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岁男子体内藏“炸弹” 2个“窗户”破难题

2021年03月10日15:33:07 科学 1164

新年伊始,万物逢春,2021年2月25日,江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洪浪团队迎来了一位33岁年轻男性患者,诉反复胸背部疼痛不适1月余,在当地医院行心电图、胸部X片检查,无异常发现,心内四科李林锋主任医师接诊了该患者,行胸腹主动脉CTA示:胸腹主动脉瘤。这就像是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炸弹”,藏在了这位年轻患者的胸腹腔里,而“拆弹专家”却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心内科医生。

33岁男子体内藏“炸弹” 2个“窗户”破难题 - 天天要闻

33岁男子体内藏“炸弹” 2个“窗户”破难题 - 天天要闻

针对如此年轻且有症状的胸腹主动脉瘤患者,李林锋高度重视,充分评估患者的病变,邀请心脏外科和血管外科会诊,商讨手术策略。该患者瘤体跨胸腹主动脉,瘤体下缘累及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外科需开胸开腹,创伤大。遵照患者的意愿,拟选择微创介入覆膜支架植入术,该术式难在如何保护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省医特邀上海长海医院血管外科冯睿教授会诊,建议覆膜支架体外双开窗,保护腹腔干及肠系膜上动脉。并于2月28日在全麻下为患者行胸腹主动脉瘤覆膜支架体外双开窗植入术及保护性腹腔干、肠系膜上动脉支架植入术,2小时内顺利完成这例高难度的手术。

33岁男子体内藏“炸弹” 2个“窗户”破难题 - 天天要闻

33岁男子体内藏“炸弹” 2个“窗户”破难题 - 天天要闻

患者术后病情平稳,于3月6日痊愈出院。因患者入院依从性差,整个住院过程采用了贝克认知疗法对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进行干预,减轻了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了生活质量,使其能够很好地配合治疗。

33岁男子体内藏“炸弹” 2个“窗户”破难题 - 天天要闻

术后查房

李林锋提示,胸腹主动脉瘤是主动脉壁中层弹性纤维变性扩张的退行性变,多见于中老年人,如未及时发现及处理将发展至瘤体破裂,失血性休克,死亡率近乎100%,该类患者多伴有长期的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年轻人比较少见,发现率低。目前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医疗条件的提高,通过体检发现有越来越多的以腹部搏动性包块为首要表现的动脉瘤患者来院就医,如伴有胸背部、腹部疼痛不适,应及时完善胸腹主动脉CTA检查以明确诊断。微创覆膜支架植入术是治疗胸腹主动脉瘤的一种有效快捷的方法,因创伤小、恢复快、减少住院天数等优势,逐渐成为患者的优选方法。

江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洪浪团队针对腹主动脉瘤、胸主动脉瘤、跨胸腹主动脉瘤等各种类型的主动脉瘤患者都有很强的介入技术支持和众多的成功案例,能做到个体化介入治疗策略。他们既是“拆弹专家”,又是护心团队。正如洪浪院长说:“我们不仅是能打仗的团队,而且是能打胜仗的团队!”

(省心血管病医院四科 陈丽燕 涂伟玲 余龙辉)

科学分类资讯推荐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 天天要闻

重组胶原测不到胶原?巨子生物回应

央广网北京5月25日消息 5月24日晚,巨子生物旗下品牌可复美在官方微博发布《告消费者书:关于近期网传“巨子生物可复美产品检测未添加重组胶原蛋白成分”的严正声明》(下面简称声明)。声明称,针对所谓“巨子生物涉嫌严重造假”“重组胶原测不到”等不实指控,公司予以严正驳斥并坚决否认。公司所有产品研发生产全程严格...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 天天要闻

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逝世

今天16时许,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发布讣告,沉痛悼念顾玉东院士。顾玉东因病抢救无效,于2025年5月24日18时不幸逝世,享年87岁。华山医院官网显示,顾玉东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华医学会副会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手外科主任。顾玉东1961年毕业于原上海医科大学医疗系。曾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 天天要闻

“能给我100条鲥鱼,它们就不会灭绝”,探访“长江四鲜”能否一起重出江湖

在淀山湖畔的金泽镇莲洋路上,有一片上海市水产研究所青浦科研基地。走进这里的全城最大水产养殖单体设施,在占地1万平方米的超级大棚内,8米直径的大水池一个接一个,犹如巨莲出水。从池中游弋的长江𫚔鱼、长江河豚等,到在外“特殊照顾”的长江刀鱼,上海水产人正为传统意义上的“长江四鲜”保种保育、繁种扩种。然而,“...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 天天要闻

人类无法抗拒的十大心理学效应

原创 杨怡 杨博士说心理 北京每一个人都应该了解一定的心理学知识,这样不仅仅可以让你深刻的了解自己,分析社会现象,甚至能够在日常生活中找到一些应对事情的方法。今天,我介绍给你10个人类无法抗拒的心理学效应。每一个都发人深省。值得你收藏,反复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 天天要闻

Science | 突破性进展:深度学习+物理模拟,精准操控蛋白质“形态切换”,未来药物设计新路径

引言生命,无疑是宇宙中最精密的奇迹。而蛋白质(proteins),正是构成生命大厦的无数微观建筑师。我们通常会将蛋白质想象成一个个静态的、结构精密的分子雕塑。然而,生命的奥秘远不止于此——真正的蛋白质,更像是灵动万变的“变形金刚”!它们能够根据环境信号精确切换构象(conformational states),这种动态能力正是...
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时还是困? - 天天要闻

为啥有些人每天只睡4小时却精力充沛,而你睡8小时还是困?

经典观点认为:每晚睡足8小时,第二天才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工作,否则就会昏昏沉沉,注意力不集中,情绪也容易烦躁。然而我们有时候会遇到一些例外,有些人每天只需睡3~6小时,依然活力满满。这群人被称为“自然短睡者”,科学家发现,他们的秘密就藏在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