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个冷知识:原本不应该出现,如今已经得到证实的奇怪事件

2021年05月09日22:09:11 科学 1926

21个原本不应该出现,如今已经得到证实的奇怪冷知识。

21个冷知识:原本不应该出现,如今已经得到证实的奇怪事件 - 天天要闻

照镜子

一·镜子中的你,其实要比现实中的你好看30%左右。

二·一个普通家庭造成的污染,比一辆普通汽车还要多。

三·松鼠将坚果藏起来,然后会忘记放在哪里,每年无意中种上上百棵树。

四·有研究表明,吮吸奶嘴的婴儿,比那些不吮吸奶嘴的婴儿更容易出现耳痛。

21个冷知识:原本不应该出现,如今已经得到证实的奇怪事件 - 天天要闻

鹿

五·如果有机会的话,鹿也会咀嚼口香糖。

六·有数据显示,收入越高的男人,欺骗妻子的可能性就越大。

七·地球上的昆虫种类是非常多的,科学家们每年都会发现7000种新的昆虫物种。

21个冷知识:原本不应该出现,如今已经得到证实的奇怪事件 - 天天要闻

大脑

八·人的大脑在一天当中,至少产生70000多个想法。

九·苹果的种子是有毒的,但剂量达不到对身体产生影响。

十·当身体浸没在水中时,末梢血管会收缩,心率会下降。

十一·喜悦的情绪大约能维持35个小时左右,而悲伤的情绪则会持续120个小时。

21个冷知识:原本不应该出现,如今已经得到证实的奇怪事件 - 天天要闻

香蕉

十二·人在吃香蕉时,更容易吸引到蚊子。

十三·每年都至少有20000多只鸟因撞到窗户而丧命。

十四·电影中白头鹰的叫声实际上是用红尾鵟的声音配的,因为白头鹰的叫声太傻,实在不符合它矫健威武的形象。

21个冷知识:原本不应该出现,如今已经得到证实的奇怪事件 - 天天要闻

分子

十五·德国化学家制作了一个像一个分子大小的奖杯。

十六·头发在早上比一天中任何其他时间都长得更快。

十七·在法庭上,证人认错人是造成错判的主要原因之一。

十八·比目鱼在小的时候,眼睛是长在两边的,长大之后眼睛才会跑到同一侧。

21个冷知识:原本不应该出现,如今已经得到证实的奇怪事件 - 天天要闻

声音

十九·声音通过钢的传播速度是通过空气的十五倍。

二十·斑臭鼬在不适合生产的环境,可以将孕期推迟几个月。

二十一·世界上血统延续最好的犬种,是格林兰雪橇犬,在9500年中,格林兰雪橇犬都没有与狼发生过杂交。

没有评论的冷知识是没有灵魂的,评论区更精彩~‍

(本文由‘守株不待兔’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每天分享最冷、最新、最全面、最有趣的冷知识!喜欢记得关注一下哦~图片素材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 天天要闻

膜导航系统为外科医生装上“透视眼”,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以下简称“中山三院”)胃肠外科暨胃肠手术功能保护研究中心新技术应用沙龙上,一款名为DeepGuide的手术导航系统对外发布。该系统成功破解“膜解剖”可视化难题,使胃肠肿瘤手术的系膜完整率从75%升至98%。中山三院新技术应用沙龙现场。甄晓洲...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 天天要闻

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

中新网嘉兴5月13日电(记者 王逸飞)13日,在浙江嘉善举行的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上,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生物多样性调查成果发布,这也是长三角首张跨域“生物多样性图谱”。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暨浙江主场活动现场。浙江省生态...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 天天要闻

11000年前的冒险,水下石圈揭秘史前人类北迁传奇

在苏格兰斯凯岛发现的水下石圈和石器时代工具显示,约11000年前,人类已踏足如今的苏格兰北部。 这一发现表明,史前人类勇敢穿越苏格兰北部冰川肆虐、海岸线变幻莫测的险境,向北迁徙的距离远超此....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 天天要闻

探访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430余项颠覆性技术项目展“科创雄心”

极目新闻记者 荣枚“因聚而变,惟创则新”。在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的时代浪潮下,这句充满力量的话语成为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的生动注脚。5月13日,“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网络名人湖北行报道团走进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进入武汉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展厅中央屹立着一棵“科创之树”。“劳动者”人形机器人、高产高蛋白宜...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 天天要闻

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逝世,享年64岁

沉痛悼念陆树良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创面修复中心主任、上海市烧伤研究所原所长,《中华烧伤与创面修复杂志》常务编辑委员,中国创面修复学科发起者之一陆树良教授,因病医治无效,于2025年5月12日13时05分在瑞金医院逝世,享年64岁。陆树良教授专注于烧伤诊疗、创面修复及组织再生等学术研究,曾主持国家“...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 天天要闻

阿司匹林在兰花种养中的科学应用

在兰花种植领域,一种看似“跨界”的养护方法正逐渐被兰友们接受——利用阿司匹林(乙酰水杨酸)促进兰花生长、增强抗性。这一方法看似神奇,实则蕴含着植物生理学的科学原理。本文将从成分解析、作用机制、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等方面,系统阐述阿司匹林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