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吃好睡好精神好,49岁非哺乳期女性却突然得了乳腺炎?

乳有预见·患者视角


我今年49岁,眼看着就要步入大衍之年了,自认日子还过得不错。经营一家小店,吃得好,睡得好,精神也蛮好的~

可没想到,就在两周前,我的左侧乳房开始潮红肿胀,本着有病就得治的原则,立马就到附近医院检查了身体。可是经过消炎止痛治疗,我的症状并没有什么明显好转,于是我又找了一些方法,服中药或者外敷,却感觉都没有什么用。

我便立刻决定到城里专业医院看看,在门诊给出了我拟“左侧乳腺炎”的诊断后,我便住进医院等着进一步的身体检查。

在这期间,我还认识了几个老姐妹,她们都说我精神状态这么好,不像是会得病的。但没办法,病症就摆在这,该检查还是得认真做。

在查体后,医生发现我除了左侧乳头及乳晕周围潮红肿胀,局部压痛明显之外,没有发现太多硬物肿物。他告诉我,可能是非哺乳期乳腺炎,还需要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和活检

我在松了口气的同时,也在困惑这不是哺乳期妈妈才会得的病?


非哺乳期也能得乳腺炎

在很多人的认知里,乳腺炎是哺乳期女性才会得的乳腺疾病,其实非哺乳性女性也有可能患上乳腺炎,其根据病程可分为多种炎症。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临床上常见的三种乳腺炎症:哺乳期多发的急性乳腺炎,以及非哺乳期临床常见的肉芽肿性乳腺炎和浆细胞性乳腺炎。从诊断依据和临床分期,区别不同乳腺炎的不同病症~


急性乳腺炎


·急性乳腺炎判断依据

1、多发于哺乳期的初产妇。

2、患侧乳房疼痛,炎症部位(多位于乳房的外下象限)红肿、变硬、压痛,以后形成脓肿。脓肿长位于乳晕下、乳管内、乳腺内或乳腺后,深部脓肿波动不明显,腋下淋巴结肿大并可有压痛。

3、可有寒战、高寒、白细胞增多

4、于乳房红肿明显出穿刺常见可见脓性液体,穿刺物培养可有细菌生长。

5、抗感染治疗疗效显著。


·急性乳腺炎临床分期

红肿期:因母乳淤积,乳腺局部出现肿块,让患者产生肿胀、压痛感。乳房内部已有炎症,并无脓肿,而乳房皮肤颜色正常,或微微泛红,部分患者可能表现为皮肤微热。

形成期:若炎症发展严重,会导致组织坏死形成脓肿。如没有及时治疗,脓肿会变大变硬,形成搏动性跳痛,或持续性剧烈疼痛。乳房皮肤发红,伴随灼热感,甚至全身发热、口干舌燥、恶心厌食等情况,患者的侧腋窝淋巴结也会开始肿大。

脓肿溃后期:脓肿会自行破开,没有及时破开,可手术帮助排浓。一旦脓液排出,肿痛感会极大减轻,体温恢复正常,进行换药处理一个月左右,伤口就会开始慢慢愈合。但如果脓液没有顺利排出,可能转为慢性乳腺炎,甚至还可能导致乳瘘理。


浆细胞性乳腺炎


·浆细胞性乳腺炎诊断依据

1、多发于30-50岁非哺乳期及非妊娠期女性。

2、多为一侧乳房发病,也有双侧乳房同时发病。多数患者伴随乳头内缩史,内陷乳头出现渣状分泌物。少数患者伴随血样或水样溢液。

3、乳晕旁有肿块且皮肤发红,7-10d形成脓肿,溃破后有明显臭味,创口久不愈合或愈合后复发。化脓时乳房发热并伴随头痛症状。反复发作且肿块与皮肤粘连,溃破后形成瘘管

4、细针穿刺活检可见大量浆细胞浸润,无恶性肿瘤细胞。

5、结合辅助检查手段,影像学检查显示有炎性反应、脓肿等特征。


·浆细胞性乳腺炎临床分期

隐匿期:乳头凹陷,有粉刺样分泌物,气味臭秽,或伴有乳晕部肿块,疼痛不明显。

急性期:乳晕部肿块增大,向某一象限伸展,肿痛显著,形成脓肿局部红赤,有波动感,全身症状表现为畏寒、发热、头痛等。舌苔可为薄黄,舌质红。

慢性期:当局部感染得到控制时,病情往往进入慢性阶段,全身症状减少或消失,脓肿溃破,瘘管形成,溃口时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局部皮肤可呈橘皮样变形,病情反复,经久不愈。


肉芽肿性乳腺炎


·肉芽肿性乳腺炎诊断依据

1、多发于育龄经产妇女。

2、短期内出现的疼痛性肿块,多外周起病,进展迅速,可波及乳头乳晕后方,甚则全乳。

3、病理检查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浸润。

4、肉芽肿中有脓肿形成,病变位于乳腺小叶。

5、病灶中无嗜酸杆菌及霉菌。


·肉芽肿性乳腺炎临床分期

急性期:常指肿块期,乳腺导管或腺泡中的刺激物引发的炎症反应,导致炎症因子引起腺叶的充血、水肿,可表现为红肿、疼痛的症状,早期可造成乳腺部位有肿块。

亚急性期:包括破溃期、窦道期,随着炎症的反应,可导致部分腺体有脓肿,出现肉芽肿性坏死,坏死灶可在局部皮肤部位形成破溃,继续发展可形成窦道,可从窦道部位分泌坏死物质。

迁延期:也是指恢复期,随着时间的延长,可导致肿块缩小,炎症也会暂时缓解。如果存在机体抵抗力较差等因素,均可能再次诱发疾病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