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喝汤等于慢性自杀!很多人天天都在做!

许多人喜欢喝汤,认为它能补充营养、护理胃部,甚至在病后作为调理身体的一种方式。


然而,某些喝汤习惯可能并不利于健康,反而可能导致钙质缺乏和痛风。


如果你有以下喝汤的习惯,建议立即改正,因为这些习惯可能正在对你的身体造成伤害!



这4个喝汤习惯,等于慢性自杀!


1.喝汤养胃?这样喝可能更伤胃!


在饭前或饭后喝少量汤(少于200毫升)通常不会对胃造成太大影响。但如果你习惯边吃饭边喝汤,要注意了,这可能会对胃造成严重伤害。


正常吃饭时,咀嚼不仅帮助食物破碎,还促使唾液与食物混合,开始口腔消化。


如果用汤帮助食物下咽,会干扰这一过程,长期下来可能增加胃部负担,引起胃病


2.喝汤补钙?过量可能导致钙流失!


提及补钙,许多人会想到骨头汤,因为它能帮助钙质从骨头溶解到汤中,看似有助于吸收。


但研究表明,即使用一公斤骨头炖汤两小时,汤中的钙浓度也不到2mg/100ml,即使熬制半天到一天,钙浓度也不会超过4mg/100ml。而且,大量的脂肪也会溶入汤中。


饮食中脂肪比例应控制在25%以下。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后,会与钙结合形成难溶性钙皂,难以被肠道吸收。因此,骨头汤中的钙几乎无法被人体吸收,反而可能加速钙流失



3.鲜汤养颜?可能会先引发痛风!


鲜汤的美味来自于溶解在汤中的氨基酸,尤其是谷氨酸。加入少量盐后,谷氨酸可转化为谷氨酸钠,即我们熟知的味精,这就是汤鲜美的秘诀。


但是,过于鲜美的汤中含有更多的肌酐、肌酸和嘌呤等物质,这些都会增加肾脏的负担,可能导致痛风。


4.老汤更营养?煲得越久营养越少!


许多人认为长时间煲制的汤营养更丰富,但这实际上是一个误区。


食材煮得越久,释放出的嘌呤和脂肪越多,对肾脏和消化系统的伤害也越大。而且,过长的煲汤时间可能导致更多营养物质的流失。


想要喝到养生汤,煲汤时间最重要!


当煲汤时,不同的食材需要不同的烹饪时间来最大限度地保留营养和风味。


1.禽畜类(如排骨、老母鸡、猪蹄):1.5至2小时


如果超过这个时间,营养成分可能会降低,而且口感不再提升。同时食用汤中的肉块可以提供更全面的营养。



2.水产类、豆制品:10-30分钟


鱼肉比较容易熟,但是不宜长时间煮制,炖太久容易破坏口感。在煲鱼汤前,可以先将鱼两面煎一下,使鱼皮结实,不易碎烂,同时去除腥味。


用虾蟹和贝类做汤时,时间更短,1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3.菌类、根茎类(如海带、莲藕):不宜超过40分钟


在煲汤前,可以先将肉类在开水中焯水,去除血水和部分脂肪,避免汤过于肥腻。之后,在肉类煮至七八成熟时加入这些食材。


4.绿叶菜:不超过2分钟


绿叶菜应在汤快熟时加入,这样以保持其口感和营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