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食物对于每一个人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饮食,对身体健康而言的影响也是特别大,吃对了有益的食物,那么就能够有助于身体健康,若是吃错了食物,很有可能就是病从口入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一直有传言称人的,一生吃多少是有定数的,谁先吃完谁就走,那么这样的说法是真的吗?吃得少活得更久可信吗?饭量小的人更常数还是饭量大的人更少数呢?
01
饭量大和饭量小,哪个更长寿?
关于这个问题,其实科学研究早就有答案了,曾在《细胞代谢杂志》上面研究人员通过增加限制热量以及热量的摄入,对受试者的身体衰老指标进行了一个相应的对比。
而研究的结果却让人有一些出乎意料,根据研究结果显示限制饮食的那一组身体胰岛素变得比以前更加敏感了,而血糖指数下降了0.2个百分点,线粒体的氧化速度也在有所变慢。
换句话来讲,限制饮食其实对身体健康更好,这也就是说单纯的从饭量上来看,饭量小的人或许能够更长寿一些。
但其实这并非是定性的饭量少的人并不代表着主观意义上就是少吃,而很有可能是身体吸收率比较差或者是胃肠动力不足,从而带来的食欲下降。
而那些饭量比较大的人,反而说明身体营养吸收率比较高,其实属于是非常健康的一种体现。
总的来讲,虽然是从理论上看饭量少的人会更加长寿,但是必须是主观上的饭量小,而并非因为受到疾病或衰老影响而导致的饭量小。
通过这一点我们能够看出饭量大小其实是根本不能够作为客观的长寿标准吃饭的习惯,在健康当中的占比会更大一些。
02
饭量控制在什么程度,才能更有利于长寿?
一般情况下每顿饭吃七分饱是最好的,也能够更有助于长寿。
七分饱的状态意味着肠胃摄取的营养元素充足,可以供给身体的基本需求,而与此同时肠胃的负担也不会太重。
不仅是如此,每顿饭吃七分饱的人,也更有助于控制体重。
长期保持比较大的饭量会容易带来脂肪,以及碳水化合物的堆积着,会容易使自己出现肥胖现象,而肥胖更是许多慢性疾病的诱因,就会容易给身体健康带来影响。
03
伤害身体的3种吃饭习惯,自查一下,如果没有,值得高兴
不好好吃早餐
我们大家常说“一日之计在于晨”,而早餐的存在,不仅只是为了让你填饱肚子。
经过一整夜的睡眠,身体里的营养物质和能量差不多都已经消耗殆尽了,此时血糖浓度偏低,不吃早饭除了会带来饥饿感,也会容易出现低血糖问题。
而且长期不吃早饭,会容易增加胆结石和消化不良等方面的问题出现。
吃得太少
很多女性朋友为了可以拥有苗条的完美身材,会通过节食的方式来进行减肥,但是大家不知道每顿饭吃得太少,就会容易给身体健康带来危害。
不仅会容易带来低血糖问题,也会容易增加营养不良的出现风险,时间一久会对人们的精神和身体带来巨大的威胁。
晚饭吃得太晚
睡前三个小时需要停止进食,否则就会容易影响肠胃和睡眠,若是晚饭拖到晚上20点之后再吃胃里的食物得不到充分的消化,就去上床睡觉的话,此时会容易带来胃酸反流和胃下垂的问题。
并且身体的排钙高的尿液就会滞留在膀胱以及尿道等尿路当中,无法及时排出长久以往就会容易增加结石出现的可能性。
04
2种饭或会加速衰老,平时尽量少吃
吃饭吃得太烫
我们中国人在吃饭时一般都讲究着“趁热吃”,认为饭菜越烫越好,还能够带来暖胃的效果。
其实这样的吃饭方式本身会容易损伤身体,也会容易增加食管癌的发生风险。
特别是对于中老年人而言,他们的口腔以及试管本身就脆弱,长期吃比较烫的食物就会容易烫伤这两个部位增加癌症的发生风险,容易增加衰老速度。
建议大家在吃饭时食物的温度要保持在35~40℃左右,最高温度也不能够超过60℃。
吃饭吃得太重口味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有重口味的饮食习惯,平时不仅无辣不欢,也特别爱吃一些盐分含量高的食物。
这里所讲到的重口味食物主要包含高盐、高脂、高油饮食,经常如此饮食会容易增加许多慢性疾病的发生风险,比如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等。
这样还会容易导致中老年人出现身体加速衰老的现象,建议大家每天的盐分摄入量要保持在6克以内,油脂摄入量要控制在30克以内。
05
如何健康饮食?
按时吃饭
一日三餐的时间尽量保持规律,让我们的肠胃和大脑记住时间点。
一般情况下早餐的时间最好是在7:00~8:30,午餐的时间是11:00~1:00,晚餐的时间应该是17:30~18:30。
细嚼慢咽
在吃饭的时候最好要细嚼慢咽,要用15分钟吃一顿早饭,用20~25分钟,吃一顿中餐和晚餐。
这样不仅可以保护肠胃,也有助于身体消化,促进身体健康。
吃饭时要专心
大脑对饱腹感的感觉是人的本能,要在专心进食的情况下才能感受,如果吃饭时不太专心,一边说话一边吃饭,或者是边吃边看电视,便会容易导致身体摄入过多的食物,容易带来肥胖问题。
=结语:总而言之,在一定程度上少吃确实有可能会带来长寿,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吃的越少就越好,大家要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