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仰卧位
1、问题一与治疗方法:
(1)问题一:出生时即表现为弛缓,没有生理性屈曲的体验。无上肢内收、屈曲,手不能抓握。无手抱膝、手抱足或者抱足吃,也没有出现竖颈、抬头。向俯卧位翻身左侧优于右侧。
(2)治疗方法:
①仰卧位,辅助下屈曲膝部,将食物放在患儿视线前方,鼓励患儿抬起头部去够取食物。
②从仰卧位到俯卧位翻身时,必须在辅助下屈曲下肢并回旋腰部、前倾肩部以帮助其翻身。
2、问题二与治疗方法
(1)问题二:双侧上肢并不都同时伸向前方,可有一只手向前伸展,另一只手在体侧的情况。
二、俯卧位
1、问题一与治疗方法
(1) 问题一:出生时没有生理性屈曲体验。俯卧位时要保持头部稳定控制上肢就不能内收、屈曲。
俯卧位时,双上肢紧贴躯干放置(胎儿水平)。肘关节屈曲在肩关节后方,前臂能保持支撑姿势,但是只要头不上抬,肩和、上肢就后缩,右侧比左侧出现早。
(2)治疗方法:
①俯卧在治疗师膝部,前臂支撑,肩关节内旋、内收,手轻轻握。让患儿自己照着镜子进行抬头训练,抬头的过程中,需要屈肌和伸肌共同作用以保持头部正中位姿势。必要的时候固定下肢,目的是避免髋关节过度伸展、外展。
②从俯卧位转换成仰卧位:俯卧位时,肘关节屈曲支撑,治疗师使患儿下肢屈曲后,患儿利用向侧方翻身时的颈立直反射可翻身至仰卧位。
③坐在治疗师的膝部,让患儿玩木棒游戏,让患儿进行保持正中位的训练。可以在抓握木棒的前提下,屈曲、伸展肘关节。
2、问题二与治疗方法
(1) 问题二:双上肢的动作有缺陷现象。俯卧位姿势体验比较局限,患儿可通过上肢支撑向侧方进行重心转移,而向前方重心转移缺陷。(2)治疗方法:在平衡板上双上肢内收屈曲位进行重心转移。也可以通过双上肢伸向前方进行重心转移。目的是为了以后一侧、上肢支撑体重,另一侧、上肢伸向前方够取物品作准备。为了抑制患儿全身性伸展外展模式,可以在患儿膝部用带子将其固定。
三、手指精细动作与触觉
问题与治疗方法
1、问题:没有体验过握持反射,通过治疗出现抓握动作。4个月时没有出现握持反射。
2、治疗方法
①坐在配有桌子的可调矫正椅上,让患儿将摞好的积木推倒,以促进患儿的动态操作能力。
②可以帮助患儿抓握住食物,让患儿体验食物带来的乐趣,并尽可能地帮助患儿完成进食动作。
③给予患儿手部各种各样的刺激,特别是促进触觉识别和辨别能力的提高。可选择不同材质的刺激物品。
#脑瘫如何干预比较好#、#脑瘫干预机构哪家效果好#、#脑瘫干预残联定点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