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流、乙流同时感染?今年一大波!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 | 守护呼吸道

2024年01月08日19:20:54 健康 5461

最近,80多岁的罗老伯因为咳嗽加重去了医院,ct检查结果提示肺炎。更让他和家人没想到的是,这次竟是甲流、乙流等合并感染。有网友也发文吐槽,“甲流乙流同时‘中招’”。

上海市东方医院感染科主任屈莉红提醒,甲流和乙流不具备交叉免疫,感染甲流或乙流后,依然可能会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因此仍需做好防护。不过也无需恐慌,48小时内口服抗病毒药物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老年人特别注意

罗老伯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前段时间家中有人得了流感,他也被传染了。

和年轻人不同的是,起初他的发热和其他上呼吸道症状都不是很明显,没有及时就医,而是自行吃了些退烧和止咳药物。

一周后,罗老伯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咳嗽加重,到了夜间更为明显,已经影响到睡眠,体温则在37.5-38℃间波动。去医院就诊后,ct结果提示肺炎,而且还是甲流、乙流等合并感染。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今年一大波!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 | 守护呼吸道 - 天天要闻

这样的情况并非个例。周先生是一名销售,平时工作接触的人较多。前几天,他刚从外地出差回来,就因为发烧到39.5℃去了医院。

到医院时,他除了高热,还有嗓子痛、鼻塞、流鼻涕、咳嗽咳痰等症状。检验结果显示,他同时感染了甲流和乙流。

不少网友也发文吐槽,去医院检查发现,甲流、乙流全“中招”了。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今年一大波!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 | 守护呼吸道 - 天天要闻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今年一大波!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 | 守护呼吸道 - 天天要闻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今年一大波!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 | 守护呼吸道 - 天天要闻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今年一大波!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 | 守护呼吸道 - 天天要闻

屈莉红表示:

目前的乙流患者还是以中青年患者居多,特别是14到35岁的青年患者,这个可能与他们接触人群多、活动范围广、感染风险大有关。不过老年人、有基础疾病和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常合并其他感染和肺炎,也需要特别注意。” 

她建议,老年人要及时接种流感疫苗,同时在出现发烧、咳嗽且有流感接触史的情况下,不要硬扛,及时就医。此外,家中有人感染流感后,尽量避免和年老体弱的人群接触,注意开窗通风。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今年一大波!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 | 守护呼吸道 - 天天要闻

女子接连感染,一月内两次高热39℃

此外,近期还有一些患者“接连感染”甲流、乙流,一整个月都在不适中度过。

一个月前,张女士的孩子出现高热,去医院检查发现是甲流。那段时间,她一边照顾孩子,一边忙其他事情,很是劳累。

没过几天,她自己也出现了流感样症状,最高发烧到39.5℃,还有咽痛、鼻塞、流鼻涕、全身酸痛等症状。

想到可能是照顾孩子时被传染了,她赶紧去了医院就诊,经检查明确诊断为甲流,吃了医生开的抗病毒药物后,高热退了,但总感觉嗓子还是有些不舒服,就这样一直持续了近半个月。

快到月底的时候,她又发起了高烧,39℃左右。“是不是之前甲流没有好彻底,又开始反复了?”对于这次发热,张女士一开始没有太在意。但吃了退烧药,热度稍微下降后,又开始升上来了。此外,她还感觉有些恶心、腹泻等不适。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今年一大波!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 | 守护呼吸道 - 天天要闻

反复发热三天后,张女士去了医院就诊,检测发现这次并不是之前的甲流,而是乙流导致的。

屈莉红介绍说,最近几天,乙流患者的占比相比前段时间有所增加。从就诊数据来看,2024年1月1日至1月4日,东方医院南院发热门诊日均接诊385人次,北院265人次,主要是甲流、乙流、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原体感染。其中,南北两个院区的乙流患者占比分别为29%和28%,甲流在45-50%之间。而在2023年12月,甲流占比为65-70%、乙流在10%左右。

48小时内口服抗病毒药物好得快

甲流还是乙流?前来就诊的乙流患者中,大部分都有明确的乙流接触史,要么是家人,要么是同事。临床表现都比较急,有高热、咽痛、鼻塞、流涕、全身酸痛不适,有的还有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屈莉红介绍,从总体来看,甲流、乙流二者症状差别并不大,很难从症状去判断。如果发病前7天内接触过乙型流感的病人或同学、家中有类似症状的病人,则乙流的可能性更大,建议进行流感检测明确诊断。

几乎每年都有流感高发季,相对来说乙流的症状比甲流要稍微轻一些,所以大家无需恐慌。平时要注意自我防护、劳逸结合、营养均衡,增强自身免疫力即可。而且,流感是有‘特效药’的,一旦感染了,也不一定要熬满一周,48小时内用上抗病毒药物的话,可以起到很好的改善缓解作用。”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今年一大波!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 | 守护呼吸道 - 天天要闻

如出现发热、咳嗽或咽痛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以明确病因,在流感高发季,需要进行流感病毒相关检测,阳性即可确诊。一旦确诊,应及时遵医嘱早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玛巴洛沙韦、奥司他韦等)。抗病毒药物可以缩短症状持续时间或预防并发症。

其次,可以用一些退热药及止咳化痰药物对症处理,多休息,多饮水,每天通风,密切关注病情变化。

流感好了就放飞自我?专家提醒常见误区

❓ 误区一:流感好了就可以放飞自我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的对人类危害较严重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目前感染人体的主要为甲流和乙流。

甲流和乙流不具备交叉免疫,它们是流感的两种不同亚型,感染甲流或乙流后,依然可能会感染另一种亚型的流感病毒,因此仍需要做好防护。

而且流感病毒也是在变异的,一旦出现新的病毒株,也可能在短时间内出现反复感染。因此,不能抱有侥幸心理,该预防的还得预防。

甲流、乙流同时感染?今年一大波!有人整个月都在“生病中” | 守护呼吸道 - 天天要闻

❓ 误区二:得了流感,输液会好得更快

就诊过程中,有不少患者会问‘我发烧了,输液会不会好得快一点’‘我都烧到40℃了,吃两粒药不行吧,要不要输液”。

其实,输液输的一般是葡萄糖、盐水或者抗生素,没有一样是治疗流感所必需的。流感是病毒引起的,而抗生素是用来杀灭细菌的,对病毒感染没有疗效,也起不到预防继发细菌感染的作用。如果并发了细菌感染,需要使用抗生素,也可以口服,非必要不输液。

所以,得了流感不是直接就选择输液,我们最好的办法就是在48小时内口服抗病毒药物,另外还要保证充分的睡眠和营养。

❓ 误区三:流感病毒每年都在变,没必要注射流感疫苗

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及其并发症最有效、最便捷、最经济的途径。虽然每年流行的流感毒株可能会变,但每年的流感疫苗都会根据全球流感流行情况和病毒变异的监测数据进行更新。

虽然无法保证接种疫苗后肯定不得流感,但可以大幅降低发病风险、发病后症状严重程度,以及引起并发症的风险,所以推荐每年接种。

特别是推荐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6月龄以上的婴幼儿和儿童、孕妇和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年接种流感疫苗。

(文中患者均为化名)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 天天要闻

无意中发现比节食还掉秤的方法:5天轻断食,瘦12斤

上个月遇到一位客户,40岁的林姐,平时工作忙得顾不上做饭,经常靠外卖应付。她试过节食,但每次饿到晚上睡不着,第二天反而更馋高油高盐的食物。后来我建议她尝试调整饮食节奏——5天轻断食,不用挨饿,也不用顿顿水煮菜。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 天天要闻

21天掉了10斤,从146到136斤,严重被低估的4件小事

上周张姐来咨询时,手上还捏着半块没吃完的饼干。她说试过节食、跳操、甚至买过代餐粉,但体重像卡在某个数字不动。我让她先回答一个问题:“你吃早饭时嚼了多少下?”她愣住了。于是我给她分享了四个简单到容易被忽略的生活习惯调整,让她先坚持21天。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 天天要闻

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两者有区别,不建议混用

有位老年朋友问华子,他一直在服用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但最近常去的药店断货了,店员推荐他用厄贝沙坦替代,说是两者差不多,是否可以混用呢? 华子告诉他,不建议两者混用。虽然替米沙坦与厄贝沙坦都....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 天天要闻

今年小满是凶日,5月21日小满,提醒中老年人:牢记这4大禁忌

您发现了吗?今年立夏后的天气像坐过山车——清晨薄雾未散,午间骄阳似火,傍晚又飘起细雨。这种忽冷忽热、湿气弥漫的初夏,正是身体最"遭罪"的时候。而即将到来的5月21日小满节气,更像一扇隐形的健康门:推得对,安然度夏;推得错,可能给中老年朋友埋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 天天要闻

花生是心脏的“减速器”?医生忠告:这4种花生,建议多吃

花生一直是争议很大的食物,有些人说它油脂高、热量大,吃多了发胖、不消化,还对心血管不好;也有人说它是长寿豆、植物蛋白之王、血管清道夫。这种说法各有一套逻辑,没法一刀切。但最近不少心内科医生开始重新关注花生的作用,特别是在心率控制、血脂调节、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 天天要闻

这5种食物,正慢慢“损伤”血管,不想惹上血栓,尽量少吃些

很多人担心血栓,但不知道血栓的根子其实不是“突然形成”的。它从不是一块血块一下子堵住血管,而是血管内皮细胞长期受损、局部炎症慢慢积累、血液黏稠度逐步上升。几种机制交织在一起,最终才出问题。而伤害这一整套系统的,不是剧烈运动,不是情绪波动,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