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食管反流病一旦出现这些状况,要尽快找医生!

2023年02月04日16:51:04 健康 1895

对于胃食管反流病(GERD)的诊断,我们通常都是从症状入手。

胃食管反流病的典型症状是反酸和烧心,不典型症状包括胸骨后疼痛、吞咽痛、吞咽困难、上腹烧灼感、上腹痛、嗳气等,此外部分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还存在食管外表现,如咳嗽、哮喘、咽喉炎、牙蚀症等。

胃食管反流病一旦出现这些状况,要尽快找医生! - 天天要闻

这些症状如果每周出现2天以上,或每周出现1次以上的中、重度症状,并且这些症状已经持续相当一段时间(如8周以上),我们就可以考虑为胃食管反流病。如果能够结合胃镜、食管测压和反流监测等专科检查,则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根据胃镜下的食管黏膜的变化,胃食管反流病常常被分为三种类型:没有食管黏膜破损的非糜烂性反流病(NERD)、有黏膜病变的反流性食管炎(RE,更专业点的称呼叫“糜烂性反流病(ERD)巴雷特食管(BE,Barrett食管)

反流性食管炎被认为是更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的表现,是巴雷特食管的主要危险因素。而巴雷特食管被认为是食管腺癌的癌前病变,伴有肠黏膜上皮化生(正常的食管黏膜被肠黏膜替代)的巴雷特食管发生食管腺癌的风险更高。

尽管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包括生活饮食调理、药物治疗、内镜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但大多数患者都会首选药物治疗。

胃食管反流病一旦出现这些状况,要尽快找医生! - 天天要闻

首先,改变原有的生活习惯太不自在,做胃镜太受罪,做手术又折腾又破费,相比之下药物治疗简单、便捷,在家中就可以完成。

其次,药物治疗确实有效,尤其是质子泵抑制剂(PPI,即各种拉唑类药物,如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症状轻微、偶发或没有并发症的患者服用后多可缓解,且不易复发。

不过,中、重度症状和有并发症的患者通常需要长期治疗。有研究显示,约70%以前被诊断为反流性食管炎的患者,在诊断10年后仍至少每周存在症状或需要药物治疗。而根据症状变化而采用药物治疗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中,仍有11%的患者病情加重。

古人云: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一旦发现自己的症状加重,或是病情总是反复、迁延不愈,尤其是出现以下这些情况,就别在家盲目吃药了,尽快找专业医生治疗吧!

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明显且频繁发作

影响到了患者的饮食、睡眠、工作、社交、心理等,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和社会能力,甚至合并严重的反流性咳嗽、哮喘、以及可能危及生命的喉痉挛、窒息等。

质子泵抑制剂等药物负担严重

已经过了半年以上药物维持治疗仍难以停药,或疗效逐渐变差,或未能充分控制胃食管反流病的症状,甚至出现了药物副作用。

出现了严重的胃食管反流病并发症

包括重度食管炎、食管狭窄、范围较大的巴雷特食管(长段巴雷特食管)、食管腺癌,严重的与胃食管反流相关的呼吸困难、发音障碍、声带白斑、声门下狭窄、支气管扩张肺纤维化、甚至咽喉气道肿瘤等。

反流监测显示严重的酸暴露异常

存在明显的胃食管反流病相关解剖学缺陷

如合并明显的滑动性食管裂孔疝或食管旁疝。

胃食管反流病有很大的个体差异性,每个人的症状表现都会有所不同,对治疗所产生的效果也会不同。所以还是那句话: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们要积极配合医生给我们制定的治疗策略,尽管我们的身份不同,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治愈疾病,追求健康!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这些App、SDK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存在问题!中央网信办通报 - 天天要闻

这些App、SDK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存在问题!中央网信办通报

根据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的《关于开展2025年个人信息保护系列专项行动的公告》,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中央网信办组织对App、SDK收集使用个...
91岁大爷确诊喉癌,接受高难度半喉切除术!提醒:长期吸烟、酗酒很危险 - 天天要闻

91岁大爷确诊喉癌,接受高难度半喉切除术!提醒:长期吸烟、酗酒很危险

众所周知,咽喉是人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器官,集中着呼吸、发音和吞咽等功能,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近日,长沙泰和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毛坤华带领的医护团队成功为一位 91 岁高龄患者实施“气管切开术+垂直半喉切除术+喉功能重建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已康复出院。近日,91岁徐爹爹(化姓),因反复头晕、肢体乏力,伴有眩晕...
人民日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对待患者就讲一个厚道 - 天天要闻

人民日报: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对待患者就讲一个厚道

厚道,是一种兼具道德厚度与行为温度的价值准则,不仅是衡量医德的精神刻度,更是践行医者初心的精神底色。近日,《人民日报》以《对待患者就讲一个厚道》为主标题,生动报道了我院医务工作者传承“厚道行医”文化,为无数家庭点亮生命曙光的感人事迹。
体重管理起来!成都“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启动 - 天天要闻

体重管理起来!成都“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启动

5月8日,由成都市卫生健康委员会、成都市体育局联合主办的成都市2025年“万步有约”健走激励大赛启动仪式在温江区金马街道滨河公园举行。本次活动积极响应“体重管理年”的号召,旨在通过推广健走运动,帮助市民管理体重,迈向健康生活。
国家喊你来减肥 一起“享‘瘦’生活” - 天天要闻

国家喊你来减肥 一起“享‘瘦’生活”

自2024年6月起,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联合多部门正式启动为期三年的“体重管理年”行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体重管理"议题已引发广泛讨论,成为社会关注热点。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显著提升,科学管理体重、维护体态健康逐渐成为全民共识。
七旬老人胃肠“越狱”腹壁撕开31厘米 医生妙手修补成功 - 天天要闻

七旬老人胃肠“越狱”腹壁撕开31厘米 医生妙手修补成功

两年前,七旬老人张阿姨因多次腹部手术后腹壁形成长达31厘米的切口疝,肠管、胃等脏器“越狱”脱出腹腔外,在皮下形成“第二腹腔”生活备受影响。经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疝与腹壁外科团队多学科协作,最终成功修复。该院疝与腹壁外科主任郑燕生强调:“腹壁切口疝早期易被忽视,但拖延治疗将导致手术风险倍增,患者需抓住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