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酸背痛、走路没劲、虚汗淋漓,一个良方,肝肾同补,让身体恢复

2023年11月04日12:10:07 健康 1858

在中医四大经典之一的《难经》中,曾有这么一段有趣的话语,“人之有尺,譬如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这段话看起来,是将人体与大自然的事物进行援物比类,但是它却表达了一种特殊的生命观——“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而这个所谓“青山”,就是指人的肾气,而肾气与肝气为“乙癸同源”、“母子相依”,所以,人们在感叹“廉颇老矣”的时候,不妨从肝肾方面来寻找原因。

比如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年老之人,经常会感叹,腰酸背痛,走路没劲,虚汗淋漓,这种情况,大多责之肝肾,若是肝肾气阴充盛,这种情况就会得到良好的改善。而筋脉弛缓、软弱无力的现象,中医又称之为痿证,虽然《黄帝内经》已经明确指出,“治痿独取阳明”,但是也并非所有的痿证,都要独取阳明,尤其是以肝肾阴虚所致的痿证,往往需要另辟蹊径。而以滋补肝肾为主的“治痿”方药,虎潜丸就是一个十分经典的奇效良方。

腰酸背痛、走路没劲、虚汗淋漓,一个良方,肝肾同补,让身体恢复 - 天天要闻


虎潜丸是《丹溪心法》里面收录的一个方子,全方由“酒炒黄柏半斤、酒炙龟板四两、酒炒知母二两、熟地黄二两、陈皮二两、白芍药二两、锁阳一两半、炙虎骨一两、干姜半两”等9味中药组成。具体使用方法,按照原著所说,是将这些中药研为细末,用酒糊为丸剂,或者用粥糊为丸剂,每日服用二次,空腹用淡盐汤或温开水送下。另外,虎潜丸中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那就是有的版本的虎潜丸“加金箔一片”,有的版本的虎潜丸加“生地黄”,有的版本的虎潜丸,还有提示“懒言语者加山药”。但目前主流的版本里,虎潜丸就这九味中药。

《丹溪心法》的虎潜丸,其实是在补肾丸的基础上加减化裁而来。补肾丸是《丹溪心法》中治疗“痿厥”的一个方子,主要由“干姜二钱,黄柏(炒)、龟板(酒炙)一两半,牛膝一两,陈皮半两”等五味中药组成,而虎潜丸去掉了补肾丸中的牛膝,增加了知母、熟地黄、白芍、锁阳、虎骨五味中药。另据《丹溪心法》记载,虎潜丸的方药组成,与大补丸(又称大补阴丸)也有一些渊源,大补丸由“黄柏、知母、熟地黄、龟板”等四味中药组成。

腰酸背痛、走路没劲、虚汗淋漓,一个良方,肝肾同补,让身体恢复 - 天天要闻

虎潜丸自《丹溪心法》记载以来,后世医家对它的运用也是比较广泛的,而且也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化裁,而且方不更名,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医学心悟》中所记载的虎潜丸,在《丹溪心法》的基础上,增加了牛膝和杜仲两味中药,使全方的功效更为稳健。不过,虎潜丸原方虽然没有加杜仲和牛膝,但是作用一样不可小觑。

虎潜丸的主要作用是“滋阴降火,强筋壮骨”,主要适用于肝肾阴虚、精血不足所致的痿证,临床上多以“筋骨软弱,腿足消瘦,行走无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舌脉上,多以“舌红少苔,脉细弱”为特征。另外,由于虎潜丸的方药特色,也可用于治疗眩晕、耳鸣遗精、遗尿等病症。而且在现代临床中,脊髓灰质炎后遗症、慢性关节炎、中风后遗症等病症,辨证属于肝肾不足的,可以辨证使用虎潜丸来改善痿弱的情况。

腰酸背痛、走路没劲、虚汗淋漓,一个良方,肝肾同补,让身体恢复 - 天天要闻

虎潜丸的配伍秘诀,由于在《丹溪心法》中并没有相关解析,因此,后世医家对虎潜丸的君臣佐使也是“三缄其口”,甚至“闭口不谈”。然而,中医的一切方剂,都有君臣佐使的奥妙,虎潜丸也不例外。那么,这个虎潜丸的君臣佐使究竟又是怎样的呢?目前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黄柏、知母为君药,主要起到泻火清热的作用;以熟地、龟板、白芍为臣药,主要起到滋阴养血的作用;以虎骨、锁阳、干姜、陈皮为佐药,主要起到强壮筋骨、温阳益精、温中健脾、理气和胃的作用。另一种说法是,以黄柏、龟板为君药,主要起到清泄相火、滋阴潜阳的作用;以熟地黄、白芍、知母为臣药,主要起到滋阴清热的作用;以虎骨、锁阳、干姜、陈皮为佐药,主要起到强筋壮骨、滋阴壮阳、温中暖脾、理气和胃的作用。

总体来说,虎潜丸是专治肝肾不足所致的痿证,全方配伍堪称奇妙,还能标本兼治。明代杰出的医学家张景岳指出,“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这样才能“寒邪随去”,如果一味的“过用风湿等药,再伤阴气,必反增其病矣”。所以虎潜丸以黄柏、知母、地黄、龟板为基础补肾滋阴,强筋止痿,再配合虎骨强筋壮骨、锁阳补肾壮阳、益精养筋,白芍养血柔肝,陈皮行气和中,干姜温中暖脾,一同起到“滋阴降火、强壮筋骨”的效用。在现代,由于老虎是保护动物,因此虎潜丸中去掉了虎骨,改用狗脊或狗骨代替。另外,脾胃虚弱、痰湿风寒、湿热浸淫所致的痿证,不适合使用虎潜丸调治。

【本图文由“神希园”新媒体独家原创出品。作者神希园(全球中医人士的精神家园,中医生命科学的博物图鉴),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复制】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中医人私藏!34味“药性之最”中药,对症养生太绝 - 天天要闻

中医人私藏!34味“药性之最”中药,对症养生太绝

在中药的庞大世界里,每种药材都有独特“本领” 。整理出 34 味“药性之最”中药,从止血到养肾,涵盖多种功效,对症养生超实用,中医爱好者、养生达人必看~ 一、补益类:补出满满元气 补阳之最:鹿茸,给阳虚体质添火力,温补肾阳超厉害 。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 天天要闻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7月的广州增城,荔枝红透枝头。来自荷兰的运动爱好者安妮(化名)捧着刚摘下的糯米糍荔枝,脸上却难掩因腰腿痛带来的愁容。谁料想到,这场跨越亚欧大陆的旅程,竟让她在岭南之地,邂逅了驱散数月病痛的“东方智慧”。10分钟微创术:针尖上的“精准狙击”近日,增城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骨科)诊室里,安妮扶着腰部,用...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有一种疾病如同取经路上的顽固妖怪——支气管扩张。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把它“打败”治好后就能高枕无忧,嘿,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啦!咱今天就结合《西游记》来讲讲这支气管扩张背后的门道。话说这支气管扩张啊,就像是那盘丝洞的复杂迷宫,一旦被缠上,气道病变与扩张就成了“既定事实”,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 天天要闻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加患癌风险。以下这五类食物,建议大家赶紧少吃!1.
小暑时节防“暑湿”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防“暑湿”

7月7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中医专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头伏前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难耐,养生防病应从“暑”和“湿”两方面着眼,注重益气生津、健脾祛湿。“中医理论认为,暑多夹湿,‘暑湿’二邪夹杂,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 天天要闻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高温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脑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