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进入流行季!假期出行注意!

2024年09月29日17:33:03 健康 1084

国庆假期将至

不少人计划外出旅游

秋季蚊子依然活动频繁

登革热的感染风险也急剧增加

大家外出游玩时

一定要注意防范


广东省一周新增报告764例


广东省已进入登革热流行季,疫情传播风险逐步增高。8月广东报告登革热1220例,较7月增长了987例。


据广东疾控,2024年9月16日至9月22日,广东全省新增报告764例登革热病例,其中,本地病例763例。无新增重症病例、死亡病例。


今年登革热全球病例激增


登革热是经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叮咬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主要通过“病人→伊蚊→其他人”的途径传播,故该病不见面也能传染。


已进入流行季!假期出行注意! - 天天要闻

图源:中国疾控中心


今年以来,全球登革热疫情形势严峻。截至8月底,已有80多个国家/地区报告了超过1000万例登革热病例和6000多例相关死亡病例,发病数为2023年同期的3倍。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


登革热的典型症状可以归纳为:突发高热+三红+三痛+皮疹。

突发高热:体温可在24至36小时内升至39或40摄氏度。

三红:即面、颈、胸部潮红。

三痛:剧烈头痛、全身关节痛、肌肉酸痛。

皮疹:四肢躯干或头、面部出现充血性皮疹或点状出血皮疹。


严重者会出现出血甚至死亡。目前还没有特效药物和疫苗,控制媒介伊蚊、预防蚊虫叮咬是避免登革热的最佳方式。及时就医,早诊断、早对症治疗可减少疾病加重的风险。


发病后要注意休息,注意防蚊隔离(使用纱门纱窗和蚊帐)。


退热以物理降温为主。退热之后仍然存在病情恶化的风险,一旦出现腹部剧痛、持续呕吐、皮肤红色斑点、口鼻出血、呕血便血、嗜睡易怒、皮肤湿冷、呼吸困难等症状,提示需要紧急护理,应立即返回到门诊或急诊。


哪些人容易感染重症登革热?


■ 老人、婴幼儿和孕妇。

■ 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消化性溃疡、哮喘、慢性肾脏疾病及慢性肝病等基础疾病者。

■ 伴有免疫缺陷病者。


疾控部门提醒


每3-5天清理一次家居和外环境小积水(蚊虫孳生地)是登革热防控的关键措施。在家中使用杀虫剂灭蚊时,要按照产品的说明进行操作,避免儿童接触。


■ 在外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使用驱蚊液,预防蚊子叮咬。尽量避免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当在户外发现蚊虫多、蚊媒孳生地多等问题,可以向12345热线反映、投诉。


■ 酒店、民宿房间应关好纱门、纱窗,房间可以使用蚊香、灭蚊气雾剂等,尤其要注意婴儿床和婴儿车,也要装置蚊帐。


■ 市民一旦出现发热、皮疹、肌肉关节疼痛等登革热相关症状,应及时就诊,并告知医生具体的症状及住家周围是否有人感染登革热的情况。返回本地后,如果2周内出现发热,要及时就诊并说明旅行史,为了不将疾病传播给家人,请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住院隔离治疗。


准备前往有登革热疫情地区的外出和旅行的人员,应做好做足个人防护。在登革热流行区旅行结束后15天内,如出现发热、皮肤潮红、肌肉、骨骼疼痛等症状时,应尽早就医治疗并向医生说明旅行史。


假期将至

大家在安排外出游玩的日程时

要注意做好防护

尽量避免前往登革热疫情高发地区

注意保持干净整洁的环境

如遇不适症状

请立即前往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来源:苏州发布

编辑:小任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来1个月像“被牛含在嘴里” - 天天要闻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来1个月像“被牛含在嘴里”

北京进入“蒸煮模式”网友:出门就像“被牛舔了一口”近日,北京进入“蒸煮模式”。据中国天气网预报,7月4日至17日的14天中,北京有12天有降雨。7月12、13日,最高气温可达37℃。阴雨天气频繁,湿度大,有市民表示毛巾、衣物都有馊味了。网友评论称“感觉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黏黏糊糊”“北京居民终于也体会到回南天的痛...
“桑拿天”持续来袭,高温健康风险你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桑拿天”持续来袭,高温健康风险你了解吗?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中央气象台7月4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部、重庆、华南北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桑拿天”超长待机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一起来看中国气象局专家怎么说。记者:阮帅...
告诫冠心病患者:年过60,宁愿吃点肥肉,也别乱吃这4物 - 天天要闻

告诫冠心病患者:年过60,宁愿吃点肥肉,也别乱吃这4物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