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科院院士陆林在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中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世界精神卫生报告》也显示,在新冠疫情期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
抑郁症的发病原因除了环境之外性格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典型的抑郁性格。“黛玉葬花”让人印象深刻,她把落花收入花冢的这一情节,对她的多愁善感、悲观、敏感的性格特点刻画得惟妙惟肖,这种性格也让她最后郁郁而终。
容易诱发抑郁症的六种性格特点
负面思考
遇事容易陷入悲观、沮丧和苦闷的情感中,经常感到生活没意思,缺乏乐趣,喜欢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比较,导致丧失自信心,对自己的现状和未来充满灰暗忧伤的想法,经常陷入对过去的回忆中而且总是充满悔恨。
敏感多疑
不爱交际,不喜欢人多的场合,别人无意中的一句话就会深感受伤,表现得害羞、沉默寡言,做事犹豫不决,缺乏行动力。
拖延
过分在意细节,过分看重工作成果,追求完美,会反复检查、核对自己的实施计划,唯恐出现疏漏,以至于不能按时完成工作。这类人在生活上往往也表现得懒散。
自我中心
常处于两个极端,或者根本不会去想他人的感受,或者是过分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显得处处讨好别人,很难与别人顺利合作。缺乏责任感,待人冷淡等等。
表现孤僻
因为安全感不足害怕受到伤害,会把自己封闭起来,避免和人打交道。很少或没有朋友,除工作、学习以外的大多数时间都是独处的。
偏执
性格固执倔强,常言所说的“一根筋”。遇事习惯外归因,喜欢抱怨别人,自以为是,听不进别人的意见。
这些性格特点会让一个人远离现实,遇到问题时无法合理宣泄情绪,容易导致心理疾病。
当然并不是说有上述的性格特点就一定会得心理疾病,我们都知道心理疾病的病因比较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虽然如此,但如果我们试着改变性格中不太好的部分,就可以减少自己罹患心理疾病的可能性。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有人觉得性格好像是不可改变的。实际上性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可塑的。
实际上,很多人在人生的某个阶段,性格会发生很大的改变,尤其是经历一些重大事情之后,比如有人一场大病后变得平和、从容了,有人经过车祸等意外后变得心胸开阔、开始积极帮助别人了等等。
所以,现在是什么样的性格并不重要,关键是要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有意识地去调整和改变。
其实,并没有所谓的“完美性格”,每个人的性格都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缺陷。希望我们在了解自己的性格特点后,正确认识并接纳自己,学会自我调控,做出积极改变,使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成长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