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MO 2022丨奥希替尼用于治疗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2022年12月27日23:19:03 健康 1029
ESMO 2022丨奥希替尼用于治疗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 天天要闻

肺癌是全球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非小细胞肺癌(NSCLC)占所有肺癌类型的80%~85%[1]。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是NSCLC最常见的驱动突变基因,NCCN、CSCO等指南将包含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埃克替尼阿法替尼、达可替尼、奥希替尼、阿美替尼在内的一、二、三代EGFR-TKIs均以1A类证据的身份推荐用于EGFR突变阳性晚期 NSCLC 的一线治疗,且NCCN指南将奥希替尼作为首选推荐[2]。目前奥希替尼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其在真实世界中的疗效如何?在2022年ESMO年会上,一项来自荷兰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奥希替尼用于不同年龄、体重指数和血药谷浓度的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真实数据。医脉通编辑整理如下。

1 研究背景

奥希替尼目前是EGFR敏感突变转移性NSCLC患者的一线标准治疗,也是一二代EGFR-TKI进展的T790M阳性患者的标准二线治疗。由于奥希替尼的疗效与体重指数(BMI)、年龄以及血药谷浓度相关的数据有限,因此有必要开展进一步的研究[2]

2 研究设计

这是一项来自荷兰的多中心回顾性研究,研究的纳入标准为:①年龄≥18岁;②晚期或转移性EGFR阳性NSCLC;③坚持在2016年1月2日至2022年1月3日使用奥希替尼治疗;④对治疗有反应。研究的主要终点为疾病无进展生存期(PFS),次要终点为总生存期(OS)、客观缓解率(ORR)和疾病控制率(DCR)。研究者在入组患者出现疾病进展前持续收集3个月的数据,并使用Kaplan-Meier法和多变量Cox比例风险模型来比较不同亚组的年龄、BMI和稳态药物谷浓度(Cmin,SS)[2]

3 研究结果

该研究最终筛选了294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4.3个月。入组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7岁(29-87岁),平均BMI为25.3(17.6-67.1),女性约占66%,白种人约占90%,19del约占54%,L858R约占30%,其他突变情况占17%(表1)[2]

表1 入组患者的基线特征

ESMO 2022丨奥希替尼用于治疗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 天天要闻

该研究中,有118例(40%)晚期或转移性EGFR阳性NSCLC患者在一线治疗中使用了奥希替尼,134例(46%)患者在二线治疗中使用了奥希替尼,42例(14%)患者在三线及后线治疗中使用奥希替尼,对应的中位PFS分别为14.6个月(95% CI,10.2–20.0个月),13.7个月(95% CI,11.1–15.6个月)和8.7个月(95% CI,5.1–12.7个月)。在接受一线、二线、三线及后线治疗的患者中,ORR和DCR结果相似,分别为68%和96%(1L),62%和93%(2L)以及69%和91%(3L+)。此外,年龄超过70岁的患者与70岁以下的患者PFS和OS也都相似(PFS:aHR=0.93;0.68–1.28;OS:aHR=1.14;0.77–1.68)(图1)。

ESMO 2022丨奥希替尼用于治疗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 天天要闻

图1 不同年龄层患者的PFS

然而,在低BMI(<20.0 kg/m2)患者中,PFS和OS明显较低(图2、图3),但由于该组病例较少(n=8),因此没有统计学意义。

ESMO 2022丨奥希替尼用于治疗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 天天要闻

图2 不同BMI患者的PFS

ESMO 2022丨奥希替尼用于治疗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 天天要闻

图3 不同BMI患者的OS

另外,研究发现,高血药谷浓度状态与低PFS相关(aHR=1.92,95% CI=1.10–3.37)(图4)[2]

ESMO 2022丨奥希替尼用于治疗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 天天要闻

图4 不同血浆谷浓度分层患者的PFS

专家简介

ESMO 2022丨奥希替尼用于治疗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的真实世界研究 - 天天要闻

姚伟 教授

  • 主任医师

  • 重庆医科⼤学附属第三医院呼吸内科主任

  • 原第三军医⼤学新桥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

  • 北京协和医院呼吸科博⼠后、美国哈佛医学院 Dana-Farber肿瘤研究所访问学者

  • 主要研究⽅向为肺间质病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发病机制等,从事临床、教学、科研⼯作 20年余。主持并参与国家⾃然科学基⾦项⽬ 4项,作为研究者参与卫⽣部专项及科技部课题多项,在国外 SCI 收录的刊物及国家统计源期刊共发表论⽂ 20余篇。

学术任职<现任>

  • 重庆市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分会委员

  • 重庆市医学会呼吸分会介⼊学组副组⻓

  • 重庆医师协会呼吸分会间质病学组副组⻓

  • 重庆市医师协会呼吸分会早癌诊治学组副组⻓

学术任职<曾任>

  • 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第七届⻘年委员会委员

  • 第九届介⼊呼吸病学组委员

  • 中国医师协会呼吸分会⾸届中⻘年医师委员会常委

  • 重庆市医学会呼吸分会第三、四、五届委员

专家点评

与FLAURA研究结果相比,该研究中接受奥希替尼一线治疗的患者其PFS和OS偏低,而二线治疗的患者OS略长。另外,该研究发现患者的年龄与PFS无关,而低BMI(<20.0 kg/m

2

)和高血药谷浓度可能与奥希替尼的治疗结局较差有关,未来建议扩大样本数量,深入研究BMI和高血浆谷浓度与奥希替尼之间的确切关系,争取为更多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益处。

审批号:CN-106492,有效期:2023-3-6

声明:本材料由阿斯利康提供支持,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参考文献

[1] 钱剑男,杨邵瑜,陈雪琴,马胜林.2022年第3版《NCCN非小细胞肺癌临床实践指南》更新解读[J].实用肿瘤杂志,2022,37(03):197-204.

[2] Veelen A V, Veerman M G D, Verschueren M, et al. 1130P Real-world data of osimertinib (osi) for the treatment of metastatic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patients (pts), with a focus on age, body mass index (BMI) and trough levels[J]. Annals of Oncology, 2022, 33: S1067-S1068.

审校:Faline

排版:Yuna

执行:Yuna

本平台旨在为医疗卫生专业人士传递更多医学信息。本平台发布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如该等信息被用于了解医学信息以外的目的,本平台不承担相关责任。本平台对发布的内容,并不代表同意其描述和观点。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权利人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尽快处理。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中医人私藏!34味“药性之最”中药,对症养生太绝 - 天天要闻

中医人私藏!34味“药性之最”中药,对症养生太绝

在中药的庞大世界里,每种药材都有独特“本领” 。整理出 34 味“药性之最”中药,从止血到养肾,涵盖多种功效,对症养生超实用,中医爱好者、养生达人必看~ 一、补益类:补出满满元气 补阳之最:鹿茸,给阳虚体质添火力,温补肾阳超厉害 。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 天天要闻

荔枝时节的跨国医缘:中西医结合为荷兰患者驱散腰腿痛阴霾

7月的广州增城,荔枝红透枝头。来自荷兰的运动爱好者安妮(化名)捧着刚摘下的糯米糍荔枝,脸上却难掩因腰腿痛带来的愁容。谁料想到,这场跨越亚欧大陆的旅程,竟让她在岭南之地,邂逅了驱散数月病痛的“东方智慧”。10分钟微创术:针尖上的“精准狙击”近日,增城区中医医院骨伤二科(脊柱骨科)诊室里,安妮扶着腰部,用...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 天天要闻

支气管扩张能不能治愈,那治疗目标又是什么?

在医学的奇妙世界里,有一种疾病如同取经路上的顽固妖怪——支气管扩张。不少人天真地以为,把它“打败”治好后就能高枕无忧,嘿,这想法可就大错特错啦!咱今天就结合《西游记》来讲讲这支气管扩张背后的门道。话说这支气管扩张啊,就像是那盘丝洞的复杂迷宫,一旦被缠上,气道病变与扩张就成了“既定事实”,是不可逆的。...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 天天要闻

越吃癌细胞可能越疯长,这5类食物赶紧少吃!

我们每天摄入的食物,不仅为身体提供能量和营养,也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对健康产生积极或消极的影响。一些食物中含有的有害物质或不良成分,可能会刺激癌细胞的生长和扩散,增加患癌风险。以下这五类食物,建议大家赶紧少吃!1.
小暑时节防“暑湿” - 天天要闻

小暑时节防“暑湿”

7月7日将迎来夏季的第五个节气“小暑”。中医专家表示,小暑正值“三伏”头伏前后,气温持续升高、降水增多,空气湿度大,体感闷热难耐,养生防病应从“暑”和“湿”两方面着眼,注重益气生津、健脾祛湿。“中医理论认为,暑多夹湿,‘暑湿’二邪夹杂,容易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 天天要闻

女子吃冰激凌突发“脑结冰” 医生提醒:夏日吃冰要科学→

高温之下,很多人会选择冰镇饮料、冰激凌等消暑,但吃“冰”也得讲究“科学性”,一味贪凉可能会伤身。近日,上海一名女子吃完冰激凌后,前额突然一阵剧烈疼痛,持续好几分钟,胃也不舒服,连忙到医院就医。医生表示,这种情况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叫“脑结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