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3月6日“世界青光眼日”青光眼,这个名字听起来可能有些陌生,但它却是一个悄悄偷走我们视力的“盗贼”。
青光眼在偷偷摸摸干什么?
青光眼是一种眼科疾病,主角是眼内压——一个听起来不那么友好的小角色。当眼内压持续升高,就会挤压到眼底的视神经,造成损伤。想象一下,如果生活中每一次眨眼都像是给你的视神经来一次微型拳击,久而久之,连最坚强的拳击手也会应声倒地,那些精美的景色也会逐渐从你的生活中消失。
“绿色”杀手的隐蔽战术
这位“绿色”杀手(因为青光眼病人可能会看到环绕灯光的绿晕而得名)之所以狡猾,是因为它总是悄无声息。在初期,青光眼几乎没有任何症状。没有疼痛、没有红肿,就像是一个完美的间谍,等你意识到它的存在时,很可能已经太迟了。
随着病情的进展,可能出现以下症状:
1. 渐进性视力损失:青光眼可导致中心或外围视野逐渐受损,出现视力模糊、视野缺失或黑暗区域。
2. 丧失边缘视野:最初受影响的是视野的边缘,患者可能注意到看不清楚侧方或上下方的对象。
3. 眼压升高:青光眼常伴随着眼内压的增加,患者可能感到眼部疼痛、眼胀或头痛。
4. 视觉变化:光的敏感度增加、对比度降低、颜色感知异常等也可能是青光眼的症状。
5. 出现虹视:在暗处或眼睛疲劳时,患者可能会看到彩虹色的圈或光环。
6. 眼部红血丝:青光眼患者眼白部分可能出现充血或出现血丝。
这些症状可能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早期青光眼可能没有明显的症状,因此定期进行眼科检查对于早期发现和治疗青光眼非常重要。
早发现,早治疗:靠什么?
虽然青光眼不可逆,但完全可以控制!关键在于早发现和早治疗。定期的眼睛检查可以帮助我们及时发现异常,特别是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或有家族史的朋友们,年度检查更是刻不容缓。是常见的青光眼筛查方法:
1. 眼压测量(眼压计)
非接触式眼压计:利用空气脉冲来测量眼压,过程快速且不需要接触眼睛。
黄金标准——普金氏眼压计:通过接触角膜表面来测量眼内压力。
2. 角镜检查
使用角镜或裂隙灯配合特殊透镜(如goldmann三镜头)来观察前房角的开放情况,评估青光眼的类型(开角型或闭角型)。
3. 视野检查
使用自动周边视野检查仪器(如humphrey视野分析仪)来检测视野缺损,这在青光眼进展过程中是一个重要的标志。
4. 眼底检查
观察视神经盘(视乳头)的形态变化,尤其是视神经盘凹陷的增加,这可能是青光眼造成的典型改变。
5. oct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通过oct可以精确测量视神经纤维层的厚度,对于监测视神经损伤和青光眼的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6. 角膜厚度测量(pachymetry)
因为角膜厚度会影响眼压的测量值,所以了解角膜厚度对正确判断眼压很重要。
7. 角膜曲率
可能对眼压测量结果有所影响,也应予以考虑。
筛查建议
对于40岁以上的成年人,建议定期进行眼科体检,其中包括青光眼筛查。
青光眼高风险人群(如有家族史、高度近视者等)应更频繁进行筛查。
务必注意,单次筛查不能确立青光眼的诊断,通常需要长期跟踪和多项测试结果的综合评估。如果怀疑有青光眼风险或出现相关症状(如视野逐渐缩小、看到彩色光圈等),应及时咨询专业的眼科医生。
战胜青光眼,我们能做什么?
1. 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和适度的运动对于眼睛健康至关重要。尽量避免长时间熬夜、过度疲劳和情绪紧张,这些都可能增加青光眼的风险。
2. 合理用眼:用眼时间过长或者不正确的方式都可能导致眼睛疲劳,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我们应该合理安排学习和工作的时间,每隔一段时间适当休息眼睛,如每用眼45分钟远眺5分钟。
3.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可能对眼睛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增加患青光眼的风险。因此,我们应该尽量戒烟限酒,保护眼睛健康。
4. 保持眼部卫生:注意眼部清洁,避免用脏手揉眼睛,以免引发眼部感染。如果有眼部疾病,应及时就医治疗,避免病情恶化。
5.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是预防青光眼的重要手段。通过眼科检查可以及早发现青光眼的迹象,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病情恶化。
6. 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愉快、情绪稳定有助于维持身体健康,包括眼睛健康。我们应该学会调节情绪,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预防青光眼需要我们从生活习惯、用眼方式、健康习惯等多方面入手,全方位保护眼睛健康。同时,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也是预防青光眼的重要手段。
青光眼虽然可怕,但只要我们掌握了正确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就能有效地守护我们的视力。在世界青光眼日这个特殊的日子,不妨让我们共同发声,传递关爱。告诉身边的人去做眼睛检查,分享防治青光眼的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