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类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地球会变成什么样?EM引擎又是什么

2021年03月22日22:12:10 科学 1193

科幻电影里的飞船为什么可以随意悬停、瞬间移动?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反重力

如果人类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地球会变成什么样?EM引擎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如果人类掌握了反重力技术,世界将会变成什么样?

物体由于地球的吸引而受到的力就叫重力,物体的重力程度取决于其质量,质量越大,重力越大,重力越大,引力就越强。简单地说,重力就是宇宙中任何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物质世界中的一切都有引力,无论是天体还是粒子。重力也是宇宙的四大基本力,其他的分别是电磁力、弱相互作用和强相互作用。

而反重力一词最早出现在英国的一本科幻小说中,顾名思义,就是利用某种科技手段,使得某个区域的引力场消失,或者使某个有质量的物体不再受到引力场的影响,反重力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科幻片里那些漂浮的房子、汽车和飞船了。

而牛顿第三定律指出,任何物体的悬浮都必须通过给另一个物体施加作用力而受到反作用力,这样说来,如果真的存在反重力这种逆天的操作,牛顿的棺材板是不是压不住了?

如果人类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地球会变成什么样?EM引擎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20世纪2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汤森德·布朗的发明家就声称发明了一种可以控制重力的电子装置,这些技术后来被归为静电力引起的气流变化,来漂浮物体。到了90年代,一位俄罗斯的研究员尤金·波德克列诺夫也声称,旋转的超导体可以减少引力效应,但他的实验从来没有被成功复制过。

有很多人认为美国空军、美国海军和美国宇航局已经秘密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并且将一些不明飞行物的目击事件归结到所谓的反重力装置上,但这些也仅仅都是谣传,并没有实际证据。

如果人类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地球会变成什么样?EM引擎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那么,反重力真的可能存在吗?

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就认为重力就是一种时空扭曲,具体表现为时空的收缩,那反过来,时空是膨胀的话,宇宙会不会是一个反重力的时空?美国天文学家哈勃就观测到,所有的星云都在互相远离,而且离得越远,离去的速度越快,证明了宇宙本身就在加速地膨胀,这就说明,整个宇宙是反重力的。这就和我们的认知相互矛盾,这是不是就证明,反重力确实存在呢?

如果真的控制了反重力,我们能干什么?

最直观的就是,我们的房子、车子都可以漂浮起来,甚至可以建出悬浮城市。控制反重力,可能还意味着可以控制重力势能,获得无限能源。反重力可能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不需要触碰,就可以控制你想要的东西,就像我们平时所说的隔空取物。

如果人类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地球会变成什么样?EM引擎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真正的反重力是无视重力,无视质量的,和磁悬浮一类的东西还是有区别的,磁悬浮列车虽然没有摩擦力,但也需要很大的力量把列车拉起来,让它产生速度,停车时也需要强大的力量来让列车停下来。

也就是说,反重力让惯性消失了,没有惯性,理论上来说,就不存在交通事故。利用反重力,我们也可以避免一些毁灭性灾难,比如说小行星撞地球这些。

但说到底,目前“反重力”的原理没有人能说清。

民科出生的EM引擎

如果人类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地球会变成什么样?EM引擎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比较接近反重力技术的是EM引擎。它真正的名字叫Electromagnetic Drive,直译为中文应该叫“电磁驱动”,有时也被叫做“电磁喷射引擎”、“无燃料EM引擎”。或者“无工质微波推力器”。

相较于传统依靠火焰喷射的引擎,EM引擎是依靠电磁波来产生推进力的,它的工作原理是让光子微波在密闭的锥体内部反弹,从而在锥体较细的一端产生推力,推动宇宙飞船向前飞行。

但从牛顿的运动学第三定律来看,这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任何运动都会产生大小相等的反作用力,而EM引擎的设想是不会向外喷射任何废料,所以,在EM引擎提出后,很多人把它当做引人发笑的民科。

如果人类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地球会变成什么样?EM引擎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但NASA一个专注推进器装置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为期8天的实验,实验数据显示,在28瓦的电力刺激下,产生了30-50微牛的推力,尽管推力很小,但确实是存在的,这一结果石破天惊,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意料。

到现在为止,没人能给出其背后原理的正确解释,NASA在2014年的论文里也明确表示,并不对这个机器的原理做任何阐述,只单纯提供实验数据。

也有很多人将EM引擎与《星际迷航》等科幻作品里的“曲速引擎”联系起来,而比较主流的可靠猜测是,EM引擎实际上受到的推进力是来自量子真空的虚粒子,虚粒子短暂地存在,不断产生又迅速消失,所以真空也并不是真的真空。

如果人类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地球会变成什么样?EM引擎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如果EM引擎真的变成现实,那将会对整个航天业产生空前绝后的影响,因为现阶段的航天器都是需要携带大量的沉重燃料才能飞上外层空间,燃料没了,航天器也就不能再运行。

而EM引擎不需要任何燃料,它只需要太阳能,就可以在外层空间慢慢积累速度,最后达到极限速度飞到外星球。

据估算,如果把EM引擎作为宇宙飞船的核心推进器,那么飞往月球只需要4小时,到火星是10周,到半人马座,只需要100年,不要嫌长啊,要知道,按照我们现阶段的技术,要飞到半人马座可是需要数万年的。

如果人类掌握了反重力技术,地球会变成什么样?EM引擎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你觉得EM引擎可信吗?或者说,有一天我们真的能攻克反重力技术吗?

这里是宇宙天文馆,记得关注我,我们下期再见。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瑞士清洁科技公司Enerdrape开发预制地热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间的浅层地热能和废热用于建筑物制热或制冷 | 瑞士创新100强 - 天天要闻

瑞士清洁科技公司Enerdrape开发预制地热板,回收城市地下空间的浅层地热能和废热用于建筑物制热或制冷 | 瑞士创新100强

图源EPFL官网钛媒体APP注:瑞士连续12年全球创新指数竞争力排名第一,是全球重要的创新策源地,也是中国首个创新战略伙伴关系国,在创新发展和科技金融领域与中国具有极佳互补性。由Venturelab主办的“瑞士创新100强”,汇聚了最佳“瑞士制造”的初创及成长期科技创新企业,是瑞士最具国际影响力的创新生态标杆。自2011年以...
日本:触手展开超3米 巨型章鱼现身北海道 - 天天要闻

日本:触手展开超3米 巨型章鱼现身北海道

近日,在日本北海道的知床半岛罗臼海域,出现了令人惊叹的一幕——一只触手展开超 3 米的巨型章鱼现身于此。这一消息迅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据《朝日新闻》6 月 9 日的报道,这种被确认为北太平洋巨型章鱼的庞然大物,以其巨大的体型震撼着人们
土卫二,一颗冰冷的卫星,那里会有生命吗? - 天天要闻

土卫二,一颗冰冷的卫星,那里会有生命吗?

一片神秘的地外海洋,究竟住着谁?一起来看看土卫二上的原住民!"通过卡西尼号的测量,我们知道土卫二的海洋是宜居的。我们知道那里有液态水、能源以及碳、氢、氮、氧、磷和硫等化学物质。"图示:土卫二喷出的冰羽流。(图片来源:美国宇航局)新的研究表明,在土星卫星恩克拉多斯的表面有一些地方,航天器可以在那里着陆,...
就在端午,准备观赏! - 天天要闻

就在端午,准备观赏!

星空有约|月亮“邂逅”星团,这幕美景别错过端午节当天傍晚,一弯蛾眉月将与著名的蜂巢星团近距离相伴,届时只要天气晴好,感兴趣的公众将会目睹到这两个不同天体上演的“亲密一幕”。由于23时左右月亮才会从西方落下,因此观赏、拍摄这一幕美景的时间比较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 天天要闻

研究发现消失的尼罗河支流 或助解开金字塔建造之谜

新华社北京5月21日电 研究人员日前绘制出尼罗河一条现已干涸的支流地图,认为它可能帮助古埃及人建造了31座金字塔,包括著名的吉萨金字塔群。研究成果由最新一期英国《通讯-地球与环境》杂志刊载。 埃及金字塔最集中的地区是自吉萨市向南至利什特村之间的一片沙漠。那里距离尼罗河有数十公里远,但发现了港口遗迹。埃及学家...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 天天要闻

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 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

封面新闻记者 李茂佳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来临之际,5月21日,重庆市生态环境局举行重庆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情况新闻发布会。2023年,重庆长江干流监测到鱼类93种,较禁捕前增加47种。长江鲟从禁捕前监测到的7尾增加到249尾,珍稀特有鱼类出现频率增加,出现范围扩大。新闻发布会现场。重庆市生态环境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卫表示...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 天天要闻

全球首台!我国量子测量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5月21日,全国首届量子精密测量赋能产业发展大会,在安徽合肥举办。会上,全球首台商用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正式亮相。该显微镜由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仪量子”)自主研制,这标志着我国量子精密测量技术的产业化发展,取得重要突破。△低温版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图片来源:国仪量子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