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2022年07月15日23:01:31 健康 1814

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 天天要闻

2022年的三伏天是从7月16号开始正式入伏啦,三伏天长达40天,40天的高温气候,大家平时出门要做好防暑降温的准备,饮食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不要贪凉,少吃一些冷饮、生冷的食物,对身体健康不好。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尤其是体寒的女人,三伏天是养好身体的最佳时期。7月16进入初伏,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常吃,别舍不得。

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 天天要闻

一、红枣

红枣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平时煲汤或者当零食吃都是非常不错的,红枣也是女性的滋补佳品之一,三伏天热得人们难免会心烦焦虑、易暴易怒;红枣具有宁心安神的益处,入伏后可以适量多吃点红枣,对身体非常好,尤其是女性朋友。

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 天天要闻

推荐做法:生姜红枣红糖水

食材:生姜、红枣、鸡蛋、枸杞、当归适量、桂圆少许、老红糖适量。

1、鸡蛋冷水下锅煮熟透,出锅剥掉外壳待用。

2、枸杞、红枣、生姜、当归适量、桂圆洗净待用。

3、把所有食材一起放入汤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10分钟,加入少许红糖拌匀即可。

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 天天要闻

二、生姜

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也是有其中道理的,当然体热的人生姜还是要少吃,三伏天吃姜也是有技巧的,建议在早上的时候吃,过午不食姜,晚上吃姜容易上火。生姜可以驱寒暖身,三伏天热在体表,寒仔体内,所以生姜可以适当地吃一些。

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 天天要闻

推荐做法:姜米茶

食材:生姜、大米。

1、生姜选择老姜,洗净切丝待用。(不要切太细了)。

2、大米洗净沥干待用。

3、干锅加入大米下锅煸炒,炒至大米水分干,继续煸炒至大米变白,然后变得微微焦黄。

4、加入姜丝一起继续煸炒,炒至姜丝的水分稍微变干了,大米变得焦黄,注意别炒糊锅了。出锅放凉密封包装好,平时喝的时候拿来泡茶喝。

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 天天要闻

三、莲藕

俗话说“男不离韭,女不离藕”,女人多吃藕是非常好的。莲藕是夏季的时令美食之一,莲藕是水生食物,生吃性凉,煮熟了吃性温而不燥,夏季吃莲藕可以清热润燥,滋补不上火,莲藕的膳食纤维含量很高,夏天吃莲藕还可以帮助肠道的消化,是一种非常营养健康的蔬菜。

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 天天要闻

推荐做法:莲藕骨头汤

食材:猪骨、莲藕、姜适量。

1、猪骨洗净冷水下锅焯水捞起,沥干水待用。

2、莲藕去皮洗净切块待用。生姜洗净切片。

3、把猪骨、莲藕和生姜一起放入砂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大火煮沸转小火,继续煲煮90分钟,加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 天天要闻

四、薏米

薏米是一种非常好的祛湿食材,三伏天高温多雨,闷热潮湿,这个时候体内的湿气比较重,平时可以吃一些薏米煮的水、煲汤等等,可以清热祛湿,但是薏米的寒性也比较大,平时可以先干炒去掉一定寒性后再煲汤煮水,效果更好。

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 天天要闻

推荐做法:冬瓜薏米煲鲫鱼

食材:鲫鱼、冬瓜、薏米、白扁豆、眉豆。

1、鲫鱼洗净待用、冬瓜洗净带皮切块待用、薏米、白扁豆、眉豆洗净待用。

2、热锅凉油,下入鲫鱼煎至两面焦黄起锅待用。

3、把煎好的鲫鱼、冬瓜、薏米、白扁豆、眉豆一起放入砂锅里,加入适量的清水。

4、大火煮沸,转小火煲煮90分钟,下入少许盐调味即可。

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 天天要闻

五、鸭肉

夏天吃鸭肉再合适不过了,比猪肉营养,比牛肉实惠,鸭肉的味道鲜美,鲜香滋补不上火,鸭肉性凉,温补不上火,适合大多数人食用,上火体质的人也可以吃鸭肉,而且三伏天苦夏季节,身体滋补也是不能少的,但不建议大不,也不建议吃太油腻,鸭肉就是不错的选择。

进入三伏天,建议女人:若是不差钱,这5种食物要常吃,别舍不得 - 天天要闻

推荐做法:仔姜炒鸭

食材:鸭肉、仔姜、青红辣椒、啤酒、葱适量。

1、鸭肉洗净切块,冷水下锅焯水捞起沥干待用。

2、姜洗净切丝,姜可以多一些,子姜脆嫩可以当菜吃的。青红椒洗净切小段待用、大蒜洗净切片待用。

3、热锅凉油,下入鸭肉炒干水分,加入葱姜蒜和葱头一起炒香,下入生抽、蚝油和海鲜酱炒出酱香味。

4、倒入适量的啤酒,少许的清水淹没过鸭肉。焖煮15分钟,加入姜丝和彩椒一起炒香,下入少许盐调味,收汤汁浓稠即可。

Lily美食谈碎碎念:

以上就是5种适合三伏天吃的食材,三伏天吃正合适,顺应节气更健康,并推荐了相关的详细做法,可以收藏好三伏天做给家人吃哦。进入三伏天,不管有钱没钱,这5种食物记得常吃,舒舒服服过三伏天。

健康分类资讯推荐

内镜下开“隧道” 精准摘除消化道肿瘤 - 天天要闻

内镜下开“隧道” 精准摘除消化道肿瘤

【来源:红网】为患者实施手术。红网时刻新闻通讯员 鄢婷 肖会玲 娄底报道近日,娄底市第一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团队成功运用隧道法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TD)为一名乙状结肠早癌患者实施微创治疗。此项技术的开展,填补了娄底市该领域的空白,为提升内镜微
血常规上的“箭头”代表什么?这4个指标很关键→ - 天天要闻

血常规上的“箭头”代表什么?这4个指标很关键→

拿到血常规报告单时许多人不知道该看哪个指标看到箭头多先别慌抓住这几个关键指标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红细胞就能快速抓住重点↓↓↓血常规优先关注这4个核心指标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GB)红细胞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一种血细胞。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 天天要闻

科学与健康丨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

新华社北京7月2日电 题:第一时间掌握!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来了新华社记者顾天成7月2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为何发布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如何分级?与普通天气预报有哪些不同?怎样筑牢高温下的“健康防线”?——预警分5个等级,按照与高温相关疾病风险分...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 天天要闻

一动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可能得排查一下这4种病!

闷热的天气出汗多,这不难理解。但同样的环境下,有人轻汗微微,有人则汗流浃背,甚至吃个饭,稍微走一走,整个后背都湿了……爱出汗的人,是身体虚吗?需要警惕哪些疾病风险?01比别人出汗多,或是天生的出汗是人体调节体温的重要手段。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 天天要闻

荣耀手表5 Ultra发布: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心脑血管风险评估

在 7 月 2 日的荣耀 Magic V5 暨 AI 终端生态发布会上,荣耀正式推出了全新的旗舰智能手表 —— 荣耀手表 5 Ultra,并行业首发“防猝筛查研究”与“China-PAR 国人专属心脑血管风险评估”两大创新健康能力,以“AI 健康专家”的身份,为用户带来全方位的心脏健康守护与个性化健康管理体验。据介绍,荣耀手表 5 Ultra 行业首...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 天天要闻

张家港首家“小哥体检中心”启用

昨天(7月1日)下午,张家港市健康护航·“新”有所医关爱新就业群体健康项目启动,张家港市首家“小哥体检中心”正式揭牌。外卖小哥在“小哥体检中心”体检。通讯员 袁艺/摄新就业群体是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力量。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 天天要闻

脾虚湿重别只知道参苓白术丸!这味中成药才是“全能选手”!

一说到脾虚湿重,十个人里八个都知道参苓白术丸。但你有没有发现:吃了一阵子,舌苔还是厚得像白漆,肚子依旧胀得像气球?其实啊,调理脾虚湿重就像修下水道——光往堵了的管道里倒“补药营养液”可不行,得一边排水、一边修管道,双管齐下才有效! 为什么参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 天天要闻

脾虚调理误区:别瞎补!中医说关键要让脾胃“动起来”

很多人一听说脾虚,第一反应就是买人参、山药、黄精猛补,结果越吃越胃胀、口干,甚至便秘——其实这是踩了调理的大雷!中医里“脾虚”的核心不是“缺营养”,而是脾胃的“运化功能”罢工了。就像厨房下水道堵了,你还拼命倒鸡汤,只会让管道更堵一样,补脾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