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底外感病多发,这个中成药,被称为“四时感冒之神剂”

2024年01月31日11:05:47 健康 1591

流感,全名叫流行性感冒,西医认为是病毒引起的,中医里没有病毒的说法,在中医里统称为邪气。

在用药上,大家伙首先面临的就是风寒、风热的问题,如果风寒、风热辨证不清楚,不但对于恢复身体没有好处,甚至可能加重症状,那么,有没有一种不拘风寒风热都能用的药呢?

在古籍中有这样一个方子,不管风寒感冒,还是风热感冒,都可以用,是治疗感冒的“辛平之剂”,《本草正义》称其为“四时感冒之神剂”,这个方子就是荆防败毒散,现在也有中成药叫荆防颗粒。

荆防败毒散,出自明代张时彻的《摄生众妙方》。它是在人参败毒散的基础上去掉了人参、生姜、薄荷,加入荆芥、防风化裁而来。

一般认为它是一个治风寒感冒的方子,其实当你了解它的组成和历史,你会发现它风寒、风热、寒湿都可以用,所以很多人把它当成“四时感冒”常用药,也就是说一年四季的感冒都可以用。

年底外感病多发,这个中成药,被称为“四时感冒之神剂” - 天天要闻

下面我们来看方子。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

荆芥和防风是中药里的风剂,可以驱散风邪,这两味药一进入身体,可以把身体里的风邪统统搜刮出来,然后驱赶出去;防风除了驱散风邪,还能像一道屏障一样挡在那里,不让风邪有任何可乘之机。

荆芥、防风都是微温,不凉也不太热,可以透表,就好像给身体打开一扇窗户,窗户一开,什么风寒、风热都就跑出去了。

一般来说,祛风的药材都能祛湿,就好像给身体刮了一阵风,暖风一吹,身体里的湿邪全都吹走了。

可是对于严重的湿邪,荆芥和防风的力量显得有些弱,这时候再加上独活和羌活就万无一失了。

独活和羌活是一对祛湿的经典搭档,就像一对好兄弟一样形影不离,对于那种风寒湿三种泄气夹杂在一块,只有这哥俩才能搞定。

柴胡一方面疏解肝郁,还能辅助荆芥、防风来透发表邪;川芎行气活血,可以帮助独活羌活祛湿止痛。

很多感染的人会有胸闷痰多的情况,怎么办呢?

这里用桔梗、前胡来化痰,用枳壳、茯苓来宽胸理气。

桔梗宣肺化痰,药性向上走,前胡降气化痰,药性向下,一升一降之间就可以把呼吸道理的痰湿清理干净,让呼吸道变得畅通无阻。

上焦的淤堵解决了,中焦不通怎么办呢?

枳壳是不错的选择,枳壳行气消胀,它可以把那些食积、痰湿、气郁一股脑的冲散,然后带着它们一直往下走,最后从大肠排出去。茯苓健脾祛湿,毕竟脾为生痰之源,只有脾胃强壮了,才不会生湿生痰,所以这里必须健脾,茯苓一边健脾,一边把湿气赶着往下走,最后通过小便排出去。

最后再请我们的老朋友——甘草来调和诸药。这样,整个方子也就万无一失了。

这个方子的重点就在于荆芥和防风,可以固表扶正,还能透发外邪,就好像给身体铸了一座高高的城墙,把邪气挡在城墙外面,还可以腾出时间把身体里的风啊、寒啊、湿啊驱赶出去。

《本草正义》中称它为“四时感冒之神剂”,因为它可以把邪气透发出去,不管是热邪还是寒邪,总归都是邪,所以不管是风热感冒还是风寒感冒,都适用。夏季湿气比较重,人们又喜欢吹空调,很容易感受寒湿,头痛身重,胸闷恶心,这时候一包荆防颗粒喝下去,再美美地睡一觉,第二天就可以满血复活。

另外,这个方子还可以用于牙痛、疖子、青春痘、腮腺炎、皮肤病的湿疹瘙痒等等,现代医学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是用寒凉的药物去压制,这样其实是把邪气压制在体内,这些邪气在身体里,总有一天会闯出大祸;中医怎么治呢?中医的治疗思路就是透邪外出,只要把邪气发出来,自然也就好了。

荆防败毒散又有“瘟疫通治剂”之称,在古代,荆防败毒散一直是作为治瘟疫的首选药:

《景岳全书》言“若感四时瘟疫,而身痛发热,及烟瘴之气者,宜败毒散,或荆防败毒散”;

明·李榳《医学入门》曰“疫疾,如有鬼疠相似……表症,宜荆防败毒散”;

清·周震《幼科指南》言“天地流行厉气,而成瘟疫之病……发以荆防败毒散,清以普济消毒饮”。

如今,荆防败毒散穿越数百年的时光,来到我们身边,仍然在造福着后人,为后人排忧解难,它的原方以及中成药荆防颗粒也曾在抗击疫情中大放异彩,说明古人对抗瘟疫的智慧结晶,在今天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不管外邪如何变化,只要人不变,中医永远不会过时,古圣先贤留下的方子也不会过时。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2025年第3期) - 天天要闻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2025年第3期)

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中国气象局7月4日18时联合发布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预计,7月4日20时至5日20时,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中西部、华南中东部、东北地区东部和西南部及新疆等地高温健康风险较高(黄色预警);山东、江苏、上海、安徽、河南、湖北、湖南、江西、广东、天津、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等地的...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来1个月像“被牛含在嘴里” - 天天要闻

少外出,防中暑!北京未来1个月像“被牛含在嘴里”

北京进入“蒸煮模式”网友:出门就像“被牛舔了一口”近日,北京进入“蒸煮模式”。据中国天气网预报,7月4日至17日的14天中,北京有12天有降雨。7月12、13日,最高气温可达37℃。阴雨天气频繁,湿度大,有市民表示毛巾、衣物都有馊味了。网友评论称“感觉出门像被牛舔了一口,黏黏糊糊”“北京居民终于也体会到回南天的痛...
“桑拿天”持续来袭,高温健康风险你了解吗? - 天天要闻

“桑拿天”持续来袭,高温健康风险你了解吗?

记者从中央气象台获悉,中央气象台7月4日06时继续发布高温黄色预警:预计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大部、四川东部、重庆、华南北部以及新疆南疆盆地和准噶尔盆地等地有35℃以上的高温天气。部分地区局地最高气温可达40℃以上。“桑拿天”超长待机对我们的健康有什么影响?一起来看中国气象局专家怎么说。记者:阮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