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穴位”为什么能治病?哈佛研究团队找到了背后的神经基础

2021年10月14日10:32:05 科学 1076

点击关注不迷路 ↑ ↑

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精神

刺激“穴位”为什么能治病?哈佛研究团队找到了背后的神经基础 - 天天要闻

细菌感染诱发的脓毒血症(sepsis)是一种剧烈的全身炎症反应,有致命危险。

在顶尖学术期刊《自然》今日发表的一篇论文中,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教授马秋富领衔的研究团队展示了一种刺激“穴位”治疗脓毒血症的实验方法:研究人员在患有脓毒血症的小鼠身上,找到其后肢的“足三里穴位”——换到人体的话大致位于膝盖下方2厘米处,然后用微弱的电流对此进行针灸,最终起到了有效的抗炎作用,降低了小鼠的死亡率

刺激“穴位”为什么能治病?哈佛研究团队找到了背后的神经基础 - 天天要闻

针对这项研究,《自然》杂志同时发表了一篇评论文章,杜克大学麻醉学科的Luis Ulloa教授在文章中指出,电针灸(electroacupuncture)刺激特定部位,从而调节某些身体机能并治疗疾病,属于近年来被称为“生物电子医学”(bioelectronic medicine)的一类新兴医学领域。

人们很容易由此联想到传统的针灸。在这项研究以及先前的一些相关实验中,科学家们也发现,在传统意义上的“穴位”位置进行电针灸刺激为什么有效、如何才能起效、是否特异等,还存在很多争议。比如,以不同的强度刺激“足三里”,或者以同样的强度刺激另一个位于腹部的“天枢穴”,都无法起到同样的抑制炎症效果。

研究人员指出,如果要把电针灸发展为一种可靠、有效、灵敏的治疗方法,明确电针灸刺激“穴位”背后的神经元网络是非常关键的一步。

马秋富教授的研究团队从2017年以来,致力于挖掘电针灸激活神经通路进而调节炎症的机制。在这篇新发表的论文中,研究团队通过小鼠实验首次找到了一组特定的神经元,并发现这组神经元可以调节迷走神经-肾上腺反射,从而为电针灸刺激“足三里”起到全身抗炎效果找到了现代神经解剖学的基础

刺激“穴位”为什么能治病?哈佛研究团队找到了背后的神经基础 - 天天要闻

▲马秋富教授(图片来源:哈佛大学官网)

具体来说,研究人员发现在电刺激“足三里”位置时,会激活一组表达Prokr2蛋白的感觉神经元。这些感觉神经元的细胞体部分位于脊髓,延伸出去的突起部分属于支配后肢的坐骨神经,由此它们可以将后肢的感觉信息通过脊髓传向大脑的特定区域。

有趣的是,表达Prokr2的神经元受到不同强度的刺激,会激活不同的神经通路。受到较低强度的刺激,它们会进而激活神经系统中的迷走神经-肾上腺,驱动肾上腺释放儿茶酚胺类抗炎物质。但如果电针灸刺激的强度过大,则会进而激活另一组交感神经反射,反而未能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这条副交感神经通路。

刺激“穴位”为什么能治病?哈佛研究团队找到了背后的神经基础 - 天天要闻

▲适度刺激小鼠的“足三里”(ST36)引起全身抗炎反应的神经网络:激活Prokr2感觉神经元,驱动迷走神经-肾上腺轴(图片来源:参考资料[2])


这类Prokr神经元的神经纤维有特定的分布区域,也就为电针灸抗炎需要在特定“穴位”刺激提供了解释。在包裹腹部器官的组织中,研究人员就没有找到这类表达Prokr的神经元,所以刺激小鼠的腹部“穴位”(比如“天枢穴”)很难引起相同的全身抗炎反应。

为了验证Prokr2神经元的角色,研究人员光遗传学等多种实验手段人为激活表达Prokr2的神经元,发现可以模拟电针灸的抗炎效果;相反,如果特异性地破坏这组神经元,则会让电针灸起不到抑制全身炎症的作用。

《自然》杂志的评论文章总结说,这些结果首次提供了一种分子标记,靶向具有这种分子标记的神经元可以设计特定的刺激方法,用来远端调节身体机能。

研究人员指出,他们希望此次的这些发现可以为优化生物电刺激参数铺平道路,未来可以精确地驱动不同的神经通路来治疗特定疾病,最终造福患者。

参考资料:

[1] Shenbin Liu et al., (2021) A neuroanatomical basis for electroacupuncture to drive the vagal– adrenal axis. Nature. Doi: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21-04001-4

[2] Neurons that switch off inflammation. Nature. Doi: https://doi.org/10.1038/d41586-021-02714-0

免责声明:药明康德内容团队专注介绍全球生物医药健康研究进展。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文中观点不代表药明康德立场,亦不代表药明康德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版权说明: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团队,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宇宙6大未解之谜,可能人类永远找不到答案(下) - 天天要闻

宇宙6大未解之谜,可能人类永远找不到答案(下)

04时间真的在“流动”吗?我们每天都在和“时间”打交道,但从科学角度看,时间可能是最容易被误解的概念之一。我们觉得时间像一条线,从过去流向未来,我们站在中间的“现在”,随着时间的流动不断前进。
宇宙6大未解之谜,可能人类永远找不到答案(上) - 天天要闻

宇宙6大未解之谜,可能人类永远找不到答案(上)

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上,科学的力量一次次改写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从哥白尼提出“太阳不是宇宙中心”,到牛顿建立经典力学体系;从爱因斯坦弯曲了时空的结构,到薛定谔在猫的命运中揭示量子的不确定性——每一位伟大的科学家,都曾让人类视野扩展了一大步。
5000多款产品亮相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 天天要闻

5000多款产品亮相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

以“步入低空经济新时代”为主题的2025第九届世界无人机大会23日在深圳开幕。同期举行的国际低空经济与无人系统博览会及第十届深圳国际无人机展览会吸引了国内外825家企业,携5000多款无人机系统装备产品进行现场展示。5月23日,参会者了解一
国外空天公司开始销售极光亚轨道航天飞机 - 天天要闻

国外空天公司开始销售极光亚轨道航天飞机

5 月 22 日,国外航空航天公司宣布,它已开始接受可在亚轨道飞行中运载小型有效载荷的“极光”(Aurora)太空无人航天飞机的订单。 该飞机可携带6公斤有效载荷,飞行高度可达100公里。....
中国首个热带生物多样性数字平台上线 - 天天要闻

中国首个热带生物多样性数字平台上线

5月22日,由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打造的西双版纳生物多样性平台正式上线,这是中国首个以热带生物多样性为主题的数字平台,让西双版纳超1.5万种物种数据“有迹可循”。作者:孙敏、胡攀、张楠、杨林凯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