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杆菌根除是把“双刃剑”?在胃癌预防与反流性食管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2025年07月10日18:00:24 健康 4569

导读

“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值此夏至时节,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白昼达到全年最长,草木葱茏,蝉鸣阵阵,处处洋溢着生命的活力与热情。然而,健康领域的挑战依然严峻。全球50%以上人口已感染幽门螺杆菌。随着饮食结构变化和肥胖率上升,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近期,来自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张明鑫教授团队egastroenterology上发表了题为“association between inf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the risk of reflux esophagitis occurrence or recurr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的文章,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评估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或复发的相关性。

幽门螺杆菌根除是把“双刃剑”?在胃癌预防与反流性食管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 天天要闻



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联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定植于胃黏膜的细菌,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甚至胃癌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其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存在争议:部分研究认为,幽门螺杆菌可能通过抑制胃酸分泌而减轻食管黏膜损伤,但根除治疗可能会打破这一平衡,增加反流风险;另有研究提示,根除治疗或可改善食管下括约肌功能,减轻反流症状。



最新研究证据

本研究通过系统综述和荟萃分析,评估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与反流性食管炎发生或复发的关联,共纳入了30项研究,其中包括16项随机对照试验和14项前瞻性队列研究。


结果显示


(1)总体关联:根除幽门螺杆菌的患者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显著高于未根除组(rr=1.39,95%ci: 1.09-1.77)(见图1)。  

幽门螺杆菌根除是把“双刃剑”?在胃癌预防与反流性食管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 天天要闻

图1:在接受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的患者和持续感染的患者(安慰剂组)中,评估了新发或复发反流性食管炎的情况。(a)数据来自随机对照试验;(b)数据来自前瞻性队列研究


(2)时间效应:随访时间超过1年后,反流性食管炎风险进一步升高(rr=1.57,95%ci: 1.01-2.43)(见图2)。  

幽门螺杆菌根除是把“双刃剑”?在胃癌预防与反流性食管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 天天要闻

图2:(a)随机对照试验中按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b)前瞻性队列研究中按随访时间进行亚组分析


(3)人群差异:亚洲人群中风险升高更为显著,而不同年龄组和基线疾病类型(如消化性溃疡或胃炎)之间未发现统计学差异。



临床启示与挑战  

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可能增加反流性食管炎发生风险,临床决策时需权衡其利弊:

(1)个体化治疗:医生需结合患者年龄、基础疾病(如胃萎缩程度)和地域特征,评估根除治疗的优先级。  

(2)长期监测:对接受根除治疗的患者,建议定期随访食管健康状况,重点关注亚洲人群和高龄患者。  

(3)未来方向:现有证据尚存异质性,未来亟需更多高质量研究探索幽门螺杆菌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相关分子机制及精准干预策略。  



结语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反流性食管炎的关系如同一把“双刃剑”,根除治疗虽能降低胃癌风险,却可能引发新的健康挑战。正如夏至寓意着阴阳转换和丰收希望,医学研究也需要在矛盾中寻找平衡,通过精准医学为患者制定最优方案,从而收获更长久的健康。未来,结合多学科协作和大数据研究,或可揭开这一复杂关系的全貌,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引证本文

anna li, yanan zhang, kunping chen, xin quan, kun yin, manli cui, ning lu, mingxin zhang - association between infection of helicobacter pylori and the risk of reflux oesophagitis occurrence or recurrence: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egastroenterology 2025;3:e100121.

来源:egastroenterology

幽门螺杆菌根除是把“双刃剑”?在胃癌预防与反流性食管炎风险之间寻找平衡 - 天天要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这些解暑药的用法与禁忌要知道 - 天天要闻

中暑就喝藿香正气?这些解暑药的用法与禁忌要知道

7月20日入伏后,一年中最潮湿闷热的“烤验期”即将上线。购置祛暑药品成了当下热门的健康防护选择。​数据显示,某外卖平台的防暑药品订单量月环比增长超120%。不过,热销的背后也藏着疑问,不少人把藿香正气类药物当成“万能解暑药”,这样科学吗?面对五花八门的防暑药,又该怎么选怎么用? 藿香正气类药品更适用治疗暑湿...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 天天要闻

年过70岁的老年人打乒乓球需要注意些什么,这6点千万要做到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条件的改善,人类的寿命不断延长。人们常说的:“人生七十古来稀”已经越来越不符合现代人的生存标准了。现在中国14亿人口,超过70岁以上的人有1亿3139万之多,未来20年还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虽然这些高龄老人想通过体育锻炼保持身体健康,但是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已经不适合他们了。基本上各类体育场...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 天天要闻

男子抱冬瓜睡觉能降温?《黄帝内经》里的消暑密码大公开!

最近,全国多地高温“爆表”,空调、风扇全力运转都难以驱散周身暑气。这时,一条“男子抱冬瓜睡觉降温”的新闻迅速走红网络,不少人纷纷效仿,把冬瓜从厨房“请”上了床。那么,抱冬瓜睡觉真能有效降温吗?从古老的《黄帝内经》智慧中,又能找到哪些夏日养生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 天天要闻

重磅通知 | 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活动启动

这是 达医晓护 的第 5578 篇文章创新之星由上海市工程管理学会、上海市科普作家协会、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有限公司、万方医学网、上海市科普事业中心、“达医晓护”医学传播智库共同发起,光明网、中国医学传播学教学联盟、医学传播学创新实践基地共同支持的第三届“医学科普创新之星”推荐遴选活动正式启动。附:推荐表格第...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 天天要闻

最高收费21万元,阿尔茨海默病手术叫停背后:借“创新治疗”之名收费

每经记者:陈星 每经编辑:魏文艺7月8日,国家卫健委网站发布了一则通知,禁止将“颈深淋巴管/结—静脉吻合术(LVA)”应用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在医疗界人士看来,这一喊停并不突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内某知名三甲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处了解到,早在国家卫健委通知正式出台前,该主任医师所在医疗机构所在地的...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 天天要闻

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

微美芒市—芒市具有影响力的公众号如何识别山洪前兆请掌握来源: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 中国应急管理报社责编:雷斑努 虞有琪审核:张崇喜 们文杰往期回顾收藏!2025年芒市公交漫游指南面对暴雨,这些知识要牢记“马路市场”退市 芒市山货交易有了“新家”“700开头” 15位电话号码要来了!@芒市创业者,市妇联20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