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故意在InSight着陆器上倾倒土壤,使其不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2021年04月02日13:42:02 科学 1691

据外媒BGR报道,过去几个月美国宇航局(NASA)的InSight着陆器一直在遭遇麻烦。NASA在火星任务上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运气,不幸的是,看起来InSight将被证明是该航天局有史以来向红色星球发射的较麻烦的任务之一。人们可能会认为着陆器任务会比漫游车冒险更容易完成,但InSight已经证明了在这方面的错误。

NASA故意在InSight着陆器上倾倒土壤,使其不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 天天要闻

这并不是说InSight总体上是失败的,而是这次任务遇到了更多的挑战。原本应该埋在火星表面的自锤 "鼹鼠 "工具,现在却被放弃了,它的失败确实让人遗憾,现在NASA正在努力研究如何在天气变化中更准确地探测火星上的地震。在NASA喷气推进实验室的一篇新文章中,InSight团队透露了它正在做什么来平息事态。

InSight有很多仪器可以使用--现在 "鼹鼠 "已经正式结束其火星之旅,--但它最重要的一个仪器是一个带有圆顶形外壳的大型地震仪。NASA计划借助这个地震传感器记录火星地震,但科学家们很快就意识到,圆顶形外壳不足以防止风力记录传感器的错误读数。

不幸的是,现在航天器已经着陆,对风没什么办法,但读数的另一个问题是,连接地震传感器和着陆器本身的长电缆似乎正在发出噪音。据信,火星地表的极端温度波动--从夜间的近零下150华氏度到白天的32华氏度--导致电缆中的材料膨胀和收缩。当这种情况发生时,电缆的 "弹出 "方式与地球上的一块金属经历剧烈的温度变化时相同。

NASA故意在InSight着陆器上倾倒土壤,使其不易受温度变化的影响 - 天天要闻

因不可能跑到火星去执行维护任务,用别的东西换掉电缆,所以InSight团队必须随机应变。该团队的做法是利用着陆器的机械臂和铲子附件来收集火星土壤,然后把它扔在电缆上。这有点像小时候用建筑玩具把沙子挖起来,只不过这是一项耗资8亿多美元的NASA任务。

InSight团队希望通过用土壤覆盖电缆,电缆就不会那么容易受到温度变化的影响。如果电缆能够以较慢的速度升温和冷却,它可能有助于防止弹跳行为并减少读数中的噪音。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美企绕过禁令,偷拿中国关键矿物” - 天天要闻

“美企绕过禁令,偷拿中国关键矿物”

【文/观察者网 柳白】面对中国依国际惯例执行的关键矿物管制,一些美西方买家叫苦不迭,甚至动起歪脑筋。路透社7月9日报道披露,为绕过中方管制,有美国买家通过第三国转运拿到了矿物。比如根据海关和航运记录,自中国去年禁止向美国出口锑以来,仍有大量锑从泰国和墨西哥涌入美国。中国在锑、镓和锗等关键矿物的供应方面处...
成都又添一个全国总部! - 天天要闻

成都又添一个全国总部!

海创药业的总部基地项目在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正式投入使用GE医疗中国精准医疗产业化基地一期项目通过竣工并联验收青羊区金融科技产业园项目将正式进入主体结构施工阶段……近日一批项目又传来新进展海创药业近日,成都高新区企业海创药业的总部基地项目在成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历史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球样品首次揭开月背演化历史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嫦娥六号月球样品研究的最新进展,并系统梳理了自接收嫦娥六号月球样品一年来取得的系列成果,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及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 天天要闻

神十九乘组分享太空之旅

7月9日,在北京航天城,神舟十九号航天员蔡旭哲(中)、宋令东(右)、王浩泽在记者见面会上敬礼致意。当日下午,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在北京航天城举行神舟十九号乘组与记者见面会,3位航天员太空归来后首次公开亮相,并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经历与感悟。新华社记者 厉彦辰/摄 本报北京7月9日电(占康 中青报·中青网...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 天天要闻

嫦娥六号月壤研究成果上新!

7月9日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与南京大学等科研团队利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取得的四项研究成果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自然》杂志四项研究分别揭示了月背岩浆活动、月球古磁场、月幔水含量、月幔演化特征首次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演化历史来源:新华社广州日报新花城编...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 天天要闻

昆明现80公斤巨无霸“菌王”,4个壮汉才搬得动

7月7日清晨,一筐体型惊人的巨型野生菌亮相昆明木水花野生菌市场,瞬间吸引众人驻足围观。有市民表示,这个是“菌王”吧?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菌。市民崔先生说,这朵巨型野生菌是在嵩明附近发现的,由于菌子体型过于庞大,他找来四位壮汉朋友帮忙,才合力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