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蝴蝶效应

用心看待收纳的心理历程

纵观人类历史的发展历程演变,发现生活正是一种从简入繁,再从繁入简.

人的反应与决定是在理智脑与情绪脑的双重作用下,其中理智脑的左右脑机制主管逻辑,想象,肩负着复杂的逻辑运算与统筹计划,而情绪脑则是人应激反应时情感体现。

我们曾经自以为是的掌控感也许只是种假象,因为大脑并不是严格按照我们所认定的正确或错误而动作,而是有自己独特的应对方式——大脑总是在寻找最节省能量的方式而运作,而我们的情绪反应依然会依从原始的本能,因此,在假想/假设与事实之间,人们就都面临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自我接纳。

任何事物都是相关的、流动的、变化的。所有维度其实都存在着互动,我们自己的意识和周围的人、物品、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和系统。

现代场域理论认为:所有的现场都无法单独抽出,是彼此相连接、相互作用的,场域是一个巨大的互动网络。不管是物体、生命、意识,都因为彼此互动以及和场域的关系而存在着。

听起来有点玄乎是不是?我来给大家举个我们生活中的例子:我们的生活空间就是一个由我们自己、家人、物品、房屋组成的场域。

很多时候我们会经历这样的剧本A:

我平时的衣物和家人的衣物混在一起的,且今天上班有一个重要的会议参加,我7点起床,满衣柜找合适的衣服,却发现想要的那件不知道放哪里了,找了二十多分钟,时间有限,我只能穿一件不是那么满意的衣服去参加会议。

其实我的心里是有纠结的,情绪会受到影响,当天开会并没有站式自己状态最好的一面,发挥也有折扣,心情多少会有点负面。

回到家里和家里人的关系也会不那么融洽,看到乱套的衣柜更不想收拾,然后你可能给你爱人抱怨几句,本来是发发牢骚,他的解读是你在指责,你们之间自然发生了争吵,孩子看到了害怕的躲进了房间,本来就更难过的你还要哄孩子,争吵让你认为老公不理解你,让你心理更失落。

于是你感叹:成年的人世界真不容易,每天累得半死,老公还不理解,这个家真是糟透了!然后你更不想整理家里,一个时期恶性循环。

这个时候我们来看看这个经过,一个凌乱的衣橱,引发了这样的负面家庭氛围,就像蝴蝶效应,一环引发一环因果,这就是我们自己、他人、环境相互作用引发的场域。我们自己在这个能量向下的磁场中是引发者,同样也是背景。

同样,我们再来看看同一个人的剧本B:

我平时的衣物和家人的衣物时混在一起的,但是我无意中在抖音上看到了别人分享收纳的小技巧,于是尝试跟着做了一下,没他们弄得好,但是衣橱起码整洁了些。

今天上班有一个重要的会议,我七点起床,一下就找到了我准备穿的三件衣服,用5分钟时间试穿了几套,选中了一套看起来最棒的套装,我很满意。

这时候离上班时间还有半个小时,我给老公和孩子做利益分煎鸡蛋和麦片粥,还做了一个小菜,孩子和老公吃的很合胃口,老公出门前还夸了自己贤惠,我嘴上不说心里还是开心的。

参加会议我的状态挺不错,面对镜头我也很自信,在我自己这个方面,开会的效果达到了自己的预期,我挺开心的,回家买了孩子最爱吃的鱼,我的好情绪也感染了爱人,他这天晚上陪我一起做家务,家里的气氛满融洽的。

很多事物,由于我们自身认知的局限或情绪的干扰,而使事情无取舍性地继续......或是出于情绪不愿意做出决定,或是因为无法判断得失而迟迟做不出决定,还有些仅仅因为惰性而将其无限隔,因而导致累积拖压成为常态,断舍离也就因此成为了一种刚需。

我们来看,我们自己,整洁有序的生活空间,他人,构成的场域在不停的相互作用和影响,这个场域存在向上或向下的磁场,我们自己是引发者也是背景,向上或向下的能量场域也会提高或者拉低我们自己和他人的能量。

断舍离的心理学意义,也正是外界与自我接纳的相吸相斥和自我接纳的权衡下产生的。花花世界,众生百态,是混浊于世,还是独省己身,是人云亦云,还是另辟蹊径,随时随处,我们都需要做出选择。