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的6大危险因素,有些人全中了

肝癌发病率高,约80%的患者发现时已是晚期。据统计,在我国,每年有11万人死于肝癌,其中男性8万,女性3万,占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数的45%。

肝癌如此可怕,哪些人是高危人群呢?

高危人群有哪些?

(1)乙肝病人:

流行病学统计表明,乙肝流行的地区往往也是肝癌的高发地区,患过乙肝的人确实比没有患过乙肝的人患肝癌的机会要多,这种危险性高达10.7倍之多。

乙型肝炎病毒可能是人类肝癌发病诸多因素中的主要启动因素。

(2)饮食不洁者:长期进食霉变食物、食含亚硝酸盐食物以及食物中微量元素硒的缺乏也是促发肝癌的重要因素之一。

(3)嗜烟酒者:有酗酒嗜好者,肝硬化的发病率很高,而肝硬化和肝癌的关系又非常密切。如果再加大吸烟量,就会加快、加重肝硬化的形成,促进肝癌的发生。

(4)慢性胆汁淤积者/慢性心功能不全、肝静脉阻塞者:长期的胆汁淤积会导致肝细胞炎症及胆管反应,甚至出现坏死,形成胆汁性肝硬变。慢性心功能不全、肝静脉阻塞者会引起肝脏淤血,使肝细胞缺氧而坏死、变性,终致肝硬化。

(5)长期服药并接触化学毒物者。

(6)代谢紊乱者:如血友病等遗传代谢缺陷亦可导致本病。

肝癌如何早期发现

肝癌的早期发现对治疗和预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然而如何早期发现肝癌呢?这就需要我们对适当的人群进行普查并采取进一步的诊断方法。

普查是指通过询问病史、体检或某种试验方法在健康的人群中发现病人的一种手段。

而普查的对象是哪些人群呢?普查的方法又有哪些呢?

普查的对象主要是肝癌的高危人群,如:HBsAg阳性,或有慢性肝炎史,年龄在35岁以上,有肝癌家族史,过度饮酒、吸烟,丙肝虽然在我国发病率不高,但也应该被视为高危因素。对于有临床症状的病人也应及时进行检查。

检查的方法为AFP检测联合超声显像。因为单独使用AFP将会遗漏50%的小于3厘米的小肝癌,而超声对肝癌的敏感度超过85%,可检测到1~2厘米的肿瘤。而检查的间隔时间应该是少于8个月。最好是6个月。

如何预防肝癌

①改水:主要是指将死水变为活水,由饮用塘水、宅沟水变为饮井水、深井水、自来水。城市改用污染少的水源作为自来水,提倡使用净水器。

②防霉:黄曲霉素主要来源于玉米、花生及其制品。因此饮食中要提倡吃大米代替玉米,减少食用过多的花生及其制品。近年发现绿茶可减少黄曲霉素对动物的诱发肝癌的作用,因此提倡饮用绿茶。

③防肝炎:这是预防肝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与肝癌的关系十分密切,而他们均为血源传染,并可通过母婴垂直传播。因此避免血液传染肝炎,及时接种肝炎疫苗,将会降低肝癌的发生。

当然上述方针只谈及最重要的一些因素,同时保持乐观的情绪,不吸烟、不嗜酒、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都会对预防肝癌起到积极的作用。



声明:本文版权为禾连健康官方账号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作者:牛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