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最强大的规划师,不是人类,而是这坨叫作黏菌的生物
“城市规划大师”黏菌
将黏菌放入玻璃迷宫内,黏菌可以很快找到出口,并且黏菌所找到的迷宫出口,是一段最优路线,困扰东京铁路一百年的路线分布问题,没想到黏菌一天就解决了!
英国牛津大学的马克博士,与来自东京的同事,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们用黏菌爱吃的食物燕麦片,摆放成东京铁路各个站点间的位置,在燕麦地图的中间放置一团黏菌,26小时后,黏菌开始串联逐渐散开,渐渐地沾满整个实验容器。
当马克博士将黏菌占据的路线图,与东京现有的铁路系统图作出比较后,他们发现黏菌仅仅在数小时,便完成了东京铁路工程师们,耗费数年才完成的目标。
马克博士仔细观看下发现,黏菌们设计的线路更加便捷高效,一坨没有头脑的单细胞生物,没想到竟然比人类还懂城市规划,实在令人不可思议。
但黏菌们的聪明,还远不止如此!
被饲养的黏菌会说话
有人养猫、有人养狗
但你听说过有人饲养黏菌的吗?并且他的这团黏菌还可以说话!
2019年一位名叫杨马丁的医学博士,在互联网上,上传了一段关于饲养黏菌的帖子,马丁描述道,他所饲养的是名叫多头绒泡菌的黏菌。
当他将一盒黏菌饲养很长时间后,他会感觉到黏菌们,就像小猫小狗一样,开始通人性,甚至它们有时候会发发小脾气,故意从培养盒内跑出去。
有了这种想法后,马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黏菌。
比如故意将燕麦片放置很远,让黏菌觅食的时候,顺便可以遛个弯,随后,马丁博士又一次突发奇想!
如果教黏菌认识字母,那么这些黏菌们岂不是可以与人类对话了!
于是马丁博士在每次喂食的时候,开始教黏菌认识字母,在1年后黏菌觅食时,已经可以挑选出大部分字母了!
到了第二年,马丁开始尝试让黏菌自己造句子,可效果并不怎么理想。
到了第三年,也就是2019年6月,黏菌在觅食的时候突然回答了马丁的问题,这一幕刚好被摄像机拍到。
马丁问黏菌,你是否会死去,你又是如何看待死亡!
关于黏菌的这段回答有许多解读,但是这些解读都只有一个共同点,那便是,永生违反宇宙法则,生老病死不可避免!
无头无脑的黏菌为什么比人类还聪明?
在2013年伦敦机器人大会上,有这样一台仿真机器人,它时而微笑时而皱眉,这丰富的表情都是黏菌控制的!
既然黏菌是一种无脑单细胞菌群,他又是如何胜任大脑的工作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个科学实验,这个培养容器,是为黏菌特制的,当黏菌在培养容器内扩散后,他们首先会探索每一条路线,只要在任意一段路线找到食物,黏菌们便会收回所有不在连接点上的路线,只保留一条最优路线。
研究人员还发现,黏菌的”伪足”在经过每一处地方后,都会留下一滩粘液!
他们推测,这有可能是黏菌留下的“路标”,以提示自己已经走过了这条道路,显然黏菌虽然没有大脑,但它们通过“物理记忆”的方法,完善了自己的记忆系统,我们将一块黏菌放在显微镜下。
你会发现,黏菌的内部包含大量化学物质,水在波浪中移动,携带微小的钙分子从后至前,不断运动。
通过扩散和流动进行传播可溶性物质,用简单的堆叠方法,就可以让结构简单的黏菌,在某些领域超过人类!
黏菌在未来的应用
从多头绒泡菌的种种智力行为来看,它具有成为“生物计算机”的潜力,也许在未来人类所创造的机器人,智力水平和人类类似。
由于是基于黏菌创造,因此这些机器人,也能像黏菌一样。拥有再生和修复的功能!
好了,今天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
我是老树 如果你喜欢我的作品[酷]
请关注订阅[飞吻]
如果你有什么想要了解的神秘事件和奇闻异录[送心]
欢迎私信告诉我,我们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