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包有毒?专家研究发现茶包含有上亿微塑料,被肠道吸收引发疾病

2025年05月20日01:32:07 健康 1551

随着生活品质的提升,便捷的茶包因其“科学配比”的优势,逐渐受到消费者青睐。然而,这种看似高效的生活方式,实则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健康风险,撕开了茶饮产业的"精致伪装",不少网友纷纷表示“茶包有毒”。

茶包有毒?专家研究发现茶包含有上亿微塑料,被肠道吸收引发疾病 - 天天要闻

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的一项研究表明,市售茶包在冲泡过程中会释放大量微塑料。不同材质的茶包释放量各异,最高可达数十亿颗。

其中,聚丙烯茶包释放的微塑料危害尤为显著,每毫升茶汤中约含12亿颗,平均直径仅136.7纳米的微小颗粒。这些微塑料极易通过肠道进入血液,进而随血液循环遍布全身,潜在危害巨大。

即便纤维素尼龙6茶包,虽然释放的微塑料数量相对较少,亦不可忽视其潜在威胁。研究显示,尼龙6茶包每毫升茶汤释放约818万个微塑料颗粒。尽管数量较聚丙烯茶包有所降低,但仍足以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影响。

茶包有毒?专家研究发现茶包含有上亿微塑料,被肠道吸收引发疾病 - 天天要闻

在追求便捷生活的同时,消费者应警惕茶包带来的微塑料污染风险,审慎选择,以保障自身健康。那么大量微塑料的摄入,对人体健康构成哪些危害?

微塑料可被肠道吸收,诱发心血管等多种疾病

微塑料是指粒径微小,肉眼难以辨识的塑料颗粒,其性质类似于空气中的PM2.5。这些微小的塑料颗粒可通过多种途径,包括饮用茶饮等方式,进入人体。

与体积较大的普通塑料不同,微塑料对人体的影响更为深远。传统塑料因体积限制,难以被人体吸收,通常可经由消化系统排出体外。然而,研究表明,微塑料颗粒可能被肠道细胞误吸收,进而进入血液循环,扩散至全身各个器官。

茶包有毒?专家研究发现茶包含有上亿微塑料,被肠道吸收引发疾病 - 天天要闻

《环境国际》期刊2020年发表的研究指出,微塑料不仅会停留在肠道内,更能深入细胞内部,甚至对细胞基因组造成潜在损伤。 微塑料与DNA之间的强烈相互作用可能导致DNA断裂或突变,从而增加罹患癌症的风险。此外,微塑料亦可能对心血管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威胁。

2024年《有害材料杂志》发布的研究表明,微塑料进入血液后,可能引发炎症反应,进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综上所述,微塑料对人体健康构成潜在威胁,亟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其长期影响,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其环境污染,以保障公众健康。

微塑料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常见?

古语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诚然,在认识到微塑料的潜在危害后,我们更应关注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来源,以寻求规避之策。

第一、餐饮领域

首当其冲的是茶包。 研究表明,以尼龙66或聚酯(PET)为材质的茶包,在高温浸泡后会释放数量惊人的微米级及纳米级塑料颗粒。 即使标榜“天然”的纤维素茶包,其微塑料释放量也仅略低于塑料茶包,健康风险不容忽视。

茶包有毒?专家研究发现茶包含有上亿微塑料,被肠道吸收引发疾病 - 天天要闻

其次是瓶装水。 由于包装材料等因素影响,部分瓶装水中含有大量微塑料,且多为纳米级别。 此外,反复开盖的行为亦会导致微塑料脱落,显著增加水中的微塑料含量。

最后,一次性餐具亦是微塑料的重要来源。 热饮倒入纸杯后,会迅速释放大量微塑料颗粒。 经微波炉加热后,外卖塑料盒的微塑料释放量更会成倍增加。 长期使用此类餐具将显著增加人体摄入微塑料的风险。

第二、个人护理领域

塑料微粒,作为一种新兴的环境污染物,正以隐蔽的方式威胁着人类健康。尽管多国已颁布禁令,限制含有塑料微珠的洗护产品,但部分磨砂膏及牙膏中仍存在聚乙烯微粒。这些直径小于5毫米的微珠,具有直接穿透皮肤进入血液循环的潜在风险。

不仅如此,合成纤维衣物的洗涤也构成重要的微塑料来源。每次洗涤,聚酯、尼龙等材料便会释放高达70万根微纤维,相当于每件衣物脱落约0.5克塑料。美国自来水检测结果显示,高达94%的样本均含有此类纤维,表明其污染范围之广。

茶包有毒?专家研究发现茶包含有上亿微塑料,被肠道吸收引发疾病 - 天天要闻

此外,一次性口罩与湿巾的使用也加剧了微塑料的扩散。口罩在日常摩擦过程中会脱落微塑料,长期佩戴会导致吸入大量塑料微粒,其危害程度不亚于直接咀嚼塑料袋。而湿巾中的聚酯纤维在被冲入下水道后,会分解为纳米级塑料,最终通过污水回用系统进入食物链,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构成潜在威胁。

第三、家居环境领域

日益严峻的空气污染问题不仅限于室外,室内空气质量同样面临挑战。研究表明,室内微塑料浓度甚至可高达室外的三倍,其主要来源不容忽视。

合成纤维地毯的摩擦、塑料家具的老化以及轮胎磨损产生的塑料粉尘是室内微塑料污染的重要贡献者。以英国为例,每年因轮胎磨损而产生的塑料颗粒高达6.3万吨。此外,清洁工具的使用也加剧了室内微塑料的释放。

茶包有毒?专家研究发现茶包含有上亿微塑料,被肠道吸收引发疾病 - 天天要闻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清洁海绵在磨损过程中会释放大量微塑料,每磨损1克即释放约650万个微塑料,一块海绵在使用后可能释放高达3.25亿颗微粒。

油漆与玩具同样是潜在的微塑料来源。道路标线、船舶涂料以及部分玩具油漆中含有的热塑性塑料,在磨损后会产生微塑料粉尘,并可通过呼吸进入肺部,对人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最后

微塑料作为一种不可见的存在,已经从“环境问题”演变为“健康危机”,它无声地存在于我们的每一次呼吸、每一口饮食中。

茶包有毒?专家研究发现茶包含有上亿微塑料,被肠道吸收引发疾病 - 天天要闻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选择天然材质产品、支持环保政策,或许是我们对抗这场“塑料入侵”的最有效武器。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身居闹市,心向自然,城里人也能养出山野好身体 - 天天要闻

身居闹市,心向自然,城里人也能养出山野好身体

“天天困在楼房里,吸着汽车尾气,吃的外卖快餐,这身子骨能好吗?”您是不是也常听老邻居们这样抱怨?别急着叹气!咱老祖宗《黄帝内经》早说了:“人以天地之气生”,住在城里照样能“偷”来山野的养生诀窍,关键得懂这“闹市中取静”的门道!
58天瘦了18斤,我明白了!为什么一吃晚餐,体重就下降了 - 天天要闻

58天瘦了18斤,我明白了!为什么一吃晚餐,体重就下降了

去年冬天有位客户找我,说自己尝试过各种方法却总在体重上“卡壳”。她提到以前为了控制体重,晚上只啃黄瓜或喝代餐粉,结果半夜饿了,第二天反而吃得更多。后来我们调整了她的晚餐模式,58天后她发来消息:“原来晚餐吃对了,身体真的会自己调整!
做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是不是就“万石如意”了? - 天天要闻

做完体外冲击波碎石后,是不是就“万石如意”了?

当体检报告显示泌尿系统结石时许多患者的第一诉求往往是尽快消除结石泌尿外科对付泌尿系结石有一套常见的“隔山打牛”术那就是“体外冲击波碎石”——将冲击波从体外准确无误地传给“石头”将其粉碎消灭万恶的结石图源:soogif但有些做体外碎石的患者都
长时间戴或有损听力 - 天天要闻

长时间戴或有损听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发布数据显示,全球有超过10亿12岁至35岁之间的年轻人,正面临无法逆转的听力损失风险。随着年龄的增长,听力功能下降本身就不可逆转,再加上长时间戴耳机、爱乱掏耳朵、不会正确擤鼻涕、爱熬夜这几件容易影响听力的事,总有一件是你们爱做的——若任由这些行为继续伤害耳朵,可能导致耳聋提前找上门。今天...
苏州协和药业新品发布:皮肤健康与文化传承双轮驱动 - 天天要闻

苏州协和药业新品发布:皮肤健康与文化传承双轮驱动

近日,苏州协和药业在上海举办了“匠心致远 创新永续”2025品牌发布会,发布会现场公布了协和B5系列新品。发布会现场从“协和维E乳”到“B5修护新势力”作为苏州协和的“当家花旦”,协和维生素E乳截至2023年底累计销量超5000万瓶,是无数家庭的“护肤常客”。而此次发布会的焦点并不是它,而是苏州协和发布的新品协和B5系...
拜登确诊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蔽!一旦出现这4个危险信号,马上查 - 天天要闻

拜登确诊前列腺癌!早期症状隐蔽!一旦出现这4个危险信号,马上查

当地时间5月18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发布声明:拜登被确诊患有恶性前列腺癌癌细胞已扩散至骨骼新闻一经发布,马上冲上热搜普通人该如何预防“男题”发生?今天晨报君就带大家认识一下这个形似“核桃”的器官男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前列腺癌据国家癌症中心2024年数据显示(《2024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我国前列腺癌新发...
确诊癌症后,拜登首次发声 - 天天要闻

确诊癌症后,拜登首次发声

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前总统拜登在X平台发布简短贴文,回应自己确诊患有侵袭性前列腺癌一事。拜登写道,“癌症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和你们许多人一样,我和吉尔也领悟到,正是那些破碎之处让我们变得最为坚强。感谢你们用爱与支持帮助我们振作。” 拜登办公室18日发表声明说,拜登被诊断患有侵袭性前列腺癌,癌症已扩...
确诊前列腺癌后,拜登首次发声 - 天天要闻

确诊前列腺癌后,拜登首次发声

据环球网消息,美国前总统拜登办公室18日发表声明称拜登被诊断患有侵袭性前列腺癌后,拜登于19日在社交平台X上首次发声,他发文称,“癌症与我们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和你们许多人一样,我和吉尔也领悟到,正是那些破碎之处让我们变得最为坚强。感谢你们用爱与支持帮助我们振作。”图为拜登发帖配图。 图源:拜登X账号根据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