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人类并非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2022年06月29日07:02:16 科学 1558

地球46亿年的历史无疑是一部极其浩瀚的史诗,而我们人类在这段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虽然在目前看来尤为重要,但在曾经却是不值一提的,毕竟我们的祖先是在300万年前左右才初步具备了现代人类的外形和习性。

在人类出现之前,地球所经历的几十亿年历史,也依旧是值得探究的。

虽然我们普遍认为人类是在地球上存活的唯一一个高等文明,但这样的理论还是有些太过绝对,因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谁也不知道地球究竟有没有诞生过与人类类似的生物。

因此在网络上也有很多人坚信在人类之前,地球上也有着文明的存在。而人类在近现代发现的一块上古“芯片”,这在某种程度上佐证了这个说法。

难道人类并非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渔民的发现

这块芯片事实上已经是一块化石了,在2021年时,来自俄罗斯的一个名叫维克托的渔民在日常捕鱼时偶然见到了一块奇特的石头。

单从形状上来看,这块石头与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鹅卵石并没有本质上的不同,但是这个渔民却不由自主地注意到了这块石头背部上所印存的一块乳白色花纹。

这片花纹和石头的整体结构格格不入,好像是有人故意印刷上去的一样,其外形和结构与电脑的处理器十分类似,就好像是一块带有纹路的芯片一样。

难道人类并非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好奇心的驱使之下,渔民维克托将石头把玩了起来,在经过了摩擦和肉眼判断之后,发现这块花纹并不是人力就可以抹除的,因此他觉得这块石头背后有着更大的研究价值,于是就把这件事情告诉了有关部门。

难道人类并非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上古时代的芯片?

有关部门在接到维克托的报告之后,立刻奔赴了现场,将这块石头拿走进行研究。

人们一开始以为这不过是一块人造的石头而已,但是在经过了精妙的仪器测试之后,他们才惊讶地发现,这块石头竟然已经有足足2.5亿年的历史,并且是一块名副其实的化石。

也就是说在维克托之前这块化石应该是没有被人所发现过,所以其余表面的纹路只能是纯天然自带的。

难道人类并非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这样的发现,让不少科学家都深感诧异。在自然界中确实没有类似的物质,可以在石头表面留下形状如此规律的图形。而且由于我们自身的技术不够,无法将整块图案悉数取出,只能利用一些精妙的仪器测定其内部的物质含量。

不然倘若这真的是一块芯片的话,我们说不定还能读取到其中的信息,得到什么惊天的发现。

难道人类并非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测试的结果

科学家们在进行了针对这块化石图案的物质测试之后,无一不惊掉了下巴,因为他们意识到这块化石表层的图案,是由一种类纳米技术所制造而成的。

纳米技术目前被应用在芯片的制造行业当中,我们日常生活中所用到的手机电脑以及所有高端电子设备内部都有着纳米技术的体现。

要知道世界上首个芯片的出现时间是1958年,如果这块来自2.5亿年前的化石真的是有着芯片,那么也就无疑证实了我们人类确实不是地球上的首个文明。

难道人类并非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但这样的说法听上去实在是有些太过让人难以相信,2.5亿年前的地球处于一个时代变更的时期。

当时地球的主人是与恐龙有着亲属关系的一些爬行动物。这些动物的存在,某种程度上也就遏制了文明的发展。毕竟它们是极其凶悍的捕食者,有着这样的威胁,任何文明都无法落地生根。

事出反常必有妖,科学家们意识到,虽然这块化石表层的图案有着类似纳米技术,但很有可能并非是我们所想象的芯片。

难道人类并非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故事的真相

在经过了更为细致的研究之后,科学家们将目光锁定在了一种名叫海百合的生物之上。海百合是一种上古时期的水生生物,它们所活跃的时间大约是4.8亿年前到今天。这种生物的外形极其奇怪,长得就像是一个在海洋当中翻飞的植物一样。

之所以科学家们会将目光锁定在海百合身上,是因为它们是目前人类已知的最容易形成化石的生物之一。

难道人类并非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首先,海百合一般生活在海洋的底部,受到的压力较大,并且自身的结构十分松软,在死后会被海水巨大的压力所迅速压缩。

其次,由于地球在2.5亿年前的那段历史中,发生了许多严重的自然灾害,导致了物种大灭绝,所以海百合的尸体由于自然灾害被压缩到海洋当中的岩石上,也绝对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难道人类并非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而这块所谓的芯片应该就是由海百合的尸体所压制而成,只不过由于巧合,才在石头表面形成了一块四四方方的有着芯片结构的图案。

而科学家们在化石上所发现的类纳米技术,也可以被归咎到巨大的海水压强当中,可能是巨大的压强,把物质压制到了纳米级别,才让科学家们误以为这是一块由纳米工业所制成的芯片。

难道人类并非第一个地球文明吗?2.5亿年前“纳米级芯片”被发现 - 天天要闻

曾被认成史前螺丝的玩意,是海百合的茎

结语

当然我们前文中所提到的两种理论都是人类对于这块化石的猜测,事实的真相在目前还依旧没有被人揭开。在我们人类之前,究竟有没有文明存在也一直是科学界未曾解开的谜团。

不过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可以从现有的证据当中了解到地球更多过往的历史,从而揭开许多往事的回忆,更好的了解我们母星的过去。然后再从这过去当中探究我们人类的未来。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马斯克最新动作:正式开始招募第二个接受脑机植入的受试者 - 天天要闻

马斯克最新动作:正式开始招募第二个接受脑机植入的受试者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当地时间17日,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创始人马斯克宣布,继年初首个参与该公司脑机设备植入实验的患者手术成功100天后,正式开始招募第二个接受脑机植入的受试者。今年1月,公司完成首例脑机接口设备的人体植入手术。
聘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创教育还能做些啥? - 天天要闻

聘科学家担任中小学科学副校长,此外,上海青少年科创教育还能做些啥?

图说:科学大咖接过聘书,采访对象供图(下同)上海市第十九届青少年科技节今天下午在张江科学会堂启动。启动仪式上,10位院士、教授、科学家等收到了特别的聘书——他们将为10所上海市科技教育特色示范校担任“科学副校长”。他们中,既有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的中国科学院院士薛永祺、上海航天局副局长李昕、复旦大学希德书...
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刘洋获长篇小说金奖 - 天天要闻

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揭晓,刘洋获长篇小说金奖

初夏的微风拂过菁蓉湖面,倒映在水中的成都科幻馆迎来了科幻迷们的重要日子——今(18)日,2024科幻星云庆典在这里举行,第十五届华语科幻星云奖在此揭晓。华语科幻星云奖是由科幻活动家董仁威、科幻出版人姚海军和南方科技大学教授吴岩等三位创始人为首的全球华人科幻爱好志愿者,于2010年共同创立的公益性奖项。今年的华...
“外国教授”假借学术合作窃密,生态间谍案细节揭露 - 天天要闻

“外国教授”假借学术合作窃密,生态间谍案细节揭露

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从国家安全机关了解到,近年来,一些境外非政府组织或基金会,打着“项目调查研究”“生态治理保护”的旗号,非法采集、窃取我国重要自然保护区的地理、气象、生物等敏感数据,给我国国家安全带来风险隐患。
为海缆“把脉”替设备“问诊” 超级工程这样体检 - 天天要闻

为海缆“把脉”替设备“问诊” 超级工程这样体检

浙江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是世界首个五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它能将风电、光伏、潮汐等绿色能源全额接收,确保用电安全低碳。工程共建有舟定、舟岱、舟衢、舟洋、舟泗5座换流站,在多个岛屿间架起直流输电网络,实现了岛屿间的电能互通。柔性直流工程“体检”如何进行?  今年是舟山柔性直流工程投运十周年,从昨天(17日)开...
新研究: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 - 天天要闻

新研究:气候变化可能加剧中风等神经系统疾病

英国伦敦大学学院一项新研究发现,气候变化可能会对神经系统疾病患者产生负面影响,加剧患者病情。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新一期英国《柳叶刀·神经学》杂志上。伦敦大学学院研究小组对1968年至2023年间全球发表的332篇相关论文进行了分析。研究人员考虑了19种不同的神经系统疾病,包括中风、偏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脑膜炎、癫痫...
福州是一个奇迹,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见 - 天天要闻

福州是一个奇迹,河口盆地世界上都少见

河流入海口(及入湖口)通常形成的是三角洲,或者河口湾。像福建省省会福州这样的河口盆地,在世界上都是少见的。它群山蜿蜒,河海相会,是山水造就的海上福地,也是地形构造的一个奇迹。▲福州是典型的河口盆地,周围一圈山完全可以合围,基本没有缺口河口最常见的是三角洲。
展现科普独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 天天要闻

展现科普独特魅力!2024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圆满落幕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5月17日,记者从四川省科技厅获悉,由四川省科学技术厅主办,四川省科技交流中心、四川广播电视台承办的2024年四川省科普讲解大赛总决赛在成都成功举行。四川省科技厅党组成员、机关党委书记赵敏出席并致辞,中国科学院院士、四川省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正林出席比赛并担任评委。成都海关、省气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