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情绪钝感力》,让你摆脱敏感,轻松生活

小张和小云是夫妻俩,结婚两年了。年轻人不爱做饭,经常岀去吃。有时自己,有时跟同学同事。

有一次,小张来了一个外地的朋友,正赶上中午饭点,小张就给小云发了一条信息:不回去吃饭了。两个人就在外面边吃边聊。

晚上回去以后小云就一直挂着脸,对小张也是爱搭不理的,小张哄了半天,小云才说:你是不爱我了吗?是我长的丑你怕我给你丢人吗?你还是生我的气了?…

小张哭笑不得,知道小云多心了,连忙给她解释,朋友顺道来看他,待一两个小时就得走,等不及小云下班一起吃饭。

你有没有遇到过像小云这么敏感的人?你也总是想东想西、患得患失吗?你为什么总是在意别人的想法?这是因为你过于过于敏感了。

日本著名的心理学家加藤谛三所写的《情绪钝感力》这本书,用通俗易懂的心理学理论,来解读人为什么容易敏感和敏感的人所面临的问题以及摆脱的办法。

敏感的人会在内心反复琢磨自己遇到的事情,很多人有受害者意识,他们渴望别人关心自己、表扬自己。如果得不到满足,他们会愤怒,会想东想西,越想越离当初的实事越远。敏感的人很多明明是对自己不满,却迁怒于身边的人。

这样的人所缺乏的正是钝感力。

作者说:钝感是一种才能,你会发现在各行各业取得成功的人们当中,很多人都能自如地收放他们的钝感力。

钝感力是一种能迅速忘掉不快的能力,具有钝感力的人往往不畏失败,摔倒了大不了爬起来继续往前,对误解、嘲讽和嫉妒毫不在乎。

如何拥有钝感力,只要做好情绪的加减乘除

钝感力并不是与我们遥不可及,它本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你学会情绪上的加减乘除,就同样能拥有钝感力。

加法,就是在情绪中增加正能量的东西,凡事往好的地方想,给生活加点“甜”;

减法,就事论事,不要多想,不要太玻璃心,去掉能给我们带来负能量的坏情绪;

乘法,就是从自身出发,摆脱“求关注”的心态,强大自己的内心,别在意别人的想法;

除法,学会沟通,解除误会,去掉影响我们生活中各种负面情绪,轻装上阵,才能让我们更加轻松应对生活。

当你拥有情绪钝感力,当你对钝感力能收放自如时,你就有了消除自我的、负面情绪的能力,具有了独自面对生活的勇气,不依赖任何人,不用求“关注”,你可以成为自己的太阳,向外散发正能量。这样《情绪钝感力》会转化成动力,能让你轻松地摆脱了敏感,轻松地生活!

#沐希读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