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科护士能出门诊也能开处方 深圳拥有执业护士近5.5万名

5月12日是第113个国际护士节。今年,在深圳,专科护士已进入"next level"——享有开具检查单、治疗单及外用类药品权限,还是在全国率先立法赋权的。

护理界人士认为,深圳通过法规建立专科护士制度,不仅让护士能与医生一样出门诊、开处方,最大的价值是让护士找到职业发展路径,提升职业地位。

目前,深圳已有急诊急救、伤口造口、血液透析、糖尿病等十几个领域的专科护理门诊。

护士走出医院,走进社区、走进家庭

据统计,截至2023年底,全市执业护士54649人,其中,男性3272人,女性51377人,承担了全市12675万人次门急诊和226万人次住院的护理工作。

深圳已逐步建立覆盖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护理服务体系,覆盖急性期诊疗、慢性期康复、稳定期照护、终末期关怀等。

借助社区护理、居家护理、“互联网+护理服务”等模式,深圳护士走出医院,走进社区、走进家庭,为高龄或失能、母婴、慢性病等行动不便人群提供上门护理服务。

家住龙华区福城街道的92岁谢爷爷,因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右脚红肿破溃。在家人陪同下,他在龙华区中心医院治疗了一周,溃疡面有所好转。

但由于年事已高,住院生活不便,谢爷爷提前办理出院回家疗养。出院时,护士告诉谢爷爷的家人,通过手机平台就可预约延续护理上门服务。

在接下来的1个月,伤口专科护士11次上门为谢爷爷清创换药,直至伤口完全愈合。

今年有了首位护理学“博士后”

近年来,拥有硕士、博士学历、手握创新专利的“新生代”护士越来越多。今年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通过中大“高层次人才计划”,成功引进深圳首位护理学“博士后”李彩霞。

深圳护士的学历和职称两项指标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全市有博士学历7人,硕士学历322人,本科学历17514人,大专学历24215人,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的达32.65%,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个百分点。

 有主任护师365人,副主任护师2268人,主管护师15715人,护师14958人,初级19274人,中级及以上职称占比达33.57%,这一比例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3个百分点。

 “本科及以上学历”与“中级及以上职称”更是专科护士的重要“准入门槛”。

2023年1月实施的《深圳经济特区医疗条例》修订稿规定,要获得专科护士证书需满足3个条件,即具有本科以上护理专业学历、具有5年以上临床护理工作经验及2年以上相关专科岗位工作经历、取得中级以上护理专业技术资格。

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脚步还要加快

在2023年全省“护理行业临床急救职业技能竞赛”“综合病例站点式”护理技能大赛上,深圳护士以过硬的急危重症处理能力和全面护理技能,捧得两项赛事的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名。

“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尽管深圳护士队伍越来越强大,但深圳护理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脚步还要加快,护理队伍学历和支撑结构还要不断优化,持续加强队伍建设和增补人员配备。

要建立健全专科护士规范化、标准化的培养和管理体系,让护士在临床护理、管理、教育、研究等多领域均有发展,可独立诊断、治疗、处方、指导患者自我管理等,

更要进一步落实责任制整体护理服务,让每名责任护士负责一定数量的患者,每名患者均有相对固定的责任护士为其负责,让深圳市民的健康获得感持续提升。

采写:南都记者 李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