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每个中老年人身上,都藏着一幅“骨折地图”。因为骨量流失、骨密度下降,中老年人容易发生骨质疏松和跌倒,所以一不小心就容易“伤筋动骨一百天”。
3月19日,高明区老年骨折诊疗中心在区中医院举行揭牌仪式,为高明区老年人健康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骨科专家提醒,如果不幸跌倒或骨质疏松导致骨折,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千万不能因忌讳手术而延误治疗。
专科中心助力老年骨折康复
9日前,84岁的谢叔不慎摔倒,导致左股骨粗隆间骨折,被送至高明区中医院接受治疗。依托区中医院开通老年骨折绿色通道,谢叔已经在48小时内完成了手术。“高明区老年骨折诊疗中心成立后,对老年骨折患者治疗方便了很多。”在病房里照顾谢叔的吴女士说。

区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胡永波正在查看患者情况。高明融媒记者陈嘉懿摄
对于高龄患者而言,骨折治疗充满了挑战。“据不完全统计,全区65岁以上老年病人占到10%以上,所以老年人的骨折治疗需求量比较大。”高明区中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邓聪表示,老人的身体机能大幅衰退,骨质脆弱,手术难度和风险极高。其次,老人伴有多种基础疾病,无疑增加了麻醉和手术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此外,术后的康复护理也是一大难题,老人的恢复能力较弱,容易出现并发症。
“成立骨折诊疗中心,主要目的是集中医院多学科去处理老年人骨折问题,24小时内可以完成检查和会诊,48小时内完成手术。”区中医院副院长、主任中医师胡永波说,48小时内完成从接诊到手术,这大大减少了老人并发症的发生,老人的生活质量也有明显提升。
骨质疏松老年人容易骨折
老年人为什么容易骨折?胡永波表示,老年人跌倒或骨质疏松造成的骨折,往往被称之为“人生最后一次骨折”,一旦骨折发生后,很多老年患者无法接受创伤较大的外科手术。而造成这种骨折的原因往往是暴力伤,所以预防老年人跌倒十分重要,监测骨质情况也十分重要。
想要避免这一现象,那么骨质疏松的预防就尤为重要,尤其是对于一些40岁以上的人群,应注意定期监测骨密度,如果出现了抽筋或者全身性的骨痛,应及时到医院进行骨密度的检查,如有骨质疏松或者骨量低下应及早开始干预。
胡永波建议,老年人在预防跌倒的同时还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补钙,预防骨质疏松,包括:合理膳食,适当进食虾皮、牛奶、鸡蛋等含钙高的食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补钙;适当运动,保证每周3次以上有氧运动,每次运动30分钟左右,以快走、太极拳等为主;常晒太阳,晒太阳能促进维生素D3的合成,从而促进钙的吸收。
“如果不幸跌倒导致骨折,一定要及时就医治疗,千万不能因忌讳手术而延误治疗。”胡永波表示,区中医院整合骨科、康复科等多学科资源,成立了老年骨折诊疗中心,目的是通过优化服务流程、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老年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4种方法可预防骨折发生
骨折的情况在老年人群当中尤为高发,严重影响着他们的身体健康,那么要怎样有效预防骨折的发生呢?
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合理的进行体育锻炼,比如慢跑,太极拳等等,但应避免如球类,快跑等危险性较大、对抗性较强的运动,但是要注意的是雨雪天或地面潮湿时应减少户外活动。
多吃一些奶制品,鱼、虾、蟹、肉类、禽蛋,豆类、豆制品、干果类等富含钙元素的食物。这样可以有效预防骨质疏松,减少骨折的发生。
老年人的居住地方要保证安全,避免地面湿滑,家具摆放混乱等跌倒隐患。
建议每年进行体检,检测骨质疏松的情况,对于已经患有骨质疏松的患者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抗骨质疏松的药物,纠正不良生活方式。
健康小贴士:
骨折后应该怎样处理?
骨折是一种极为常见的意外伤害,市民需要了解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以免因处置不当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1.立刻拨打急救电话。
2.不要急于搬动病人,以免造成二次伤害。
3.开放性骨折或发生出血时,应马上进行止血、消毒和包扎,避免病菌侵入骨髓引起骨髓炎。
4.用夹板或树枝、木棍等物妥善固定骨折部位,厚纸板、杂志等也可以利用,并用棉花或布料等柔软物品垫在中间,防止硬物触碰受伤部位。
5.颈、脊椎或腰部骨折,要让伤者躺在木板上,再在其颈部或其他受伤部位用软布或毛巾绑扎保护好伤部。
文、图/高明融媒记者陈嘉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