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方说:天圆地方,以人头圆、足方应之;天有日月,以人有两目应之;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如此等等,以阴阳同理变化规律处处相应。
所以,天地的四时五方与人体的五脏等器官的生养有着广泛的对应关系。因此,在不同的气候节气,可以进行不同的养生安排。
本文所说的三伏天养生小妙招,就是基于《黄帝内经》的上述理论基础展开的。
从宏观上说,三伏天的天气症候是湿热为主,特别是湿热会“伏”在人体的表外,从而导致寒气内聚,形成身体内寒湿邪的情况。如果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人体必将生病。
所以,民间在三伏养生的做法中,比较强调吃姜的传统。这就是所谓的“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其根本的道理就是用生姜的超级热量,从身体的内部把由于伏天所产生的内寒湿邪祛除体外,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
在伏天养生的小妙招当中,也有一些针对性的做法。
一是通过饮食的养生调节。重点调节脾胃,对脾胃进行养生调节。在伏天对脾胃的养生调节中,以清淡解暑,补气去火为主。经常食用的饮食有:薏米赤小豆粥、绿豆百合粥、冬瓜莲子粥、荷叶绿豆粥等。
二是通过避暑减温的养生调节。重点是避开高温暑热,让身体出于比较合适的温湿度中。在这种养生调节中,一方面是避开高温暑热,不使身体健康出现湿热中暑问题;另一方面,也不能过于贪凉贪爽,让身体温度过低而着凉,或者吃喝了过多的冷饮或凉性食物而导致身体寒凉而出现健康问题。
三是通过运动和锻炼进行养生调节。在三伏天,比较合适在早上或傍晚天气不是很热的时候游泳或走路等运动,当然,太极拳或八段锦等健身项目,都是很好的选择。
四是通过医生指导的养生调节。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把疾病治疗和健康养生调节结合起来进行。所谓的“冬病夏治”,就是要抓住这个时间窗口。
适合冬病夏治的常见病有:哮喘、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风寒湿痹,以及中医所说的脾胃虚寒等疾病,再有就是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
以上几个伏天养生调节的小妙招,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而选择使用,或者混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