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你的医生已经决定你需要手术。他可以告诉你,你有90%的机会在手术中幸存下来。这可能听起来不错。他也可以告诉你,你有10%的机会死在桌子上。即使这些赔率相同,您的反应也可能不同。这是因为一种常见的认知偏差,称为框架效应。让我们来看看它是如何工作的,以及你可以做些什么来避免它。
什么是框架效果?
框架效应描述了这样一个事实,即我们从一组替代选项中选择的选择往往更多地受到这些选项的呈现而不是信息实质的影响。
开创性研究
第一批证明框架效应的人是以色列心理学家Amos Tversky和Daniel Kahneman。在1981年的一篇论文中,[1]他们向人们提出了一个被称为“亚洲疾病问题”的困境。他们要求他们的研究参与者想象美国正在为一种罕见且致命的亚洲疾病的爆发做准备,这种疾病预计将造成600人死亡。参与者被给予两种替代治疗,并被要求在它们之间进行选择。
一半的参与者被呈现出一个专注于积极因素的“增益框架”:
- 计划A,其中肯定会有200人得救,或者
- 计划B,其中有1/3的概率是600个人被拯救,2/3的概率为没有人被拯救
一半的参与者被呈现出一个专注于负面因素的“损失框架”:
- 计划C,其中肯定会有400人死亡,或者
- 程序D,其中有1/3的概率是没有人会死,2/3的概率是600人会死
由于计划A和C以及B&D在逻辑上是等同的,因此在偏好方面应该没有差异,但在正坐标系中,72%的参与者选择计划A而不是B,而在负面框架中,22%的人更喜欢计划C比D。
此后,已经确定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框架:[2]
- 风险选择框架(如“亚洲疾病”情景)
- 属性框架,涉及对象及其属性。在这些情况下,人们更有可能更喜欢正框架属性。例如,消费者更有可能选择被描述为“75%瘦肉”的牛肉[3]和描述为“25%脂肪”的牛肉,而当团队过去的表现以成功而不是失败为框架时,经理更有可能将资金分配给研发项目[4]。
- 目标框架,其中敦促人们从事某种理想的行为,并强调执行行为的积极后果,或者强调不执行行为的负面后果。在这些情况下,当强调不执行它的缺点而不是执行它的好处时,人们更有可能执行所需的行为。例如,当女性被告知“不做疯牛病的女性在疾病的早期,更可治疗的阶段发现肿瘤的机会减少”时,女性更有可能进行乳房自我检查[5],而不是当她们被告知“做疯牛病的女性在早期发现肿瘤的机会增加时, 该疾病的更多可治疗阶段。
框架效应被认为是决策中最重要的偏见之一,并且在各种环境中都被观察到,包括医疗保健,[6]政治信息传递,[7]时间和金钱管理,[8]和消费者选择。[注9]
它是如何工作的?
在之前的一篇论文中,卡尼曼和特沃斯基提出了“前景理论”的概念,即我们倾向于通过考虑收益和损失来做出决定,并且我们发现失去某些东西的想法比获得某些东西的想法更痛苦。因此,我们更有可能希望避免损失,而不是获得同等收益。此外,一定的收益比可能的收益好,一定的损失比一定的损失好。
这意味着,当某件事被积极地构建并且我们得到收益(拯救生命)时,我们变得更加厌恶风险。在亚洲疾病情景中,绝对挽救200人生命的前景比有1/3的机会挽救600人生命的风险更大。当某件事被消极地框定,我们面临损失(人们死亡)时,我们成为更大的冒险者;400人的生命损失比600人丧生的2/3的可能性更不可接受。
我们特别容易受到框架效应的影响,因为我们是懒惰的思想家,选择一个确定的收益需要更少的认知努力[11],而不是选择一个有风险的增益。相反,在某种损失和风险损失之间做出选择需要同样多的认知努力。此外,选择某种损失而不是风险损失在情感上可能更具负担,因为没有机会获得良好的结果。由于我们一次只能处理和使用有限数量的信息,因此我们自然更喜欢使用最少资源和压力最小的选项。不幸的是,此选项并不总是最好的。
显然,我们都是独特的生物,我们都以不同的方式处理决策。例如,使用脑部扫描的研究[12]表明,能够更好地调节情绪的人能够更好地限制框架效应的影响。
个人情况也很重要。研究辩诉交易[13]表明,被审前羁押可能会增加一个人接受辩诉交易的意愿,因为监禁而不是自由将是他们工作的基线,认罪将被视为导致他们提前获释的东西 - 一种收益 - 而不是一种将他们投入监狱的事件 - 一种损失。
框架效应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小孩子受框架效应的影响小于年龄较大的孩子[14],而年龄较大的孩子反过来又比成年人受框架效应的影响小。[15]老年人[16]也比年轻人更容易受到影响。
如何避免
像大多数偏见一样,避免这种偏见的唯一方法是利用你的批判性思维能力。[17]首先,仔细检查所呈现的信息,不要让自己匆忙。研究表明,做出快速决定会增加一个人成为框架效应的牺牲品的可能性[18]。相反,在做出选择之前,请从广泛的关键和积极来源获取有关每个选项的尽可能多的信息。问问自己,给你选择的人的动机。考虑其他替代方案。可能还有另一种选择,结果更好。
你也可以尝试“反转框架”——在心理上改写信息,以相反的方式陈述它。例如,“本产品杀死95%的细菌”变成“本产品留下5%的细菌”。然而,请记住,负帧是“更粘性的”:[19]从负帧到正帧比从正帧转变为负帧更难。然而,改写选择以包含所有信息 - “如果采用计划A,那么200人将活着,400人将死亡” - 已被证明[20]大大降低了框架效应。
试着捍卫你的选择。研究[21]表明,当人们被要求为他们的决定提供理由时,他们往往会放弃更简单的启发式处理模式,而是采取更系统的决策方法。
问问别人。当我们为他人做决定时,框架效应往往影响较小,[22]可能是因为我们在情感上参与较少。
寻求专家建议。研究[23]发现,当人们从可靠的来源获得建议时,框架效应会大大降低,有时甚至会消除。只要确保专家建议的来源确实是可信的;例如,在20世纪30年代,香烟广告中以“医生”为特色,他们实际上是演员,其中一些人以扮演医生而闻名,成功地说服了很多人吸烟不会对他们的健康有害。可悲的是,这些都不是可靠的消息来源。
最后,请记住,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候或其他地方陷入框架效果。关键是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并在下次做出重要决定时更仔细地考虑你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