植被区散布的像素可能是误报,而在植被区没有彩色像素并不意味着没有损害

这一地区的地震和活动断裂是构造板块. 印度板块正以每年约40毫米(每年1.6英寸)的速度向北移动,并与欧亚板块相撞,导致地震活动频繁。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 天天要闻

世界首头人工繁育长江江豚又当“爸爸”

中新社武汉6月20日电(记者 马芙蓉)世界首头在全人工环境中成功繁育的长江江豚“淘淘”,近日又喜获“爱子”。武汉白鱀豚馆20日召开媒体见面会,介绍“淘淘”及其子最新情况。“淘淘”于2005年7月5日在武汉白鱀豚馆出生。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 天天要闻

量子力学如此诡异,是不是意味着我们的人生毫无意义?

量子力学,这门描述微观粒子行为的物理学分支,以其独特的理论和实验结果,颠覆了人们对物质世界传统认知的局限。量子力学中的叠加态和纠缠态等现象,以其超越日常经验的诡异特性,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不仅如此,这些现象在哲学层面也引发了深远的思考,
明天,人工增雨! - 天天要闻

明天,人工增雨!

经历了连续几天的高温终于雨要来啦~就在刚刚徐州气象发布人工增雨作业公告将于6月21日上午到6月21日夜间择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具体情况跟着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来源丨徐州发布、徐州气象一审丨苹果二审丨李璇三审丨仝勋监制丨刘砾总监制丨鲁晓波“无线睢宁”商务合作:13815355808(微信同号)点和扩散一下...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 天天要闻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

上市公司3万吨钠电项目获批作者:刘泽排版:点点起点钠电关注到,6月19日,湖北虹润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申报的“湖北虹润钠离子电池材料项目”获葛店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批复。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3.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 天天要闻

武大博士毕业生高晟俊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能忍受寒冷和孤独

6月20日,武汉大学2024年毕业典礼在九一二操场举行。值得注意的是,仪式前,测绘学院博士毕业生高晟俊获得了学校专门为其定制的学位服,在校徽下绣上他的武大学号。 高晟俊。图/武汉大学微博 同日,高晟俊告诉九派新闻,他今年35岁,即将前往极地科考站工作,延续科考生活。 他对极地测绘的兴趣源于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 天天要闻

人这辈子,最顶级的认知:要有“祛魅”思维

01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一个热词,祛魅。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对于科学和知识的神秘性、神圣性、魅惑力的消解。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站在客观、理性的角度思考问题。就拿学历来说,有人提出了一个观点,要对学历祛魅。意思是,我们要正确看待学历,而不能认为学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 天天要闻

拥抱“科学的春天” 大湾区跻身全球顶尖科技集群

伴随着新质生产力成为各界的热词,一个新的“科学春天”正在到来。在粤港澳大湾区着力迈向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的过程中,创科已然成为最重要的赋能者之一。在“机遇湾区”走访活动中,创科也成为政产学研都无法绕开的一个关键词。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 天天要闻

植物如何抵抗和适应气候变化?科学家最新研究揭秘机制

中新网北京6月19日电(记者 孙自法)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地球上的植物是如何抵抗和适应的,长期以来颇受学界关注和持续开展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6月19日向媒体发布信息说,该所科研团队和美国高校等科研同行最新合作研究发现,尽管气候变暖导致植物生长季节延长,但植物仍能保持叶片生长和衰老时间的稳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